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基本测量.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34323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报告基本测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验报告基本测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验报告基本测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验报告基本测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验报告基本测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报告基本测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报告基本测量.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题目: 基本测量、实验目的(1)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2)掌握千分尺(螺旋测微器)和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3)测量规则固体密度。(4)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5)学会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掌握有效数字记录、运算和不确定度估算.2、实验仪器(在实验时注意记录各实验仪器的型号规格游标卡尺(量程:12mm,分度值:0.02,零点读数:0。00)、螺旋测微计(量程:25mm,分度值:001m,零点读数:0。005)、物理天平(量程:50g,感量:0。05g)、温度计(量程:100,分度值:1)。3、实验原理、固体体积的测量圆套内空部分体积V空=d2内H/4圆筒

2、材料的体积=圆筒壁的体积= 0 1cm 主尺0 5 10图1 副尺其相对不确定度计算公式为:不确定度为: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和副尺的分度的微小差异来提高仪器精度的。如图1所示的“十分游标,主尺上单位分度的长度为mm,副尺的单位分度的长度为0。m,副尺有10条刻度,当主、副尺上的零线对齐时,主、副尺上第n(n为小于的整数)条刻度相距为n01=。n mm,当副尺向右移动0。n mm时,则副尺上第条刻度和主尺上某刻度对齐。由此看出,副尺移动距离等于0.1mm的n倍时都能读出,这就是“十分游标”能把仪器精度提高到0。mm的道理。0A图2 B5045C钢珠(球)的体积螺旋测微计的工作原理

3、如图2所示,为固定在弓形支架的套筒,是螺距为0。5mm的螺杆,B为活动套筒,它和测微螺杆连在一起.活动套筒旋转一周,螺杆移动05mm。活动套筒左端边缘沿圆周刻有50个分度,当它转过1分度,螺杆移动的距离=0。/00。01m,这样,螺杆移动.m时,就能准确读出.移测显微镜移测显微镜的螺旋测微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螺旋测微计相似,所以能把仪器精度提高到0。01mm.由于移测显微镜能将被测物体放大,因而物体上相距很近的两点间的距离也能测出。2、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1)流体静力称衡法固体密度的测定,设用物理天平称衡一外形不规则的固体,称得其质量为,然后将此固体完全浸入水中称衡,称得其质量为m1,水的

4、密度为0,则有:固=m0/(mm1)液体密度的测定先用物理天平称衡一固体,称得其质量为m,然后将此固体完全浸入水中称衡,称得其质量为m,若将该物体再浸入待测液体中进行称衡,设称得其质量为2,水的密度为0,则有:液=0(m2)/(m1)()用比重瓶测液体的密度,设空比重瓶的质量为1,充满密度为x3待液体时的质量为m2,充满和该液体同温度的蒸馏水时的质量为m3,比重瓶在该温度下容积为V,水的密度为0,则=0(m-m1)(3m1)3、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表格,橙色字体的数据是在实验室测量出的原始数据,其他数据是计算所得。一、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铜套的高H、外径、内径等基本量度,估算各直接测量量的不

5、确定度。计算出物体的体积,估算不确定度。表1-2 游标卡尺(量程125m、最小分度值仪=0.02mm、零点读数。00mm)测量铜管外形尺寸23456平均值UAUCH()3.36。0436.1036083636.103。080。010。0。0D(m)2022202620.2420.260。20。262。50。10.01。01d(mm)。616。3616。06.3416。326.316。330.010.0.01根据有效数字的取值规则,不确定度只取一个有效数字=0。0955mm。0同样可以计算出UA(D)=0043m0。01mm,U()=0.0098mm0。1mm,UB=。01mU(H)=0。0m0

6、.01m,UC(D)=。013mm0。1m,UC()=0。052mm0。01mm,计算铜套的体积及其不确定度:V=463。73m=4。63710(m)(式中的不确定度U(D)U(d) U(H)代入C类不确定度)=21.6m3=21。6810-9()根据有效数字的取值规则,不确定度只取一个有效数字根据有效数字的取值规则,测量结果有效数字的末位要与不确定度末位取齐测量结果为:铜套的体积(4。60。2)06(m)二、用螺旋测微器(外径用千分尺)测量小铁球的直径D,并计算其体积最小分度值仪=001m,系统误差=仪器的零点读数0。00mm钢珠123456平均值UUUCD(mm)4。965004。99。0

