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教学设计(河南济源苗海波).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37301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教学设计(河南济源苗海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修改:教学设计(河南济源苗海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修改:教学设计(河南济源苗海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修改:教学设计(河南济源苗海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教学设计(河南济源苗海波).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体育年 级八年级教学形式班级授课教 师苗海波单 位河南省济源市克井一中课题名称田径运动中的接力跑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本课教学内容是田径运动中的接力跑,是八年级的必修教学内容。接力跑是依靠集体合作,运用传接棒技术跑完一定距离的集体项目。八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快速跑以及其它方式的接力跑(如:迎面接力跑等),对于本课的学习具备

2、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利于本课内容的掌握。虽然存在着个别运动技能的差异,但是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自学能力都比较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助手作用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促使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目标:1、了解接力跑的方式和接力跑的练习方法和含义。能力目标:2、掌握各种接力跑正确的交接棒和跑的方法,发展速度、奔跑能力和协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1、掌握正确的交接棒方法 。2、技术及时机的把握。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通过慢跑和口令击掌,充分使身体的机

3、能调动起来,拉伸身体韧带,提高学生的身体延展性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的拉伸,通过前后击掌的方法为后面接力的练习打下基础。二、基本部分1、自学传接棒技术。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上挑式”“下压式”两中接力方法和技术。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并明确两种方法的技术动作。“上挑式”: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4050度角,掌心向后,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上方送入接棒人手中。“下压式”: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成5060度角,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后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方放入接棒人手中。两人一组,自主学习,老师分组巡回指导,

4、个别纠错。易犯错误:同侧手交接棒、交接棒是配合不默契。纠正方法:强调异侧手交接棒、交接棒时,传棒人要给予信号。2、规范区域内接力。组织学生在规范区域内传接棒练习:运用2种传接棒方法自己尝试,让学生使用自我感觉好的一种方法交接棒。教师反复强调动作的重点要求和需要特被注意的地方。学生小组内相互探讨相互评价,相互纠错,相互保护帮助。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不断语言激励,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接力跑的难点在快速中完成交接棒。3、接力大比拼。通过教学比赛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更好的发挥团队精神,老师也能通过比赛的成绩来对教学效果有一个直观的评价。三、结束放松部分、游戏“朋友手牵手”。通过“朋友手牵手”

5、游戏,达到心理、身体的放松,同时让学生连接人脉关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回收器材,师生再见。板书设计接力跑注意接棒方法,正确拿棒。防止摔倒。作业或预习作业:学生练习接力接棒。自我评价1、采用多种分组形式来提供集体学生间的合作时间与空间,提供多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后,相互帮助、相互改进,进而提高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团结协作意识。2、学生在课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师生间的互助和反馈效果明显,学生在练习中学会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课中对接力区的解释不够深度,在以后的课中应该指定小组长或专门裁判负责监督学生不可超越接力区增加学生对接力区这个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刻。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