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376423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夫托尔斯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列夫托尔斯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列夫托尔斯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列夫托尔斯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列夫托尔斯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列夫托尔斯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夫托尔斯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列夫托尔斯泰教学稿设计人:武勇 审核:初二语文组 时间:2012212 学习目标: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3、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和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难点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知识链接:列夫托尔斯泰:出生在俄国,他的家族有煊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 的独生女儿,所以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但他的一生反而受其身份的困扰,无比痛苦,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 国的农奴制度,他想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生活。他是这样 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他放弃了上流社会的风雅和排场,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 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因此他有一段不幸 的婚姻。分家后他把自己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地转让或捐出,自己几乎身无分文。他的家曾经是革命者的避难所,是难民的收容所,是改革家的聚会所。因此他不仅失去 了幸福的家庭,更遭到了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是对贵族阶层和统治阶级 的反叛和宣战。他差点被流放,幸亏民众的舆论阻止了政府的荒唐行为,然而他最终没有逃 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 一把锋利的匕首。他是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个觉

3、醒了的精神贵族。列宁曾经评 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82岁,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留给我们的是90卷的文集,驰骋俄国文坛60年的记忆, 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不以暴力抗恶的思想。他是世界十大文豪 之一,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卜伦称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 的伟大作家”。列宁也认为“他的艺术标志着全人类艺术发展上的一大进步”。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 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注音:黝黑(you)滞留(zhi)甲胄(zhou) 犀利(xT) 髯(ran)粗糙(c ao)穹顶(qiong) 蒙昧(m

4、ei)课前预习:愚钝(dun)禁锢(gu)轩昂(xuan)刀鞘(qi曲)侏儒(血 尴尬(gan ga)酒肆(si) 一绺(就)长锃亮(zeng)鬈发(qudn)两颊(jia) 胡髭(zT)面目可憎(zeng)粲然(can) 意趣盎然(ang) 屏住(bing) 二、解释: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愚钝:愚笨;不伶俐。器宇:人的外表;风度。器宇轩昂:气度不凡 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酒肆:酒馆。茶楼酒肆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神色、表情不自然)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

5、,不快乐。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危:高。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诚惶诚恐:惶恐不安。诚:实在,的确。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学习过程:一、导入:初识托尔斯泰1、情境朗读:巧妙化用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关键词句设计导语,创设拜访托尔斯 泰的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文本。(1)教师导入:同学们,列夫托尔斯泰是当时俄罗斯文学和思想的最 高峰。与托翁会面是多少俄罗斯文化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请转变角色,假如 我们现

6、在的身份就是一群俄罗斯文学青年,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粉丝”。 我们坐火车经过了漫长艰苦的旅程来到了托尔斯泰的家中。在客厅里我正襟 危坐等待托尔斯泰的接见。对托尔斯泰,我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 我们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公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 在亲眼见到我们的偶像之前,我们对这位文坛泰斗的形象早已经颔首低眉, 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了诚惶诚恐的地步。可是,当托尔斯泰出现在 我们面前的时候,现实和期望却有天壤之别。这是怎么一回事呢?(2)学生把第五自然段的“他们”改为“我们”齐读“因此,哪些第 一次遇见他的人一一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勾画出关键词, 说一说我

7、们想象中的托尔斯泰是什么样子的?(3)作者看到真实的托尔斯泰时,有什么反应?文中那句话最能体现 作者的心理?二、回溯前文,通过朗读来感受托尔斯泰的“丑”1、同学们迅速跳读课文1 5自然段,勾画出文中对托尔斯泰描写的句子,并圈 点出关键词,进行品析托尔斯泰的外貌具有怎样的特点。托尔斯泰给人总的印象 是什么?(用文中的词语回答)提示:前五段,每一段各有一个特点。(教学设想:鼓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句段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和简笔画来传达出拜 访者对托尔斯泰的失望。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讨论一些关键词语的 表达效果,比如:“胡乱劈成”的“劈”写出了额头皮肤皱纹深和乱托尔 斯泰的毛发之丑、五官之丑、脸色

8、之丑、气质之丑让拜访者失望。 托尔斯泰的外貌特点: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参考:(1)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一一面部多毛,浓密胡须。(2)、主要写托尔斯泰 的面部轮廓、结构一一总的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3)、进一步刻画面部特征, 重点描写面容表情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4)、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 员。一一从穿戴和职业两方面来看。(5)、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一一身体特点、言行 特征以及待客方式。2、那么,托尔斯泰自己觉得自己怎么样呢?请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三、走近托尔斯泰教师引导过渡:就连托尔斯泰本人都这样毫不留情地评价自己,拜访者感到震惊 尴尬就不难理解了。但是,

