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春节习俗介绍2.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37962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浙江春节习俗介绍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浙江春节习俗介绍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浙江春节习俗介绍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浙江春节习俗介绍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浙江春节习俗介绍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浙江春节习俗介绍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浙江春节习俗介绍2.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春节习俗介绍2023各地春节习俗浙江温州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桔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收。有些地方在翻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禁止,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拜六神:打

2、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接三神:拜过六神后,又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粘固,端放桌上,烧香点烛,虔诚膜拜,叫做接三神(即道教的玉清、上清、太清),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拜祖: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宗。其仪式由家庭主妇主持。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

3、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念经才有效),放鞭炮。最后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动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时,供桌上的礼品不准动;凡祭拜过的供品,除糕点果品外,均要重新煮过或经蒸气热过才能吃。否那么,都认为是对神灵、祖宗的不敬。行香:正月初一清早,旧有行香之俗。全城文武官员,冠带乘舆,全副执事,鸣锣开道,到各庙宇行香,威仪甚盛,每家老年人和当家人天未亮,便已沐浴更衣,竞先赶到社庙或附近寺院里开殿门和烧头香,点香灯,有的甚至索性除夕不睡,在庙宇守等。亥时一过,赶紧烧香,表示虔诚。俗信第一个人赶到点上香最为吉利,故有争先点第

4、一双蜡烛习俗。俗语说:谁人最早开殿门,今年一定赚大银。老年人到各庙宇拜殿神,主要祈祷保佑新年吉利,全家平安。但由于阶层、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来拜神者络绎不绝,有求做生意发财的,有求农业丰收的,有求子续嗣,等等。较大的庙宇如东瓯王庙,拜神者要给庙祝红包,如祈祷灵验,每年初一有钱者,要用重达百余斤的大蜡烛还愿。开正:旧时在洞头岛,每户人家三十夜守岁到寅卯时左右,都要举行开正仪式。由家中尊长或家庭中生产生活的掌管人主持。主持者要净身(即除夕夜要戒色)并全身沐浴,开正前不得接触污秽之物。案桌摆大门口或天井里,桌脚上要垫两条长凳使案桌高地升高。供品有三牲、鱼肉、水果、糕点、素面等,两旁有一对尺长的大

5、红烛,俗称通宵。开正时,主持者点燃通宵,焚香三柱后,全家跪地,合掌问天,进行虔诚祷告,祈求上天赐福,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发财、万事如意。祈祷毕,全家肃立,默待一会儿,再烧金纸鸣放鞭炮。最后撤馔。80年代以来,已把开正时间提前到午夜零时,伴着中央电视台敲响的新年钟声进行。仪式也简便多了,有的只是鸣鞭炮,放焰火。但鸣放的鞭炮多了,尤其是百子炮,甚至几千响串在一起,声音响,时间长,热闹异常。拜茶: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存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局部:一是拜祖宗

6、,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假设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早点:正月初一早餐,温州人喜欢吃松糕(一种炊蒸而成的甜年糕)。吃时,把松糕切成薄片,再将酱油肉中的肥肉也切成薄片,嵌在两片松糕之间,吃起来甜中带咸,别有风味。也有吃汤圆,或者煮一碗粉丝,上面放一个煮熟的蛋。这些食物均含年年高、团圆的象征意义。有的人家以过年饭杂煮,兼吃捣

7、糕和松糕。在平阳,吃年糕和汤圆,有的先喝红糖汤,后加面和鸡蛋;在泰顺,主妇沏糖茶,蒸糖糕,端出菜头(盐渍萝卜)给合家嘴头甜,彩头好。惟乐清雁荡一带,那么吃棕子。除夕夜,每家要煮一锅米粽,等岁首之日早起,全家食用。据说,吃粽子有两义,一是因为粽和宗同音,取思念祖宗之意;二是因为粽又和中字同音,取功名得中之意。在乐清,一般人家用红枣、柿饼、汤圆。在乐清白石镇,初一晚餐吃汤包、糊邋羹、状元糕。入睡时,床前摆鞋,求天宫赐福。在市区春节期间,客来有献元宝茶的习俗,即在茶中放两枚鲜橄榄,不仅茶味清香,旦见在黄绿色茶汤中漂浮着橄榄,形如元宝,俗称元宝茶,含新年桔祥、发财的彩头。点心有用圆眼肉或莲子、红枣,也

8、有肉丸、鸡蛋加粉丝的。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内,晚辈按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从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如相遇于途,长揖道贺(今点头握手问好),也有彼此合掌胸口称拜年。到各家登门互贺新喜,亦叫拜年、拜岁。先是下辈出门到长辈家拜年,然后平辈回拜,那么称回年。新婚夫妇初到岳家拜年,称拜头年,后代到丧事人家拜年称拜新年。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在苍南,叫探正月,到一般亲戚家里去,都要带礼品。50年代以前,农产品比较简单,大多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上面封有红纸(有的印有祝贺新年的花边字样),故称纸蓬包,又名高包、红包。每包装礼品半斤左右,需要送多少包,那么根据所走的亲戚情况所定。旧时南货店,每逢春节,买红包的人特多。从十二月二十起,每晚9时后,店员们就忙着包红包到深夜,每人还能吃上一碗芥菜炒年糕当夜餐。生意好的话,要包到元宵节之后。有的店在一个红包内只装二十多个红枣。说来可笑,经过东家送西家,西家再送南家,最后,包破了,包中红枣被孩子们挖个洞摸着吃了,有时只剩一个,还在送来送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