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四中高二地理周考答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372463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州四中高二地理周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永州四中高二地理周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永州四中高二地理周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永州四中高二地理周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永州四中高二地理周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州四中高二地理周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州四中高二地理周考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州四中高二地理周考试题参考答案 1-5 BDADA 6-10 ACCDC 11-15 CDDBC 16-20 ABCCC 21-25 ADBDC 26-30 DADCB 【答案】1. B 2. D【解析】根据图示线路分布位置和材料信息,了解“引江济汉”工程的目的,判断对汉江的影响。该工程不属于南水北调工程。工程建设主要考虑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尽可能节约能源。【1题详解】“引江济汉”水利工程利于缓解因调水后汉江流量减小而导致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对。不能缩短天门至武汉段的水运里程,错。利于增大汉江下游流量,减少汉江下游“水华”现象的发生,对。不能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错。B对,A、

2、C、D错。【2题详解】对“引江济汉”工程选线影响不大的是利用原有湖泊,减少土方开采量,D对。工程选线主要考虑取水是否对生态造成不利影响,A影响大。要绕开江汉油田,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B影响大。要考虑地势,顺地势引水,无需依靠泵站提水,节省能源消耗,C影响大。点睛: “引江济汉”工程是将长江水引入汉江,补充汉江水量。工程不会改变汉江河道长度。大型工程建设,主要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节能等方面考虑。【答案】3. A 4. D 5. A【解析】【3题详解】通过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可以减轻交通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大气污染,A正确,B错;建设坑口电站并没有明显提高其能源利用率,C错;促进煤

3、炭资源开发不是建设坑口电站的主要积极意义,D错。故选A。【4题详解】利用煤炭作为动力,发展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了附加产值,增加了就业。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延长了产业链,故A不符合题意;对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故B不符合题意;发展工业提供了就业机会,故C不符合题意;发展有色金属冶炼,消耗能源,增加碳排放,故D符合题意。故选D。【5题详解】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产生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发热量低,运输量大,生产需求量大,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A对。应用广泛、分布不平衡是运输压力大原因,不是生态压力大的原因,B、D错。有害成分多,C错。故选A。【答案】6. A

4、7. C【解析】【6题详解】A、B两地之间的经度差最大时应为北半球夏至日时,据材料可知,20N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为13小时13分钟,即夏至日时昼长为13小时13分钟,AB比赤道昼长(夜长)长1小时13分,经度差为18,此图为部分侧视图,图中A点与AB和赤道交点的段经度差为9,因此A、B两地之间的经度差最大值约为18。故选A。【7题详解】图示A、B两地之间的经度差最小时应为春分或秋分,;长沙昼夜平分,C正确;7、8月份江淮地区易受伏旱影响,A错误;此时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B错误;夏天华北平原的小麦已收获,D错误。故选C。【答案】8. C 9. D【解析】【8题详解】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渤海海

5、域正值深夜,海鸟休憩,不会出现晴空万里、海鸟高飞的景象;渤海地区7月份不会出现降雪;渤海海域此时受低压槽控制,多阴雨天气,乌云密布。故选C。【9题详解】风速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关,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反之,风速越小。读图可知,此时丁城市附近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故选D。【答案】10. C 11. C【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读图析图能力,主要涉及到大气的受热过程,需要重视对应的基础知识的掌握。【10题详解】大棚里的蔬菜由于昼夜温差小而养分积累不如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光照条件一般在大棚内外没有太大差别,而在冬季大棚里的热量条件要好于自

6、然界的,所以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日温差小,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1题详解】在大棚内洒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空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答案】12. D 13. D【解析】【12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海域位于北印度洋海区,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为东逆向顺的季风洋流,7月份,甲处的洋流流向为是北向南顺时针方向流动,与季风有关,季风属于大气环流排除BC。洋流是海水的定向流动,与陆地地表形态的关系没有影响,A错,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形成中低纬及中高纬海洋环流,D对。故选D。【13题详解】1月初斯里兰卡倒受东北季风的影响,岛屿东北部降水

7、较多,A错。乙处没有寒暖流交汇,不会形成渔场,B错。乙处洋流属于暖流,使得马累增温增湿。C错。1月初该处为自东向西流动的洋流,科伦坡乘船至马累,顺风顺水,D对,故选D。【答案】14. B 15. C【解析】【14题详解】沉积岩埋藏越深年龄越老,页岩、砂岩和石灰岩都是沉积岩;剖面图最下层是沉积的页岩形成最早,其上是砂岩,晚于页岩;砂岩之上是石灰岩晚于砂岩;图中花岗岩是侵入岩,侵入于三个沉积岩层中,应形成于页岩和砂岩、石灰岩之后;即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选B正确。【15题详解】处所示地貌是石灰岩峰林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A错;是峰林地貌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是地下

