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374412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教学优质课教案质量守恒定律灵宝市第五初级中学李 彬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用分子、原子观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以及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假设实验验证法的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研究、学习的一种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经历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4、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具体问题情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

2、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1、知识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2、能力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教学难点】1、知识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2、能力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教学方法】指导发现法假设实验验证法教学模式【教学用品】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托盘天平、酒精灯、小试管、小烧杯、气球、试管架、试管夹等。红磷、CuSO4溶液、稀盐酸、Na2CO3粉末、铁钉、蜡烛、火柴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 以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为例,让学生思考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情况:化学反应前后

3、,物质质量总和会有哪几种变化情况?二、猜想与假设(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三、实验探究一1、进行实验探究方案A:验证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方案B:验证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2、交流实验结果方案A:现象: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气球鼓起后又缩小,天平仍保持平衡 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方案B: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铁和硫

4、酸铜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硫酸亚铁和铜的质量总和。3、分析获得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四、反思评价质量守恒定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呢?五、实验探究二1、实验方案方案A:验证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方案B:验证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2、交流实验结果方案A:现象:蜡烛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天平失去平衡。 原因:因为蜡烛燃烧时,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而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石蜡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但产物都以气体形式散逸到空气中,所以越烧,质量越轻,它是适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5、。方案B:现象: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天平失去平衡。原因:因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致使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小于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3、分析获得结论: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六、提出问题1、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讨论交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变化七、 收集证据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如果设计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杜绝反应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天平指针就不会偏转了。无论是密闭还是敞口系

6、统,质量守恒的规律都客观存在。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就是在一只敞口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与质量守恒擦肩而过。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使用比较精密的天平,用定量研究法,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之间的关系,发现了质量守恒关系,于是得出结论: “无论是人工的或自然的作用都没有创造出什么东西,物质在每一反应前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的质量,这可认为是一个公理。”拉瓦锡把近代化学推进到定量研究的水平,被后人称为“定量化学之父”。八、课堂小结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原因: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变化应用:解释一些实验事

7、实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进行有关计算九、解释与结论、质量守恒定律概念要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如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十、八、反馈练习:、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一定不变的是:;一定改变的是:。 分子的种类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原子数目物质的总质量原子质量分子的数目物质的种类、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比铁丝还重,这一反应不符合

8、质量守恒定律,对吗?、反应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克C,则有 克D生成。、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做氧源,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CO2 = 2Na2CO3 + 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您认为X的化学式为 十一、板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原因: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变化应用:解释一些实验事实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进行有关计算 十二、教学反思本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活动与探究中,我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和做好结果记录,对实验现象进行思索归纳,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出结论。这些实践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也培养了学生认真扎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索的学习方法。本节课对演示实验1的改进,使学生对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中的化学反应都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使认识更加深刻,效果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