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总结分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334949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暴露总结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职业暴露总结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职业暴露总结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暴露总结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暴露总结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职业暴露监测结果的总结、分析1. 监测对象:全院各科室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岗位工作人员。2. 监测时间:2016年7月1日-12月30日。3. 监测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各科室工作人员2016年7月1日-12月30日期间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4. 监测结果全年共监测到职业暴露10例,其中医生1例,护士 9例,护 士占整个暴露人群的90%占大多数。暴露方式中7例为针刺伤, 占所有暴露方式的70%暴露源主要为乙肝、丙肝、梅毒,分别 为1例,2例,3例,均为血源性传播性疾病暴露,构成比各占 10% 20% 30% (以上数据具体见表 1,2,3。)表1 2010年1-12月职业暴露人员构成比

2、(%)职业人数构成比医生110%护士990%合计10100%表2 2010年1-12月职业暴露暴露方式构成比暴露方人数构成比针刺伤770%刀割伤110%表皮擦伤110%皮肤黏膜暴110%合计33100%表3 2012年1-9月职业暴露暴露源构成比暴露源人数构成比丙肝220%乙肝110%梅毒330%其他440%合计10100%5.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是一线的年轻护理工作者,存在资历浅,学历低、职称低,从事临床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技术不 熟练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线护士工作任务繁重,在超负荷状态 中工作,身心疲劳,加上接触锐器的机会多,职业暴露防范意识 欠缺,对职业暴露的危

3、害性认识不足,缺乏防范意识,自我防护 意识淡漠,工作时粗心大意,均会造成职业暴露的发生。另外, 部分人不重视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 不参加医院组织的医院感染 防治知识及职业防护及暴露后紧急处理的培训,在诊疗、护理活动中不按安全操作规程规程进行。 输液完毕后拔除输液针头, 针 头无处固定,处于游离状态,在回收处置分离针头过程中碰撞, 造成针刺伤;在分离针头时,针头与输液管、胶布粘在一起,造 成分离困难,直接用手去分离,存在不稳定因素,容易导致针刺 伤。或者使用不合格锐器盒,锐器盒的盒口过小,护士将针头用 力推进盒内的过程中不小心被刺伤。有些工作人员获知患者患有 传染性疾病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及焦

4、虑心理,担心为患者治 疗时会遭受传染, 因此越发紧张慌乱, 而导致操作不稳造成职业 暴露。6. 防范措施加强职业安全教育,针对医务人员的状况和需求,针对不同 岗位不同职业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实施培训, 将职业安全培训 纳入医院基础培训课程中及新调入、实习生岗前培训的必备课 程。使其掌握正确的职业防护技能和避免职业暴露的技巧, 自觉 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减少意外损伤的发生。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医务人员在日常诊 疗、护理活动中常规执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流程,禁止对使用 后的一次性针头回套针帽, 被患者的血液、 体液污染后立即洗手 并手消毒,摘除一次性手套后认真洗手,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职业暴露后进行正确的处理后应立即上报院感科, 并填写“职 业暴露登记表”,院感科签字后进行相应的化验检查及对症处理, 院感科定期进行跟踪随访。总体而言,护士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职业群体,比其他岗 位的人员更易遭受职业暴露, 应引起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 护士 遭受职业暴露后的上报率较高。 其他人群对职业暴露上报的流程 不熟悉、 或者无上报意识可能是本次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这表 明我科需要加强全体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 从源头上减少职 业暴露的发生率,真正保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