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XX区科技局关于本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374021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XX区科技局关于本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XX区科技局关于本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XX区科技局关于本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XX区科技局关于本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XX区科技局关于本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XX区科技局关于本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XX区科技局关于本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区科技局关于本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 XX区科技局关于本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全区科技大会精神,掌握全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情况,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对区属12户重点企业自主创新情况进行了问卷式调查,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1、企业创新机构渐趋完善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已经受到工业企业经营者的普遍认同。被调查的12户企业近年来均建立或完善了科技创新机构,共有研发人员178人,其中高级职称22人,中级64人。其中包括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江西联创电缆科技公司拥有2个省级中心,省科技厅

2、批准组建的江西省光电线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经贸委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该“中心”下设综合管理办公室、新品研制开发室、CATV电缆研究室、RF缆研究室、装备线缆研究室、工程服务室、产品检测中心,整个“中心”工程技术人员这几年都稳定在45人左右,每年用于中心建设的投入达5万元左右;江西电缆公司组建了吉安市电力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研发人员38人,每个研发项目均成立了项目组并由公司高层分别担任组长,定人员、定任务、定目标、定时间完成研发任务。目前公司正在筹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安电机制造公司成立了新产品开发部,组成了由1名高级工程师、7名工程师参加的新产品研制团队,形成从电路设计、结构设

3、计、电路板制作到安装调试为一体的研究队伍;江西牛牛乳业公司建立了新产品研发中心和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6名,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高级畜牧兽医师2名,工程师3名,技师4名。该公司每年制定新产品研发计划,要求每年推出5-6个新产品上市;摩比通讯技术(吉安)有限公司电缆产品研发由电缆事业部负责,主要研发人员均为有多年电缆研发经验的工程师,每年研发新品近10个,每个新品研发投入约5万元,产出可达500万元;江西堆花酒业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现有工程技术人员28名。公司已制定了三年技改发展规划,计划成立技术中心,修建科技大楼,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2、企业创新投入逐步增长 随着企业对研发创

4、新的重视程度提高,投入的研发经费以及研发人员的数量、质量都稳步增长。被调查的12户企业2022年度创新费用支出总额为3179万元。江西联创电缆科技公司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达80多台(套),总资产达565万元,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1387.5万元,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9%;江西电缆公司组建的吉安市电力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研发经费836万元;吉安电机制造公司新产品开发部近年已新增各种科研仪器设备20余台(套),投入研制经费50余万元;江西牛牛乳业公司建立了新产品研发中心,该中心拥有仪器设备10余台套。投入研发经费300余万元,每年均推出5-6个新产品上市。该公司的“多酶协同技术生产传统豆

5、奶新工艺的中试”项目列入2022年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并获得70万元无偿科技资金支持。3、企业研发创新成效显著 科研投入的增加带来了丰厚的研发成果,被调查的12户企业2022年共计开发新产品60多个,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15亿元。2022年间,江西联创电缆科技公司研制开发各类新产品20余项,其中“氟塑料发泡绝缘微同轴电缆”列入了江西省百项重点自主创新产品项目,另有五项产品分别列入了省经委及省科技厅新品计划项目;有3项新产品通过了江西省国防工办组织的技术鉴定,有2项新产品通过了省经贸委组织的生产定型鉴定,有1项新产品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重点新产品技术鉴定;“单芯室内软光缆及光纤跳线”

6、、“耐低温高弹性特种通信用弹簧软线”两项新品荣获江西省2022-2022年度优秀科技新产品;“单芯室内软光缆及光纤跳线”及“耐低温高弹性特种通信用弹簧软线”分别被评为省优秀新产品二等,三等奖,“单芯室内软光缆及光纤跳线”荣获吉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堆花酒业有限公司荣获省标准化科技成果奖2个,堆花牌系列白酒获江西省历届名牌产品称号、省重点保护产品称号,堆花牌8个产品获江西省“首届卫生安全食品”称号;江西辉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近年来共获得国家技术专利授权5个,正申报国家技术专利1个,承担江西省重点新产品项目3项,完成省级产品鉴定和市科技成果鉴定各1项,获得了江西省优秀重点新产品1个、江西省标准化科

7、技成果二等奖1项、吉安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江西省知识产权局专利扶持经费4万元,江西省科技厅的新产品研发经费2万元。杰克机床公司作为中国机床行业的新兵,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内,已成功研制了数控外圆磨床、内圆磨床、曲轴磨床、无心磨床等4大系列,几十个品种,而且产品均通过省级鉴定,其中有几项技术填补省内空白, JKM215数控内圆磨床获得江西省重点优秀新产品二等奖,JKM101数控曲轴磨床得到省创新基金10万元资助,并已通过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的专家审核,将列入国家创新基金资助项目。4、注重成果转化,新产品收入及产值均有所增长 企业投入科技研发,是为了创造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因此企业

