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作业指导书正式样本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376319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作业指导书正式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作业指导书正式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作业指导书正式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作业指导书正式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作业指导书正式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作业指导书正式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作业指导书正式样本(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编号:TP-AR-L9550 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作业指导书正式样本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示范文本)编制:_审核:_单位:_编订人:某某某审批人:某某某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作业指导书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

2、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5标段轨道工程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施工。2线路测量1、有碴道床在铺轨前应精确测量线路中心线,设置中心控制桩。2、铺轨前应接收线下施工单位的线路测量资料及桩橛,并复测线路中桩及路基表面高程,复测合格后应在路肩上设置边桩。尤其是曲线要素桩应两侧设置边桩,并用混凝土做好防护。中桩、基桩、变坡点及边桩均应按照设计位置设置齐全,缺失者应在铺轨前补齐。其中中桩和边桩在

3、铺轨前应测设桩顶高程。1)中桩距:直线地段不大于50m,圆曲线地段为20m,缓和曲线地段应为10m。根据现场需要,酌情加密桩。2)高程控制桩距:直线地段不大于50m,曲线地段不大于20m,线路纵断面及竖曲线起讫点应增设桩橛。3)平曲线要素桩,竖曲线起讫点、曲中点,道口中心点,道岔中心、岔头及岔尾等点均应以精确点位固定。4)隧道内及明洞内中桩的边桩高程可设置在内壁或电缆槽顶上,桥上中桩的边桩高程可设置的在挡碴墙顶上。5)以上所有中心桩点在铺轨前必须路肩上设置边桩(直线地段设置在上行左侧,曲线地段设置在内侧),并测设桩顶的高程。3路基验收路基中心线、标高复测完成后,若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对路基进行

4、整改,合格后,方上报监理单位对路基表面及压实度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铺轨作业。4施工准备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复核线下工程竣工资料,如路基整修表、曲线表、坡度表、断链表、平交道口表、桥涵表、控制桩表以及水准点表等,并据此对其路基面、中线桩等进行现场复测,检查验收。根据核准的施工文件及资料,编制轨节铺设计划表,提出人工铺轨轨料计划,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下达施工计划,下达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做好配合人工铺轨施工的其他工作。5散布轨料增二线施工段钢轨利用既有线采用火车运输

5、,沿线散布,集中堆码。双线绕行地段采用采用火车运最近点后用平板车二次倒运,集中堆码。道碴、轨枕及扣件采用汽车运输。钢轨用履带式拖拉机或汽车,按配轨表中所标注的钢轨长度、顺序配对,将钢轨拖拉到对应铺设地点,并按上、下股拨移到两侧路肩上。利用汽车或四轮拖拉机把轨枕、扣配件运到施工现场,正线轨枕按照1667根/Km及所需的扣配件数量均匀抬摆和散布,并按线路中线桩将轨枕方正。6路基上碴1)办理完路基验收手续后,才能组织人员及车辆上碴。2)确定上碴日期后,必须要提前2天上报监理需要上碴的地点和道碴来源,监理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上碴,上碴过程中每连续上碴5000m3为1个批次取样试验1次,连续上碴不足5

6、000m3也按照1个批次进行试验。3)前期宜采用汽车运输道碴,在道碴充足的情况下采用设计断面方上碴(可以根据测量的路基面标高适当增减),道碴较少的情况下必须保证每延米路基上碴0.5方。道碴在卸车的过程中必须卸在线路中心位置处,严禁偏卸、多卸。4)每座桥梁两桥台处应根据桥梁的长短预先存贮适当方量的道碴。5)桥梁及顶面高出路肩的涵洞两端各30m的范围内预铺道碴厚度应高于桥梁挡碴墙和涵洞顶面5cm,并及时做好顺坡。6)每片梁在架梁前应在顶面存放约7方道碴,并按照梯形打堆。7)线路铺设完成后应及时补充完成桥上全部道碴。8)道碴上道过程中应尽量走行施工便道,不应反复碾压路基。7摊铺底碴1)碎石道床采取铺

