神奇的书教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380039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奇的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神奇的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神奇的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神奇的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神奇的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奇的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奇的书教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奇的书教案神奇的书教案神奇的书教案教材分析p 这是一首外国的儿童诗,它借诗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语言。介绍了书带给人们的是乐无穷,它是知识的海洋,给予人世的真谛、净化人的心灵。全诗共有4个小节。读时琅琅上口,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儿。教学目的1.理解诗的内容,背诵这首诗。2.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知、体味、鉴赏,感悟这首诗的内涵。3.抓住能唤起学生相似感受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络自己的实际来丰富对课文中富有人文气息的内容理解。4. 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一、你课前搜集了哪些有关书的名言警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中书带给你了什么?从而引出课题二、初读课文,理清

2、诗的脉络1.认字环节:点出 “履”“扉”这个字并解释 以及这几个词浩瀚、一贫如洗、朴质无华2.初读课文,答复下列问题: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谈一谈你对每一小节诗的理解。诗中之字贵如金,浓缩就是精华,每一小节短短的诗文都可以成为每一位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泉,他们可以给每个人带来一个与书结伴的故事,从而升华自己的感性认识。重点对2.3.4小节加强理解三、激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你曾经都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学生从读诗、体会诗、再到讲故事经历了这样步步洗礼,感情的升华,让学生脱口而出自创得诗歌,有了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你能尝试着背诵本篇诗歌?从读诗、悟诗、讲诗再到背诗学生已经对本课诗文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3、为下步的仿写诗歌做好了充分准备四、拓展延伸拿起手中的神奇之笔,续写神奇的书这首诗,抒发你对书的感情通过阅读得步步熏陶,感情的积淀,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发挥自己的想象翅膀,给他们一次创作自己诗歌的时机,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找到了切入点,逐步建立对诗歌的敏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此环节是一个拓展环节五、作业设计与拓展: 1.积累本课的生字、词。 2.练笔:我与书。忆读书教学目的1.教材分析p 这是一篇叙事文,阅读这些文章,要理清记叙的顺序,提取文章的要点,品味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充溢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提醒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

4、人类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别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可以让我们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对待读书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快速阅读课文后的“考虑与练习”,尽快抓住阅读要领,带着问题读课文。这一步通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完成,主要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2、朗读。要求读准读顺。朗读中画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音和词义。重点词语:悬念 笸箩

5、 热爱 消遣 津津有味 假设有所失 人情世故 索然无味 风花雪月 自已3、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理解课文的关键。4、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明确:由“读书好”引到应“多读书”并要“读好书”。三、提取信息,概括要点围绕着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作者回忆了哪些详细事例?请抓住【关键词】:p ,从中概括第2段至第13段的思想内容要点。这一步意在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课文,培养快速挑选信息的才能。思想内容要点:读书好。这是全文的重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读书能扩

6、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书有助于进步人的品德修养。多读书。作者告诉我们,她从七岁开场读三国演义,直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读好书。作者说,她“会挑选、比拟”。四、品味语言,理解句意1、朗读第1段,考虑文中关联词“一就”的表达效果。明确:由这个关联词构成的句子,让人感受到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重的兴趣、多么深切的体会。2、讨论课后“考虑与练习”三。五、感受读书,总结归纳1、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2、老师总结归纳: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能成为一

7、个作家,与她的多读书是分不开的。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你才会体会到“读书好”。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目的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妙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擅长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

8、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或联络上下文理解.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a“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

9、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4.齐读第6自然段,联络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第二课时一、激趣读文,深化感悟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3.联络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4.

10、默读最后一段,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二、积累运用,升华认识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考虑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假如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三、拓展活动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四、布置作业1.背诵第7自然段.2.抄写生字词.3.完成课

11、后“小练笔”.我的“长生果”教学目的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教学设计一. 谈话导入同学们都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运用平时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课文。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提醒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酵母的“酵”不读xio。默读考虑:“我的长生果”是什

12、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三. 细读课文,感悟体会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作者写了童年读“香烟人”小画片,读连环画,到小镇的文化站读图书、文艺书籍。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师夸我“嵌”字用得传神。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1114自然段。理解:别出心裁、呕心沥血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络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

13、理解。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我读了许多的书,使我的作文写得很好,书就像是我的营养品一样。作文练习,开场离不开借鉴和模拟。作者就是因为读了巴金的家这本书,并且里面的句子作者很喜欢,念念不忘,自己作文中不仅用了,而且用得非常恰当,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的呢?书是可以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看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四. 感受全文,积累语言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课外积累和读书有关的格言警句。五.作业设计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将本节课的收获补充到自己的读书卡中。3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