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云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34542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6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云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云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云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8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参考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Zn-65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涂黑)1. 下列中国

2、古代发明及应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火药爆炸B. 手工剪纸C. 粮食酿酒D. 烧制陶瓷【参考答案】B【解析】【详解】A、火药爆炸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手工剪纸,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烧制陶瓷,有机物逐渐被除去,无机氧化物之间进行反应生成硅酸类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2. 小红不爱吃水果蔬菜,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评价,小红最有可能缺乏A. 蛋白质B. 糖类C. 油脂D. 维生素【参考答案】D【解析】【详解】水果、蔬菜中含的

3、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小红不爱吃水果蔬菜,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评价,小红最有可能缺乏维生素。故选D。3. 空气的成分中能给予人体呼吸的气体是()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参考答案】B【解析】【详解】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组成,其中氮气、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常作保护气;氧气化学性质活泼,可支持燃烧和给予呼吸;二氧化碳则是光合作用的原料。4. 下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其中碱性最强的是物质酱油牛奶鸡蛋清炉具清洁剂pH4567781213A. 酱油B. 牛奶C. 鸡蛋清D. 炉具清洁剂【参考答案】D【解析】【详解】A、酱油的pH为45,是酸性。B、牛奶的p

4、H为67,为弱酸性。C、鸡蛋清的pH为78,为弱碱性。D、炉具清洁剂的pH为1213,为强碱性。碱性最强,符合题意。故选D5. 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A. K2SO4B. NH4ClC. KNO3D. Ca3 (PO4)2【参考答案】D【解析】【详解】A、K2SO4不含磷元素,不属于磷肥。B、NH4Cl不含磷元素,不属于磷肥。C、KNO3不含磷元素,不属于磷肥。D、Ca3 (PO4)2含磷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故选D。6.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生理盐水C. 蒸馏水D. 蔗糖水【参考答案】C【解析】【详解】A、矿泉水是由水、可溶

5、性矿物质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生理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D、蔗糖水是由蔗糖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7. 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 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B. 氧分子的质量变小C. 氧分子的体积变小D. 氧分子的数目减少【参考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容积40L的钢瓶中可压入6000L氧气。故选A。8. “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 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

6、源又减少环境污染B. 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防止水体污染C. 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喜庆气氛【参考答案】D【解析】【详解】A、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减少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污染环境,符合题意。故选D。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倾倒溶液C. 蒸发溶液D. 闻气体气味【参考答案】C【解析】【详解】A、稀释浓硫酸:应该是将

7、浓硫酸沿器皿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B、倾倒溶液时,瓶盖应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紧挨着试管口,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C、蒸发溶液,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图示正确,符合题意;D、闻气体气味不能直接闻,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中。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10.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参考答案】D【解析】【分析】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

8、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详解】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A错误;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B错误;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选项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选项D正确。故选D。11. 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在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B. 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钛的元素符号是TiD. 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参考答案】A【解析】【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2,不是中子数,

9、选项A错误;B、由“钛”的偏旁“钅”可知,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B正确;C、在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钛的元素符号是Ti,选项C正确;D、在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选项D正确。故选A。12.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 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 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 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参考答案】C【解析】【详解】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错误,不符合题意。B、通电的电热

10、毯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用水浇灭,会有触电的危险,错误,不符合题意。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正确,符合题意。D、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不一定能燃烧,因为可燃物燃烧还需要有氧气参加,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3. 如图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B. 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C. 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D.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参考答案】B【解析】【详解】A、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圆圈内的数字是17,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故正确;B、氯原子的最外层上电子数是7,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

11、到电子,故不正确;C、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故正确;D、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故正确。故选B。14.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物质是()A. FeB. SC. PD. C【参考答案】B【解析】【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A不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C不正确;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D不正确。

12、故选B。15. 芹菜中的芹黄素(C15H10O5)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芹黄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芹黄素是有机化合物B. 芹黃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5C. 芹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芹黄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参考答案】B【解析】【详解】A、芹黄素符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因此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芹黄素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5:10:5,质量比应为(1512):(101):(516)=18:1:8,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由化学式可知,芹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D、从各元素的质量比可知,氢元素在各元素中

13、的质量分数最小,D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6.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中错误的是A. 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B.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D.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参考答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不是一氧化碳,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

14、会造成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不符合题意。故选C。17. 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下图是汽车尾气中某些有害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空气中的无毒成分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B.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C. 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参考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

15、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O中氮元素显+2价,生成物氮气中氮元素显0价,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18.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图A是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B. 图B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 图C是测定溶液的pHD. 图D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参考答案】D【解析】【详解】A、黄铜片能够在纯铜片上面留下划痕,说明黄铜硬度比纯铜硬度大,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天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