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赏教育外部奖赏会降低内在学习动机杨玲李少玫如何激励学生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33369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奖赏教育外部奖赏会降低内在学习动机杨玲李少玫如何激励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奖赏教育外部奖赏会降低内在学习动机杨玲李少玫如何激励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奖赏教育外部奖赏会降低内在学习动机杨玲李少玫如何激励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奖赏教育外部奖赏会降低内在学习动机杨玲李少玫如何激励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奖赏教育外部奖赏会降低内在学习动机杨玲李少玫如何激励学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奖赏教育”:外部奖赏会降低内在学习动机杨玲李少玫如何激励学生投入学习活动?这是每个教师、家长都十分关心的话题。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这次考试进步了,奖励你一台手机”,“这件事做的真棒,给你一朵大红花”,老师和家长常常会用一些奖励来鼓励孩子。殊不知,外部奖赏有时也会对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产生消极影响,破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以及坚持性。“奖赏教育”要适当自从“奖赏教育”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后,不少教师认为好学生都是被夸奖出来的,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肆鼓励学生,奖赏学生。奖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或方法,时时被我们所认同与运用。外部奖赏是指我们时常看到的老师和家长用分数、奖品、以及精神上的鼓励等来强化儿童在

2、学习过程中的努力。而内部学习动机是指个体从事活动不是为了获得奖赏或是出于某种外在的压力,而是基于内在好奇心以及寻求挑战、获得理解和掌握的愿望。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解答一组有趣味的智力题,不动脑筋则难以回答。德西把被试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无奖励组,同时在不同的教室进行。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进入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结果发现,无奖励组

3、的学生比实验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这说明实验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得兴趣。实验证明当一个人由于内在动机而参加某项活动,结果又因此受到了外来的奖赏,最后,奖赏又被撤消,那么驱动个体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就会削弱。这就是所谓得“德西效应”。莱珀的研究也产生了同样的结果。幼儿本来对绘画活动很感兴趣,但是当向幼儿允诺如果他们画画就可以得到奖赏时,这些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却降低了,具体表现为在自由活动时间内,从事绘画活动的时间减少了。这些研究结果还发现只要运用奖赏策略,个体就会发展出一种工作心态,做那些他们能以最小的努力带来最大的奖赏的事,而不是尽可

4、能地做好工作以创造高质量的产品。如果可以选择,他们会选择能够带给他们最大奖赏的任务,而不是能够提供更多挑战与机会以发展知识或技能的任务。“原因所在点”变化,产生认知不协调为什么外部奖赏会降低内在学习动机呢?认知评价理论认为外部奖赏之所以降低了个体的内在学习动机,是因为外部奖赏导致了个体对从事活动的“原因所在点”的知觉发生了由内向外的根本性变化。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个体会产生内因性知觉,即认为行为源于一种内在的需要,是为了得到内在的满意感。当得到外部奖赏时,个体会对从事活动的原因进行重新评价,由于外部奖赏令个体产生被控制的感觉,降低了自我决定感,对“原因所在点”的知觉从内部向外部发生了转变,因

5、而降低了个体的内在动机,具体表现为在没有奖赏的自由活动时间内花较少的时间从事活动。认知评价理论认为任何奖赏都具有两面性:“控制”的方面和“关于个体的效能信息”方面。两方面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其对内在动机的作用。如果控制方面是更稳定的,就会损害内在动机;如果信息方面是更加稳定的,将会保持或增强内在动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得到奖赏而工作时,他们比较可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受外部激励的。给人们奖赏让他们从事喜欢的工作,为他们解释参与活动提供了过多的理由,令个体产生认知失调。为了减少认知上的失调,个体就会改变某些认知,即将原来认为自己从事活动是由于兴趣的内在动机所致,变为从事活动是为了得到奖赏,从而

6、达到认知的协调。当不再有奖赏的伴随时,人们就失去了从事工作的合理理由(外部动机),为减少失调,人们就改变行为,用较少的时间从事活动或干脆不再从事这项活动,表现为内在动机的降低。合理运用外部奖赏,增加内在学习动机近些年来一些教育心理学家也注意到了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越来越强调以“了解和理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的价值。他们指出,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让学生对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不是让他们为各种外来的奖励所左右。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全面的认识奖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既看到奖赏的积极效应,也要对奖赏的消极效应有充分的认识,在实施奖赏和激励方案的时候要有意识地避免消极效应的发生。因而在实施外部奖赏时要

7、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淡化奖赏的外部控制作用如果奖赏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奖赏物,则会使奖赏成为外部控制手段,反而抑制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任务完成之后提供没有声明过的奖赏,这时奖赏可被看作是欣赏的表达而不是许诺诱因的兑现。如果事先声明,提供奖赏不仅是为参与活动而且是为达成特定目标,那么也可能产生想要的效果。2、与学生实际努力相一致由于每个学生的内在兴趣各不相同,对外部奖赏的期待也不同,因此教师还需要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学习任务作为奖赏,而对于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则需提供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加以勉励。尤其是对于困难学生,所给的奖赏应使他们感到自己无愧于接受这种奖

8、赏。如果对他们解决了一些过于容易的任务而大大地奖赏,不会提高他们的自信,恰恰会增加他们的自卑,因为这样常会被同学认为是无能的标志。3、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精神奖励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而物质奖励最好是象征性的,不足以使学生将其作为奋斗的唯一目标。学习困难学生常常受人轻视或批评,社会评价较低。因此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奖励莫过于是别人的称赞和肯定。他们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微笑等社会性强化而不是物质强化。4、让学生明确外部奖赏的价值务必让学生理解是什么具体的行为受到赞扬,不要笼统地说“你真出色!”“你真棒!”等,而是说清楚,比如“你的字很工整”“你听讲很认真”“你回答问题很积极”等。含糊不清的奖赏,有可能误导学生。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外部奖赏的价值,努力使学生将外部奖赏视为对自己努力和成就的肯定,而不是自己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教师“贿赂”他们手段。外部奖赏是一把“双刃剑”,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或采用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值得重视的不是能否使用外部奖赏激励学生的问题,而是如何正确使用外部奖赏使之引起、保持甚至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