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作业问题新探.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371496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课外作业问题新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生课外作业问题新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生课外作业问题新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生课外作业问题新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生课外作业问题新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课外作业问题新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课外作业问题新探.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课外作业问题新探讨柳林小学 陈丽摘要:目前小学生课外作业存在许多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调查与研究,获得数据的分析,并从作业观、作业形式(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性作业 )、作业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充分发挥课外作业的效能,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出本人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批改的浅见。关键词:课外作业 作业观 作业形式 作业评价 数学作业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布置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的依据。作业效果的好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所说的课外作业,又称家庭

2、作业,是教师正式布置的,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的学习任务。在小学生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小学生选择“你认为你的作业量是适量”的占78%,在家长采访中,了解到“认为孩子的作业多”的占10%,“认为孩子的作业不多”的占15%,“认为孩子的作业量还可以”的占61%,可见,课程改革在小学实行之后,在作业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小学生的作业量趋于适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生课外作业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现在小学生课外作业问题仍然很突出,如:作业观不够全面;作业形式过于单一,多为书面性作业,缺乏实践性作业;作业绝大部分为全班统一的作业,缺少分层作业。总之,目前小学生课外作业问题的现状及研究都表明了,对于小学

3、生课外作业问题必须进行认真、科学的研究,以使实践中的作业环节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切实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二、调查与实验在实际调查中,从小学三、四、五年级,每年级各任意抽出50人为调查对象,全部以不记名形式填写问卷。答卷过程中,对小学生不理解的词语进行客观的解释,但不把主观意念附加给小学生。调查时间为 2015年 11 月中旬学期期中考结束时。(一)关于小学生作业观的分析 现在,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是在这样的教改浪潮中,作业的改革也成为亮点之一。 小学生认为自己“平时总是认真完成作业”的低年级占52%,中年级占88%,高年级占45%,小学生“喜欢

4、老师布置的作业”的低年级占76%,中年级占75%,高年级占28%,认为“做作业对学习有帮助”的低年级占95%,中年级占100%,高年级占89%,认为“学生该做作业”的低年级占95%,中年级占100%,高年级占93% ,“做作业时,遇到难题会先自己做,实在不会再问老师或家长或同学”的占73%。由此可见小学生刚入学时对做作业积极性很高,随着时间的增长,积极性逐渐减弱,并且开始不喜欢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讨厌老师布置的作业,更有甚者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感到害怕。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 作业形式过于单一、乏味。(2)作业难度的加大,有些小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就会减弱做作业的积极性,甚至采取放弃的态度

5、。(3)学习压力的增大,特别是父母期望值的加大,小学生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批评总是远远大于表扬,久而久之,使小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逐渐减弱。小学生“愿意做能取得好成绩的作业”的低年级占65%,中年级占80%,高年级占60%,“愿意做能增长见识的作业”的低年级占26%,中年级占40%,高年级占52%,可见,低年级小学生做作业的目的大多数是为了取得好成绩,随着年级的增长,对做作业的目的逐渐趋于完善,对小学生而言,作业是小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人生的生活过程,而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取得好成绩。(二)关于小学生作业形式的分析小学生认为自己“平常做的作业中书面类作业最多”的占85%,认为自己“

6、平常做的作业中口头类作业最多”的占18%,认为自己“平常做的作业中实践类作业最多”的占2%,小学生“喜欢书面类作业”的占40%,“喜欢口头类作业”的占25%,“喜欢实践类作业”的占18%,问到“如果由你设计作业,你会设计什么类型的作业?”。25%的小学生选择口头类,80%的小学生选择书面类,8%的小学生选择实践类。由此表明小学生对作业的形式见得少,书面类作业常见,而严重缺乏实践类作业。作业形式以书面作业居多,有一些口头作业,但实践性的作业很少,其他类型的作业也比较少。看来老师布置的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小学生习惯于做书面类、口头类作业,但又力求尝试实践类作业。 “平时是独立完成作业”的占62% ,

7、“通过搜集资料来完成作业”的占7%,“进行社会调查来完成作业”的占2%,由此可见,作业形式中绝大部分是复习课本内容,而几乎没有与生活相联系的作业类型。选择“在一个班中,老师给每个同学布置的作业都一样”的占90%,不难看出,老师平常给全班布置的几乎都为统一的作业,很少设计让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来选择的分层作业。三、对策与探讨(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全面的作业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没有正确的作业观作导向,就不会有科学有效的作业。因此,更新作业观刻不容缓。所谓“作业观”,可以说是关于作业的一种本能的、习惯性的、总体的看法。1、从教师来看,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无

