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377223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语文版) 第一单元检测题(90分钟 100分)一、积累运用(27分)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大凡美好而令人珍视的事情,都需要将心绪沉淀,慢慢欣赏。落雪之夜,围一只红泥小炉,读一本旧书,品一杯苦茶香mng。步l从容,心境澄明。也只有气定神闲、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听见自己灵魂的呼吸,那是一种心灵的优雅。(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沉淀 澄明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香mng 步l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内江是一个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巴蜀腹心城市,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内江文化底蕴深厚, , ,以名人故里

2、而备受敬仰。“ ”“ ”的美誉几乎是内江的代名词。内江有“甜城”的称谓,还是川中水陆要冲。陆路为成渝必经之道,古驿道至今犹存,素有“ ” “ ”之称。A.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 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B.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 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C.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 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D.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 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桂林山水真是大自然天马行空的杰作。B.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C.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林,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

3、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鬼斧神工。 D.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4.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难怪青海湖水蓝得那么美,那么醉人! B.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C.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D.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巴东三峡一文,作者由宜昌到重庆是顺流游览三峡。 B周庄水韵一文,作者写第三次游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

4、看到的节日夜景。 C.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中,作者既希望人们来到美丽的青海湖游览,又害怕青海湖的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 D走进纽约一文,作者娴熟地运用了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两种方法,描绘了纽约的都市风光。6. 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根据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一个句子。(2分)示例: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 7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3分,每小题1分)近日,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将武汉地铁2号线过江隧道左线工程掘进到汉口江滩,这标志着这一工程成功横穿长江。这是我国第一条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这条地铁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公路隧道之间,是连接武昌汉口两镇中心区域地铁2号线的

5、过江通道,全长约3100米左右。 (1)在内填写合适的标点符号。(2)语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3)请给这则新闻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8.综合性学习。(8分)导游即引导游览,让游客感受山水之美,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游客食、宿、行等各方面的帮助,并解决旅游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市旅游节即将到来,学校将举办一次“我来做导游”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吧!(1)作为一名小导游,请你给游客介绍一下你所在地区的旅游景点或旅游特色(包含人文特色、名优特产等)。(3分) (2)有一位外地游客第一次来到你们这里,刚刚下车,他想去你们学校参观,但对路线一概不知。作为一名小导游,在电话中你应

6、该如何与这位游客交流?(2分) (3)世博会期间,为了能给众多的海内外客人提供一流的服务,上海特意组建了一支世博旅游金牌导游队伍,这是一支专家型、劳模型优秀导游队伍。现在你是一名不专业的小导游,如果你也想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金牌导游,你会在哪些方面努力?(3分) 9.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3分) (1)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水经注疏三峡) (2)青滩叶滩不算滩, 。(谚语) (3) ,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二、阅读理解(33分)(一)阅读巴东三峡的选文,回答问题。(10分)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

7、,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

8、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10.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巫峡的美的?(2分) 11.作者用“最奇险最美丽”来概括巫峡山水的特点,其中“奇险”和“美丽”可以调换吗?为什么?(2分) 12.在选文第1段中“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一个“咬”字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2分) 13.在选文第2段中说“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

9、看到”,而后文却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江南柳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装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

10、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鸣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

11、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

12、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竟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14.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形态和声音、柳的妙处、 。(1分) 15.第段画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 和 两个方面。(2分)1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1)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