8、研发更注重与市场相联系。被调查的12户企业2022年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15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35%以上。江西牛牛乳业公司总产值3190万元,主营销售收入3162万元,利润169万元,上缴税金78万元,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1330万元,占总收入的43%,新产品利润74.3万元,新产品利润率达44%;吉安电机制造公司总产值4880万元,销售收入2856万元,实现利润110万元,上缴税金186万元,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1000万元,占总收入的35%;江西联创电缆科技公司总产值4.1亿元,销售收入3.56亿元,实现利润1831.5万元,上缴税金2234.6万元,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1.82亿

9、元,占总收入的51%。 5、产学研结合助企业创新 产学研结合是有效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科技创新,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利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力量,可以大大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为企业培训更多的技术人才,并可联合申报项目获得更多的无偿科研资金支持。江西杰克机床公司与井冈山大学合作组建的吉安市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国内数控磨床行业顶尖专家队伍,不断研发数控技术、高效磨削技术、模块化设计,尤其在产品研发中尽量创新采用新的技术方案,在攻克技术难点时构思新的结构,在现有技术上不断创新,对曲轴类、凸轮轴类、螺杆系列等磨削作

10、了重点研发;江西堆花酒业有限公司长期与南昌大学食品科学院、江西食品工业协会、江西酿酒工业协会等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协作,先后开发出清雅型低度浓香白酒,如:35度堆花六年窖藏、38度堆花1952、38度堆花如意等,丰富了产品档次结构,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要求,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吉安电机制造公司近年来同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国家继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昌大学、井冈山大学等进行技术合作,获取最新科技成果、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信息,有偿获取技术资料,对公司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先后开发出“S9变压器”、“S11变压器”、“WLZK-20

11、22微机励磁综合控制器”、“微机温度巡回检测仪”等产品;江西电缆公司长期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进行技术攻关、人才培训、获得技术咨询等,近两年来共从上海电缆研究所、武汉高压电缆研究所、山东电缆厂、上海电缆行业协会、中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单位聘请专家来公司给技术、管理人员授课10余次,公司有关人员受益非浅。 二、存在问题 1、企业科技投入不足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需要比较大的研发投入,从根本上讲,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投入主体也是企业。企业Ramp;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国际一般水平为3-5%,高技术企业为5%左右。而根据我们的调查,我区只有少数企业达到或接近这个标准。如江西联创电缆科技公司2022年

12、企业科技活动支出总额为1387.5万元,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9%;江西电缆公司2022年科技活动支出836万元,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2%;其他企业则相差较远,大多不足1%。研发投入偏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科技创新,从而影响到企业发展壮大。另外,由于企业产学研合作是有偿的,有的企业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开发工作面临巨大困难。因此,引导广大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十分迫切,而这方面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还很不够。 2、一线高层次人才短缺 近年来,我区在引进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人才总量偏少,层次偏低且配置不够合理等问题。目前全区现有科技人员(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大多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

13、,在全区企业中,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很低。我区真正在生产第一线的人才很少,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奇缺。 3、企业核心竞争力偏低 吉州区以中小企业居多,全区规模以上的企业仅32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仅有少数几家。众多的中小企业,既对研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不到位,且受自身规模的限制,在研发机构、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上严重不足,导致全区中小企业不能快速成长。虽然,近年来我区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导力度,使高新技术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内的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普遍比较薄弱。 4、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相对滞后 我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滞后,存在

14、“重成果、轻专利”的现象。全区只有少数企业具有一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申请专利等方式保护自己的研发成果,维护自主知识产权。但大部分企业的知识产权认识不到位,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意识相对模糊滞后。 三、主要建议 1、进一步提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吉州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吉州是我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必然选择。全区上下要充分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吉州的重大意义,真正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引领和支撑全区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5、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为实现富民强区提供重要的支撑。 2、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政策,完善科技保障体系 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的接连召开,制定了一批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如地方留成的税收返还、研发经费的税前列支、研发设备仪器的加速折旧等,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切实的保证。我区应贯彻落实好这些创新创业政策,把企业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上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3、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意识,建立创新创业载体 企业是技术创新中的主

16、体,鼓励企业开展科研攻关、新品开发、成果转化等科技活动,扶持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要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地扶持企业的科技创新,如联创电缆科技公司、电缆公司、杰克机床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要大力支持其依靠科技进步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要集成支持其高速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要引导支持其发展壮大,微小企业要引导其逐步利用科技资源及创新成果。 4、进一步加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质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以服务企业为方向,逐步建立健全布局合理、良性互动、开放配置、运行高效、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5、进一步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引导创新支持方向 根据国家、省、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各级财政科技项目经费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