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363681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无疑会引发教师角色的一系列历史性转变。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因此,教师必须从观念、素质和方法各个层面做出战略性调适,保持与新世纪新课程的同步成长。 中国论文网 /9/view-12786209.htm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角色 转变 一、教育观念的更新 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

2、的比重将大大增加。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的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我们知道,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有几个特点:一是积极的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

3、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师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的非同寻常之处就在于充分调动教师作为课程主体的积极性而予以全方位和主动地介入,其中包括对新课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实施等一系列创新活动。其一,教师要自觉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其二,教师对课程的创新性实施。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首先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从教无定法的基本法则出发而对课程做出再度调适。 三、师生地位的平等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不再以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者自居,其职能将变“知识施予”为“教育交往

4、”,以矫正“教程”与“学程”相分离甚至相对峙的应试倾向。教师应以平等的价格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地位。教师应在兼顾课程基础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淡化课程实施中曾过度强化的预定性和统一性,而以民主和平等的姿态接纳交互主体的差异性、独特性甚至是局限性,不以预计目标来封闭开放性对话的“边界”。任何课程的教学,都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智慧、创新热情和想象力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中,尤甚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教学。而创新型人格的优异品质,诸如对既定学理的怀疑意识、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意识、对学术权威的独立意识、对传统体系的突破意识,乃至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等等,均需在民主化课程氛围和无边界对

5、话中予以充分发展。 四、教师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应当掌握好课程评价的实践原则,包括发展性、多样性和情感性等原则。所谓发展性原则,即着眼于学习个体的动态发展的全程,既避免对课程学习者绩效的简单回溯,也要避免用静态的眼光去评价课程学习者的阶段性质量或结果。教师既不忽视在知识、技能、智慧和品德等方面的不足,更要以面向未来的超越性眼力去开发其成长的潜力。学习主体的智慧生成和人格成熟往往具有内隐性特点,即使对一般课程知识的汲取、内渗并生发深厚的学习兴趣,也需要较长的心理同化和顺应过程,所以教师要发现并呵护每位学生的细微变化和潜在发展。 五、以“微笑”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

6、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而以“微笑”与学生沟通感情,又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又一有效途径。教师的微笑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慈母感、伯乐感、平易近人感,同时也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生活的快乐感;教师的微笑使学生体会到师爱的温馨,感受到做人的尊严,享受到成功和信任的快乐,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望。教师要常给学生微笑,让学生在教师的微笑中昂首挺胸做人,脚踏实地做事,勤学善思,人人自信,个个成功;教师要常给学生微笑,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和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六、以“信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师

7、生之间要达到心理相容,就必须用爱心和信任搭起一座桥梁。师生之间相互的信任就意味着相互的理解、支持与关心。教师的信任意味着对学生无限发展可能的无条件地信任与接纳。而学生的信任意味着对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有了这种信任,教师一切言行都可以成为有意义的教育影响。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用自己的信任去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激励他们去尝试,去选择,去实现自己的各种可能,以达到尽可能充分地发展。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我能行,你也行,我们大家都能行”的大氛围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七、以“沟通”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这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沟通”,要从“心”开始。教师用“心”与学生交流,与学生沟通。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做秀,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学生不受伤害的层面上,而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从“心”开始沟通。只有在沟通的过程中,在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中,教师的爱才能真正温暖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只有从“心”开始沟通,才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诚意,体现出交往的能力。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肿瘤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