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王自义.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357869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王自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王自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王自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王自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王自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王自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王自义.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怀柔区教科研中心 王自义 本文摘要:如何界定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高校课堂的基本特征;我区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转变理念,采取措施,教师基本功;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把握、环节、内容、过程、策略。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第一、如何从有效课堂驶入高效课堂(从乡村公路驶入高速路,就要找准高速路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俗地说,

2、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少知在到多知,从不会到一知半解在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就其内涵发展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3、,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一、何谓高效课堂?可用四个字加以衡量:真、实、新、活。 真:课堂教学教师有真情,要有感染力,教师要有亲合力;课堂教学真实,突出真自主、真合作、真探究,通过探究,发现更多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实:教学目标实、教学内容实、方法手段实、答疑解惑实。 新:教学观念新、教学设计新、教学方法新、课堂评价新。我们常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进而使学生“会学”。通俗的说:“教学就是把不会的学生教会了”,都会了,还何愁教学质量!因此,对“教”应有新观念和新的理解,如所说。 活:教师课堂调控活,以使课堂动静结合,活而不乱。有鲜明的教学特色。如何界定高效课堂,对这一问题的论述非常

4、之多,但有一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包含着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高效课堂”可以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二、高校课堂的基本特征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有意义。叶澜教授说,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她说,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

5、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二是有效率。她认为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学习困难的;其二,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三是生成性。叶澜说,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

6、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四是常态性。叶澜说,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的就是让教师淡化公开课、观摩课的概念。在她看来,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

7、课”。因此,她告诫教师们:“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她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并强调,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才能上的课。 五是有待完善。她认为,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公开课、观摩课要上得没有一点点问题,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很多心理压力,然后做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往往是出不了“彩”。她认为,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默默耕耘几十载,打造“高效”课堂,能在45

8、分钟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能在45分钟内让学生有最多的收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学的快乐,学的轻松自如,能让学生在仍以成绩论英雄的今天成为英雄等等,一直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不懈的追求!三、课堂不能做到高效,究其原因,当今课堂教学中存在四大问题: 1、老师讲得太多,而自己不认为自己讲的多。课堂45分钟,很多时候成了老师的一言堂,教师只管把自己准备好的东西全部灌给学生,时间久了,便没有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学相长。 2、上课追求完美。把课上的生动,有趣是每一个老师的追求,但是在追求这种效果的同时往往又会走上另一个误区,就是因为完美而完美,设计的部分活动与学习目标偏离方向,耽误时间,没有

9、实效。 3、经验主义,不了解学生的状况。老师上课依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有时候教师以为简单的问题,其实很多学生还不能真正掌握,很多学生困惑不清楚,面对几个或十几个学生的呼应互动就主观判断,这是我们老师课堂教学一大忌。常犯眼高手低的错误,久而久之,造成问题的积累,致使部分学生因学习困难,不能体会学习的成功快乐而放弃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学的关注点必须把眼光盯在中下等学生,要理解“教学的真正含义”把学生教会了,教会做人,教会做事!只要会做人,他慢慢就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教会了,意味着没有不及格的学生,那我们的及格率一定是100%!有一篇文章叫“习惯”,建议大家看看。 4、学生没有

10、独立权。由于时间紧张,课堂的主动权常常是掌握在教师的掌控中的,学生被教师牵着走,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权,学生渐渐不会主动学习而被动接受。久而久之,课堂上的主动质疑和积极发问便慢慢的销声匿迹了。 四、打造高效课堂就应转变自己的理念 1、课堂要精讲、少讲。很多老师有这样的疑问:如果课堂上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学。如果老师不讲知识点,学生自己怎么会呢?所以,课堂上必须讲,甚至总害怕学生听不明白而反复讲。这样,老师的讲就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所以老师必须转变观念,做到: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尽量不讲,学生能讲的老师尽量不讲,甚至老师要装作无知请教学生,多给学生提供讲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

11、成功的乐趣,慢慢对学习产生兴趣,爱上学习。 2、教是为了不教,可以说“教”在我们每一位老师心中根深蒂固,永远不放心学生成了当教师的心病,因此教师从不敢大胆放手,试着让学生自己飞,教师必须懂得教是为了不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汽车教练师傅讲得越多,不去实际操练,总也“悟”不出驾驶汽车的熟练技能,要永远坚信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打造高效课堂应采取的措施: 1、做到课堂上的两抓:一抓自学,二抓练习。打造高效课堂的主要方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的位置上,让课堂成为“大润发”和“购物乐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必须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

12、学有所获,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就像在超市购物,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是有价值的,对自己是有用的,是快乐的。 2、教学就是教学生自己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师生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课堂上要做到让学生先学,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规定好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量,在学生学习期间,教师不要走出教室,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很无所谓而不重视;教师不能借此机会板书,不能写检测题目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精力;教师不能东张西望;不能大声辅导;要及时表扬自学好的同学。教师要抓住学生自学的机会了解学生的学情,为教师的讲打好基础,做到讲授时的有的放矢。3、教师的“教”要做到教重点、教难点,教疑点,关键是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学生的学,

13、 发现学生学的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帮助学生找到产生困惑的原因,及时帮助学生解惑,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师生共同探讨疑点,最终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或“知识树”,学会整理和归纳,重在掌握学习的方法。4、当堂训练,形成牢固和熟练技能,让学生不停思考,不停动手,不停的攀登更高的目标。根据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教学主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为了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合格公民。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我认为,要转变“教师为主、先教后学、课后训练、集体教学、个体学习、目标单维、面向过去”的传统课堂教学策略为“

14、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个性教学、合作学习、目标三维、面向未来”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课堂教学策略。六、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一)应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儒雅的学术气质;真诚的情意关怀;具有教育的智慧;认真扎实的敬业态度。(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求教师具备三个方面的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设计体现一定理念的教学的能力,包括掌握和运用课程标准的能力,理解和选择设计理念的能力,分析和调整教材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制定教学计划的能力,编写教案的能力等等。2、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

15、一定的教学时空,积极有效地实施所设计的教学计划,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教学情境生成教学活动的能力,包括把握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机智等等。3、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理念,对自己的教学实施进行分析评价,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进行反馈矫正的能力,包括把握学生的课堂表现,收集教学实施的有关资料,分析整理相关资料,运用分析结果反馈矫正等等。其中,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而教学反思能力则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4、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关于教学设计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分别有不同的阐述,比较典型的观点为:(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模式教学设计模式它是由史密斯和雷根于 1993 年提出,并发表在他们两人合著的教学设计一书中。它是在“狄克柯瑞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史密斯雷根把教学设计模式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策略和评价。第一阶段,分析学习环境、学习者、学习任务,制定初步的设计栏目;第二阶段,确定组织策略、传递策略、设计出教学过程;第三阶段进行形成性评价,对设想的教学过程予以修正。史密斯雷根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1)教学组织策略:指有关教学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