8、形当中或不得不形成了一种几近一致的“作业观”。这种“作业观”大致有以下特征:其一,作业是教师布置的有着明确答案的一道道练习题,它通常是书面的,所以做作业也叫写作业,当然有时也有非书面的,如背诵课文、记住定义等;其二,作为作业的练习题是对教材或课文梳理、归纳的结果,总是或力求能够体现教材内容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其三,努力追求平时作业题型与日后考试题型的一致性,“模拟试卷”式的作业就成为人们理想的作业形式。由于我们的教学恪守着学科中心,通常是把教材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几乎变成了就是学课本,再加上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和制约,这种“作业观”的形成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9、这种认识是对作业的狭隘理解。在新时期,对作业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这样描述 “作业观”的基本思想或主张:有标准答案的练习题不是作业的惟一甚至主要形态,作业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是开放的而不应总是封闭的;作业可以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完成,可以由学生合作完成,不一定非得是某个学生个人的行为;做作业可以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活动,成为对知识的一种综合的运用;做作业不是单纯的智力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因素相融合的过程;对于学生做作业,我们同样应该重结果但更重过程,要善于关注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做作业的目的,除了复习巩固、加强记忆、领悟考试方法与技巧之类外,更有意义与价值的,是让学

10、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实际运用,增加联系、接触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更广泛的交流和交往的机会。2、从家长来看,在家长采访中,“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外,家长还布置其他作业”的占38%,可以看出,现在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另外布置家庭作业。长期以来,作业作为书写的一种方式,服务于评分和考试,成为社会、家长、教师监控学生的一种手段。学校没有作业,老师不布置作业,往往会给社会、家长带来恐慌。在这种实践活动方式下,家长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管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而不是作业的发展功能。家长往往关注更多的是孩子做了作业没有,而不太关注孩子是如何做的。作业成了强制的活动和机械、重

11、复的训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现代教育存在的弊端。要消除这种弊端,必须使家长明确作业的发展功能,把作业作为孩子发展的方式,赋予孩子自主作业的权利,通过作业,为孩子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反思的空间,为家长提供了解孩子发展进程的途径。 3、从小学生来看,在小学生调查问卷中,选择“希望老师改变作业形式”的占18%,“不希望老师改变作业形式”的占88%,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有:(1)小学生对作业观存在误区,认为老师改变作业形式就是不布置作业。(2)学习成绩好的小学生担心老师改变作业形式后,自己在学习上就没有优势了。小学生应该从作业观念层面上对作业活动进行再认识:(1) 要更新小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这一

12、错误观念,才可让小学生接受课程改革中的作业。(2) 让小学生认识到作业是学生思维与能力的表现。(3) 让小学生正确认识作业与考试评价的关系。作业重在过程的学习,而不是作业的结果。做作业不是为了考试能取得好成绩,而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发展。(二)、采用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形成某一方面的解题技巧,但有这样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在作业设计时,应把学生各种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目标纳入其中。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现结

13、合我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调查结果,对新课改下的教学作业设计谈一谈自己的见解。1、丰富作业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内容生活化。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寻求解决问题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1)运用数学,描述生活现象。我在

14、布置作业时,适当补充了一些数学与社会联系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关心身边的事,做一个有心人。这样的作业使孩子们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使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2)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如在一年级“统计”的学习中,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我校同学们的上学情况吗?是乘车、步行,还是其他的上学方式呢?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乱猜;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去访问每个同学就知道了。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第三种方法比较好。为了使统计难度适应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只要求他们采访10名同学,并要求制成调查统计表。学生们利用下课时间,紧张而兴奋地走进办公室,

15、第一回做了“调查员”。使我高兴的是,他们的成果丰富多彩,各有特点,有的画记录;有的画记录;有的用正字法记录;还有用自创的符号来记录学生独立完成这类实践作业的同时,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作业内容童趣性。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趣味性作业正是迎合了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1)绘画式作业。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增进学科之间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数学本身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数学知识。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巩固知识,将枯燥

16、原作业变成了件件艺术品。(2)游戏性作业。游戏一直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带有童趣味原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作业内容有层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业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素质教育原第一要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不能“一刀切”而应该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我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中等生可选择、稍差生可选择。例如,完成常规作业:、完成提高作业:、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