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37642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 word 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1. 建立教师工作综合质量的评价制度为了引导教师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本职工作,激励教师向更高的目标不断努力,从而达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为教育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聘任教师、表彰教师、晋升职称、发放绩效工资提供依据,要求各校要依据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毕业年级、 非毕业年级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质量评价制度和奖励制度。在评价内容上, 我们逐步明确了以师德为首的内容体系。其中包括:第一, 教师的师德水平。 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对象学生, 工作要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要坚持既教书又育人。第二,教师的法制意识。教师要坚

2、持依法施教,要贯彻、履行各种教育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职责、任务、要求、义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要自觉维护受教育者和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第三, 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教师既要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要有精深的专业学科水平。在现代教育中, 还要有丰富的教育科学和教育理论知识。第四,教师的工作能力及水平,教师要有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和科学知识的传授能力,班级等学生群体的管理能力,家访及做学生思想工作、心理疏导的能力,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第五,教师的工作业绩。教师做班主任或其它教育工作的效果,教师学科教学成绩,教师著述、论文、报告、科研成果。在诸项评

3、价内容中,尤以师德和法制观念为要,在很多评价中采取了师德和依法施教的一票否决,如每学期教师的述职和考核,如果出现了严重违犯师德和违犯教育法规之事,考核则为不合格。在评价方法上,我们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第一,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自我评价是教师本人对照教师工作的各项内容及标准,对自己的工作业绩进行价值判断,我们常用的方式是教师的自我总结汇报。我们每学期都进行 教师述职考核 ,这是一项常规性的自我评价。另外,在教师申报高一级职称和获得某些荣誉称号时,也要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是被评者以外的人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同事、同行教师之间的评价,常用座谈、随访、填写调查表的办法。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是以充分尊重教师

4、个人权利和意志为前提。培养教师实事求是的精神,引导教师正确对待自己,为领导的综合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第二,行政检查评价。 行政检查评价是校长或在校长领导下,学校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规要求对教师进行评价。这项评价可定期, 如每学期或学年, 校长和有关部门要在教师考核表上签署意见;也可不定期, 如一项工作结束后,校长和有关部门做出工作总结和鉴定。行政检查评价是学校对教师工作最经常的评价。由于这一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评价过程中要注意法规的依据,要注意广泛听取意见,要注意把评价意见转达给教师并听取教师本人的意见。第三, 督导评价和视导评价。督导评价是政府督学部门依法对学校工作的全面或专项评价,其

5、中包括对教师的评价。视导评价是教育行政部门有关业务处(科)室依照有关法规要求,按计划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指导、检查的评价。视导评价中对教师的评价包括听课,看主题教育活动,检查有关材料,座谈等方式,评价意见及时反馈,具有指导性强、针对性强等特点。多年来,我们坚持了督导、视导结合的评价模式,视导是经常性的,规模根据需要可大可小,评价一般是形成性评价,旨在指导学校和教师发扬成绩,及时调整薄弱环节,改进不足。督导一般三年进行一次,是对学校和教师工作进行的终结性评价。第四, 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为了更好的发挥评价的作用,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广泛性, 我区近几年十分重视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评价。 很多学校定

6、期请学生和家长填写对教各师方面工作是否满意的测评或调查表,或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这种评价直接来自教育对象,对校长评价教师工作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曾有一位教师,学校年终考核情况一般,但学生对这位教师大加赞扬。经调查, 这位教师坚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因此得到学生的爱戴。学校领导及时调整评价结果,将这位老师的年终考核标准定为优秀。97 年上半年,西城区教育局还别开生面组织了一次 我心中的好老师 评选活动, 这次参加评选的人全部是家长。教育局将各校家长评出的好老师-精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精品 word 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材料集中,组织了上百人的