9、拜访者的情绪在突然之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是为 什么呢?1、速读第六、七、第八自然段,寻找课文中对托尔斯泰眼神描写的句子,提取 出表达托尔斯泰眼神锐利的比喻句组合成小诗,并以多种方式动情朗读,体会其 精神神韵。并采用批注的方法,赏析这些比喻句,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什么样的 特点?参考:眼睛这道目光像黑豹那样这道目光像锃亮的钢刀那样这道目光像枪弹穿透伪装的甲胄那样这道目光像金刚刀切开玻璃一样这对眼睛是手术刀这对眼睛是X光这对眼睛是寒光四射的匕首这对眼睛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所有的浅薄的信条撕烂参考:尔斯泰的目光像豹子一样有神采,尖锐犀利洞察社会的一切,深邃

10、。2、跳读第七自然段,寻找出表达托尔斯泰精神愉悦的短语。并把这些短语组合 成小诗,朗读体会。并说说这又体现了托尔斯泰眼睛什么样的特点?柔和的目光和蔼的笑容 粲然的笑意 神奇的星光 涟涟的热泪 盎然的兴趣 老师补充故事:年轻的艺术家夏里亚宾跟友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那是一间温馨而 简朴的小屋,一半是木结构的。走上二楼,他们终于见到了托尔斯泰,夏里亚宾回忆文章中 这样写道:“要知道,这是我有生以来初次面对这样一位以其语言和思想令世人激奋的巨匠 以前我只是从画像上见过列夫托尔斯泰,现在是活生生的本人。”以前,他从照片上得出的 印象,托尔斯泰不仅是精神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高大、健

11、壮、宽肩阔背。但是,此时此 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托翁亲切随和地向他伸出手来,小伙子感到非常害羞即 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也感到很紧张,双手冰凉,小声说:“如果让我演奏, 真不知怎么办我的手都冻僵了。”果然,托尔斯泰请拉赫玛尼诺夫弹一曲。夏里亚宾忐忑不安,看来自己也要被点将唱歌了。不出所料,托翁让两人一起表演歌曲老伍士托 翁恰好坐在他的对面,两手插在短衫的皮腰带里。夏里亚宾有时无意中把目光投向托翁,发 现托翁兴致勃勃地盯着自己,注视着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当夏里亚宾含着泪水唱出将被枪毙 的士兵最后一句话:愿上帝保佑你们回到家乡吧,托翁抽出手来擦去了流下的两滴眼泪。唱 完以后,

12、所有的来客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和赞扬的话语。然而,托翁既没有鼓掌也没有说话, 而是静静地坐着,好像陷入了沉思之中。客人们不敢打扰托翁,默默地下楼去了。托尔斯泰 夫人稍后对夏里亚宾说:“看在上帝的份上,您可别暴露出您已经发现列夫托尔斯泰流了泪。 您知道,他有时很怪。他说是一码事,而心里除了冷静的思考,也有炽热的感情。”夏里亚 宾问:“那么,列夫托尔斯泰喜欢我唱的老伍士吗? ”托尔斯泰夫人握了握夏里亚宾的 手,说:“我敢肯定,他非常喜欢。”于是,夏里亚宾动情地写道:“我也感觉到了这位严肃 的宗教信徒内心的温柔,我觉得很幸福。”3、小结:整合第八自然段的部分精彩文字,指导学生朗读小结这就是托尔斯泰的眼睛

13、这是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 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它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 然后发射出准确无误的频波 它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 它全面揭示出广袤无垠的宇宙 它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 它把探照灯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 它忘我地注视上帝 它摧毁着一切的虚无 它把虚假的伪装扯掉 它把浅薄的信条撕烂 它甚至锋刃无情直戳要害刺中了自己主人的心窝四、探究托尔斯泰教师过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觉得在这几段文字中,有几个句子可以让我们直接看到 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高尔基的这句话用夸张恰当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 力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

14、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事态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 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 好刺中他的心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五、课堂小结:谈谈你在学习了本文后,对托尔斯泰的重新认识。参考:他是敏锐的、犀利的、正义的、执着的他又是不幸的,因为文章最后写到“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

15、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 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七、课堂练习:经历了这次拜访托尔斯泰的大起大落的心灵之旅,回顾当初拜见托尔斯泰的“正 襟危坐、诚惶诚恐、颔首低眉”,此刻,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如果你正站在托尔 斯泰的墓前,请你为这位伟大的人物写几句墓志铭。参考:“虽与贵族已决裂,但你是心灵上的永远的贵族”“曾经用笔这把利剑向黑暗又丑陋的社会挑战的战士”这里躺着一个消逝的作家,一个人类不朽的战士。守着天平的两端,一端是良心和道德,另一端是人民期待的目光。死亡的阴影固然恐怖,但始终坚持信念,坚持人类不屈的本性便仿佛拥有一把利剑。 可以消灭一切黑暗,赢得重生。总结全文:很高兴我们对托尔斯泰的认识已经从外表逐渐走向内心,这让我们明白了人的高 贵不在于相貌而在于灵魂。虽然我们对托尔斯泰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但却是个很好的开始, 老师有个建议,让我们阅读大师,走进经典: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