7、轨前预铺底碴及部分面碴,铺轨后进行补碴的施工方案。剩余面碴在铺轨过后,采用K13风动运碴列车补充。考虑碎石道碴需要集中供应,拟在铺架基地及沿线车站设置临时储碴场,以保证道碴的及时供应和养路作业的正常进行。2)根据预计铺轨进度、道碴上道的情况,采用装载机顺延铺架方向、先急后缓对成堆道碴向线路中心线两侧进行摊平,形成厚15cm-20cm,宽不小于3m的道碴带,平整度不得大于20mm,严禁出现鼓包、波浪状。3)底碴应采用压强不小于160kPa的机械碾压,压实密度不小于1.6g/cm3 ,碾压后应满足设计厚度。4)底碴厚度允许偏差50mm,半宽允许偏差0-50mm。5)若同时摊铺底碴和面碴时,应分层碾

8、压。8人工组装线路人工用撬棍将钢轨由路肩拨移到轨枕承轨槽内,安装鱼尾板,螺栓及垫圈,并按规定力矩拧紧螺帽。按照轨节表中所注明的轨枕间距,用粉笔在轨面上划出间距印,并用白油漆在轨腰上打上正式点位,然后用起道机顶起钢轨,将轨枕方正,放入轨下绝缘垫板,落下起道机,再将扣件按规定规格、数量散放在钢轨两侧轨枕上。上扣件前先细方轨枕、摆正轨下绝缘垫板,铲除承轨槽面余渣,然后将各种扣件依次放入承轨槽内,用小撬棍将扣件拨正落槽,最后用梅花扳手拧紧螺帽。9上碴整道1、道碴等级及设计断面应符合设计规定。道碴质量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碴(TB/T2140)规定。2、线路整道后,道床横向阻力不小于6.5KN/枕,支撑刚

9、度不小于60KN/mm。3、整道作业时,道碴应散步均匀,轨道应逐步整正,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铺轨后应随即重点整道,保证列车能按15km/h的速度安全运行。作业重点:方正轨枕,补足并紧固配件和扣件,拨顺轨道方向,串实承轨槽处的枕下道碴,消灭反超高和扭曲。2)每次整道,应先补充枕盒内部分道碴,然后起道、方枕、串碴、捣固道床,拨正轨道方向,回填清理道碴,稳定轨道。3)铺轨后的第一次整道与铺轨间隔不宜大于两个区间,铺碴厚度不宜大于100mm。经整道后的轨道,应保证工程列车能按30km/h的速度安全行驶。4)采用人工或小型机具进行第二次铺碴作业时,应在第一次铺碴整道并通过5对以上列车后进行。整道时应以

10、高程控制桩为准。轨向:直线用10m弦量的最大矢度和曲线用20m弦量的实际正矢与计算正矢不得大于8mm,曲线头尾不得有反弯和“鹅头”。轨面用10m弦量,最大矢度不得大于8mm。轨面水平和延长6.25m范围内的扭曲不得大于8mm。轨距允许偏差为mm。5)轨道的各主要尺寸,应在第二次整道后,逐步整正至达到验交要求。6)临时道床面高差,应以不大于5的坡度顺接。7)混凝土枕应在钢轨两侧各450mm范围内均匀捣固。钢轨下应加强捣固。钢轨接头和曲线外股,应在上述规定范围内加强捣固。8)起道时应先校正一股轨面高程(曲线应先校正内股轨面高程),根据此股调整另股轨面高程,左右均匀进行。每次起到高度不得大于100m

11、m。4、铺设长度大于20m钢轨的轨道,在高于最高允许铺轨轨温时,不宜安排影响轨道稳定稳定的线路作业。采用老K车补充道碴,人工精细整理线路,包括上碴、起道、紧固螺栓、串碴、捣固、拨正、回填、稳定、保证行车速度在一遍道后30km/h,二遍道后45km/h,达到机养标准。5、验工之前,应按照验工要求进行一次全面的整道工作。6、道床厚度允许偏差50mm,顶宽允许偏差为0-50mm。7、级碎石道碴应符合TB/T2140-90铁道行业标准,具体要求如下:1)颗粒粒径应在1663mm之间,16mm的过筛质量百分率为05%,25mm为515%,35.5mm为2540%,45mm的为5575%,56mm的为92

12、97%,63mm的为97100%。2)针状指数不大于30%,片状指数不大于30%。3)黏土团及其它杂质含量的质量百分率不大于0.5%。4)粒径0.1mm以下的粉末含量的质量百分率不大于1%。10配合大机养道大机养道之前必须与机养组施工人员取得联系,按照机养要求做好技术资料及人员配备工作。一般来说,大机养道之前线路中心及轨枕之间必须满上道碴(高出轨枕约3cm),每组机养机车配备1名技术人员,30-40名施工人员。以后根据起道量大小及道碴补充情况,酌情增减施工人员。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