7、集中评价组,最后评选出 十杰教师 ,谁是好老师,家长说了算,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在评价标准上,几年来,我们重视各种教师工作评价指针体系的制定和完善。目前,我区有比较完善的 中小学教师工作综合评价指针体系 ,有比较完善的 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针体系 ,有 班主任工作评价指针体系 ,有 青年教师工作综合评价指针体系 ,有 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价指针体系 。这些体系基本含盖了我区所有教师的各方面工作。目前,这些指针系仍在不断完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不断增强。2. 发挥奖励机制的激励、促进作用我国教师法规定:学校对各方面工作成绩优异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

8、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表彰、奖励的目的是为了树立典型,鼓励先进,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更好地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十几年来,西城区教育局及所属学校十分重视对教师的表彰和奖励,把奖励制度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确定了各方面、多层次的奖励制度,并使其不断规范化。奖励制度的基础是评价。 我们各项表彰和奖励都是建立在评价基础之上的,每确定一项奖励,就要有专项评价或综合性评价的某些内容为依据。我们对教师的表彰、奖励工作大致有几种方式:荣誉性奖励。市、区人民政府、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那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在教育教学及改革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9、给予荣誉性奖励。比如国家级、 省市级、地区级的劳动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园丁、模范班主任等等。从80 年代到 96 年,我区有 43 名教师、一个教师集体获得国家级的表彰、奖励;有21 名教师和5 个教师集体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有704名教师、 22 个教师集体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优秀集体的荣誉称号; 有 6154人次的教师和1864组次的教师集体获得西城区优秀教师、优秀园丁、先进集体的表彰、奖励。其中,区一级的奖励每年进行一次,经过学校评价、推选,教育局审核批准,由于表彰、奖励面大,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积极性。评价性奖励。学校对于在学期、学年,甚至一个阶段,一个方

10、面的工作中成绩突出、效果显著的教师进行的终结性奖励。由于这种奖励是在总结一个阶段或一个方面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且奖励结果一般与经济挂,因此在学校工作中具有直接的鼓励和导向作用。西城区各校每学期、每学年都要在教师考核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工作的表彰、奖励,这些奖励在我区各校已经形成常规。责任性奖励。某些表彰、奖励,在教师享受荣誉称号及相关待遇期间,还明文规定负有一些特殊的责任。荣誉、待遇和责任密切挂,这是我们近年来为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而大力采用的办法。过去,全国采用的办法是评特级教师,1979 年恢复到1994 年,我区共评定特级教师 66 个,这是我区的名师群体和各科业务尖子。但特级教师人数

11、有限,比例只占我区教师总数的千分之几,且年龄偏大。79 年以来评的特级教师有三分之二已经退休,因此,他们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区教育局从1995 年开始,在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之间,建立了一个阶梯,设 学科带头人 的荣誉称号, 学科带头人 通过自己申报,学校评价后推荐,教育局审批的程序,95 年和 96 年共评出我区第一批 学科带头人 465 人。 学科带头人 享受荣誉称号和每月津贴,他们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按规定担负培养中青年教师、进行教材教法研究、-精品word 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精品 word 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承担科研课题、承担教学改革实验等任务,教育局每三年要

12、对学科带头人进行一次认定和表彰。此外,很多学校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也属于此类奖励。对青年教师的奖励。青年教师的培养,关系到21 世纪教育的发展,抓住青年教师,就把握了教育发展的主动权。 由于文革的影响,我区 40-50 岁年龄的教师有一个明显断层,这个年龄层的人数比例少, 学历合格率低, 教育发展的要求使我们必须要把精力放在青年教师身上。目前我区青年教师比例已经占到了教师总数的40%,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成材就成为了当务之急。我区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于1992 93学年,对青年教师的表彰奖励制度化,确立了青年教师 希望杯 奖励制度, 每年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符合一定条件的青年教师授予 希望杯 奖励, 其中最优秀者将享受浮动一级工资的待遇。为鼓励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教育教学成绩比较突出,又没有得到 希望杯 奖励的青年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