7、05。01249.01。000.006.00钢珠的直径为:D=560。006=03U=0.006mmC(D)=。01m0。,=65。685742665。69mm(不要求计算体积的不确定度)三、用物理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由静力称衡法求固体铜的密度。m1待测物在空气中的质量待测物在水中称衡的质量水当时水温度下水的密度天平的仪=天平感量0.05g,温度计的仪=仪器分度值1(g)1(g)m(g)()T此密度是按当时水的温度查书中水的密度表得到的水(g)82。55。190。532。0。99505计算=水m1(1-m2)=(0.551382。713)(8.-52。90)103=2.6927103(

8、kg) =。6927(gcm3)不确定度:因为本实验所有数据都是单次测量,所以只算B类不确定U()=B=0.03g根据有效数字的取值规则,不确定度只取一个有效数字根据有效数字的取值规则,测量结果有效数字的末位要与不确定度末位取齐测量结果的报道:待测固体花岗岩的密度为:2.6930。01()2.63(.1)(gc-)评价:查表知花岗岩密度公认值为2。(c-3)至2。(gc-3),本实验结果刚好在此范围,说明本次实验较准确。2、用静力称衡法测液体密度m1待测物在空气中的质量m2待测物在水中称衡的质量m3待测物在液体中称衡的质量,水-当时水温度下水的密度,天平的仪=天平感量0。05g,温度计的仪=仪

9、器分度值11(g)m1(g)m2(g)m2(g)(g)m3(g)T水(gc-3)82。70。052。0。02。00。532。010.9950计算:甘=水(m1-m)/(1m)此密度是按当时水的温度查书中水的密度表得到的 =0。955(8。78-44。1)(8。752。19)。(gcm-3)不确定度:因为本实验所有数据都是单次测量,所以只算B类不确定()=U(m)=UB=0.03根据有效数字的取值规则,不确定度只取一个有效数字根据有效数字的取值规则,测量结果有效数字的末位要与不确定度末位取齐测量结果的报道:甘油的密度为:甘油=1.258002(gm-)=1258(0。2%)(gcm3)评价:查表

10、得时,甘油密度甘=。21(gcm-)(1.261。28)/0.0=1。93,测量值与公认值十分接近,结果可取。3、用比重瓶法测量液体的密度。设空比重瓶的质量为m1,充满密度为液待液体时的质量为2,充满和该液体同温度的蒸馏水时的质量为m,比重瓶在该温度下容积为,则天平的仪=天平感量=005,空瓶质量m(g)m1(g)充满液体时的质量为m(g)2()充满蒸馏水时的质量为m3(g)3()7.80。051.000。01.250.5计算:由于当时水温相同,所以水的密度与上表查得相同甘=水(m)/(3-m1)=0.99505(14。2-7。8)(13。007.0)=。24(g-)不确定度:因为本实验所有数

11、据都是单次测量,所以只算B类不确定U(m)=U(m)=B=03g根据有效数字的取值规则,不确定度只取一个有效数字根据有效数字的取值规则,测量结果有效数字的末位要与不确定度末位取齐测量结果的报道:甘油的密度为:甘油=1。4002(gcm3)=.24(12)(gcm-3)评价:(。21。2)0。0=。3 所以结果可取实验感想:写出自己实验时所获得的启示或掌握的知识。注意:写实验报告必须用专用的A4实验报告纸,不能用其他形式的作业本信纸方格纸等,并且一定要写上班别、学号、组别、实验题目、实验日期等内容。并且要与预习报告装订在一起交实验报告评分标准名称日期姓名学号填写完全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

12、容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讨论观点正确原理图原理公式必要文字数据正确数据计算正确不确定计算正确5分5分5分0分10分10分5分10分15分15分10分实验报告扣分标准未用直尺画表格单位未写未写物理量名称未写学号有效数字错误数据明显错误作图未用铅笔扣5分扣5分扣5分扣分扣分扣10分扣5分注意事项:实验预习报告上的实验仪器只需写上标题、画出记录表格,到实验室才把要填内容对着仪器记录好。不能在来实验室前把所使用的仪器名称及型号规格提前写好,如提前写的扣分,打印的预习报告或实验报告都不能打印出老师发下资料的提示注意事项的内容,如有则扣0分,预习报告或实验报告无需画仪器的图片及相片,如果是打印的有仪器的图片及相片扣10分,实验步骤上只需要写出实验的内容标题即可,无需写太详细的操作细节内容,如果把老师提供的资料的详细操作细节不加修改的抄到预习报告或实验报告的,扣分,如果同学们需要把老师发下去的仪器相片、注意事项提示和操作的细节内容打印出来看的话,则应另存再打印,而且几个人合着使用一份即可,每个实验全班约打印六、七份左右,然后互相传递着看是非常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