8、溶洞内的石钟乳,是流水堆积形成的,B错;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C正确;处是背斜构造,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作用形成的,D错。选C正确。【点晴】石灰石是一种碳酸钙岩石,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分解后,生成碳酸氢钙溶液。碳酸氢钙溶液水溶液顺岩石而下,在洞穴顶部,水将滴下。当溶液和空气接触,产生逆向的化学反应,碳酸钙被沉淀出来。载有碳酸氢钙的水滴,在到达地面后沉淀出更多的碳酸钙,这些碳酸钙就会增长为钟乳石。【答案】16. A 17. B 18. C【解析】【16题详解】北极地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占据了优势,该地为典型的苔原气候,因此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苔原带。【17题

9、详解】苔原植被处于极不利的生态条件下,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广泛。苔原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其特点是大部分花向着太阳开放,并呈杯型,以便尽可能多地采集太阳光,这对于开白色花的植物尤其重要,故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18题详解】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所致,这跟人工播种无关。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高纬地区降水会有所增加;气温升高,冻土层会变薄,C对。【答案】19. C 20. C【解析】【19题详解】读图中的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势线可知2017年后其进入负增长,可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7年达到最大,

10、可知ABD错误,C正确。故选C。【20题详解】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5-64岁人口群体,题目中设问的是我国近年来该人口群体数量增速减慢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1990年前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很快,导致我国人口总数量增长缓慢,C正确;劳动力人口省际迁移依然发生在我国,可将B排除;人口老龄化只是劳动力人口数量变动中的一个变量,还有少儿人口数量;我国的工资增长与货币贬值,国家政策,物价上涨等关系很大,它与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增长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可知ABD错误,因此,C正确。故选C。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 m高空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1. 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

11、、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及成因正确的是A. 甲地为阴雨天气,盛行上升气流B. 甲地为晴天,受反气旋控制C. 乙地为晴天,冷锋过境D. 乙地为阴雨天气,受气旋控制22. 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A. 东北风B. 西北风C. 西南风D. 东南风【答案】21. A 22.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及风向的影响因素、天气系统与天气状况。【12题详解】气压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由图可知甲处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气压差小于乙地,可推知乙地近地面气压较高、高空气压较低,甲地则相反(即近地面气压较低,高空气压较高)。甲气流上升,为阴雨天;乙气流下沉,为晴天,A正确。【13题详解】由

12、上题可知,近地面乙地气压高于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直,近地面还受到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影响,风向发生一定偏转(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所以图示情况下,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乙地指向甲地(即自东向西),北半球风向偏转为东南风,故选D。【点睛】热力环流中气压分布及气流的运动方向:热力环流示意图中的高低气压是以同一水平面(或说同一海拔高度)来比较的,例如近地面受热的地方形成低压,遇冷的形成高压,这一低一高都是指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从近地面往高空,空气越来越稀薄,因此,气压越来越低,到了高空分别形成高压和低压,这里一高一低,都是指同海拔的高空气压值。气流的运动方向是:垂直方向

13、上,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表明气流下沉;反之,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下图中用虚线圈出的部分表示某种役用农畜的饲养地区范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 该种农畜是A 牦牛B. 水牛C. 马D. 骆驼24. 该种农畜与该范围内的农业生产活动关系密切,其农业地域类型是A. 大牧场放牧业B. 商品谷物农业C. 游牧业D. 水稻种植业【答案】23. B 24. D【解析】【23题详解】虚线圈出的部分表示的范围与水稻种植业的分布范围一致,所以这种役用农畜是水牛。牦牛主要出现在高原地区,马主要出现在北方平原地区,骆驼主要出现在沙漠地区。故选B。【24题详解】根据上题结论,可知虚线圈出的

14、部分表示的范围包括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故选D。【答案】25. C 26. D【解析】【25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所给信息可知,白俄罗斯轿车生产落后,民用轿车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市场需求量大。因此中国J公司在白俄罗斯建民用汽车组装厂主要考虑的市场前景,而不是零部件成本,C正确;当地民用轿车几乎全靠进口,说明当地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且汽车的核心技术来源于中国,故A错误;优惠政策材料没有体现,D错误。综上本题选择C。【26题详解】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中国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白俄罗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浙江比白俄罗更潮湿,夏季

15、更炎热,冬季更寒冷,故D正确,A、B错误。白俄罗斯冬季降水较少,因此防滑不是最可能增加的功能,故C错误。故选D。【解析】【27题详解】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垦、放牧、樵采,图中煤矿开采会造成植被破坏,A正确。不合理灌溉往往导致土壤盐碱化,B错误。抽取地下水往往导致地面沉降,CD错误。选A。【28题详解】针对呼伦贝尔土地沙化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针对水资源缺、过度开垦可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正确。针对过度放牧可以严格实施禁牧或轮牧,保护草场植被,正确。可以采取控制人口增长措施,但落实移民沿海地带方案可能性不大,错误。积极营造防风固沙林、保护生态环境,恢复植被,正确。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减少过度樵采现象,正确。正确。选D。【答案】29. C 30. B【解析】【29题详解】GIS是用来管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因此不能用来监测,A不对;GPS是用来定位和导航的,因此不能用来监测湖泊面积,B不对;RS利用地物反射和发射的电磁波的不同,识别监测地物,C对;GPRS是GSM移动电话用户可用的一种移动数据业务,D不对。故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