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师常被问到的88个问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333155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财师常被问到的88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理财师常被问到的88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理财师常被问到的88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理财师常被问到的88个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理财师常被问到的88个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财师常被问到的88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财师常被问到的88个问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财师常被拷问的88大问题揭秘理财师lisa几乎在大盘每蹦上一千点时都会收到类似的邮件,在最近的一 次,也就是10月中旬A股正式走过6000点时,lisa收到的这封来自客户的信显 得格外经典,并且这封言辞并茂的邮件在凌晨两点被送出,可见当事人思虑久矣, 钱经摘抄如下:Sa:早!今天白天的时候听同事说股市已经到6000点了,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自己 的股票已经赚了几个涨停。我插了一句话说我已经在八月份的时候把所有股票卖掉了,当时就被同事们嘲 笑,呜呜,少赚了 1000点。本来我以为5000点已经是最高点了,当时跟你讨论 的时候还斩钉截铁的要“锁定收益”,看来又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我现在又有点 想重整

2、旗鼓入市了,现在还是进场的时机吗?我有点犹豫,不过你还是先给我推 荐几只股票好吗?还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前天你邮件提醒我的基金科讯要封转开了,分红 是.还有,我不得不要抱怨一下,这不是针对你个人的,但帮我管理基金的同志 为什么总是选到那么烂的基金,本来上个月还在第三名的,现在怎么又落后了, 还没有我隔壁大姐的手气好,她全是靠自己翻翻报纸买基金,今年以来已经翻倍 了,但我定投的那部分为什么50%还不到?要不我也自己随便买点好了,能体现 一下专业人士的技能吗?祝安张晓白(化名)特别是在今年,每个人几乎都能体会张晓白的愤懑,“那个该死的理财经理, 给我推荐了一支基金,爬得比蜗牛还慢,我一赌气把蜗牛给

3、卖掉之后,居然又变 成兔子了,涨得比谁都猛。我怎么这么倒霉!”但从lisa的角度看,理财师在中 国几乎是一份科普加挨骂的差事。她每天必须回答十多个类似的问题,并且要做 出不伤害客户感情的解释,比如,为什么张晓白每月投入5000的基金没有隔壁 大姐一次性投资上涨得快呢?比如,你上次给我推荐的股票为什么还没有动静, 不如换几只新的吧?比如,封转开我应该赎回还是继续持有?等等。在理财观突 然苏醒的2007年,中国人从来没有这么疑惑过,投资、理财以及钱,是时候认 真思考了。“本着让双方省时省力的精神”,钱经收集了理财师最常被拷问的88个 问题一一事实上,理财师被问到的问题绝不止这个数,我们在给出答案的

4、同时也 花了 80%的时间跑题,来探索问题的本身,也就是,你为什么会问这些问题(或 者,你为什么不问这些问题)。张晓白为什么在五千点的时候绝然出局,而在6000 点的时候又变的犹豫不决了呢?我们总是游离于两种对立的态度,对钱的漠视和 无比尊重,前者让我们像职业赌徒那样把500美元仅仅只看成是一个蓝色的筹 码,而后者则在我们对待些许亏损上显得神经质。如果下文88个问题中有那么 一个恰好正中你下怀,也许你能得到正确答案之外的启发。最需要花时间解释的10个大问题这十个问题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场景:理财论坛、专家演讲的QA时间、理财 咨询的寒暄部分每一位负责任的理财师都不得不严正以待、不厌其烦的回答 问题

5、本身的来龙去脉。但我们必须明白,问题一经烙上“典型性”的标示,则代 表了不止你一个人这么问,并且,几乎每个人都存在误区。第一个问题:最近有什么新东西可做?真人出镜,这个问题经常以以下几种问法存在。甲:我现在大部分钱都在基金上,现在刚有一笔奖金,你再给我推荐只别的 吧?乙:听说现在港股不错,难道你不认为我应该买点吗?丙:QDII基金抢疯了!还会出什么新的吗?丁:打新股越来越难了,不如去香港打新股?解答:求新的精神本来不是坏事,但是,到了金融产品的选择时,就应 该更加小心些了。要看具体的投资方向,而不是盲目求新。让我们来剖析一下求新者的心态:很多时候,新生事物总是很难在开始的时候为公众熟知,同时伴

6、随着很多不 确定性而被少数有冒险偏好的人去追逐,投资者甚至不够了解这个金融产品就需 要下决定是否参与投资。在今天,火热的中国股市,凸显的基金赚钱效应让大批个人投资者尝到了甜 头。但是,保守的说,70%的基金投资者对基金不够了解,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获 得与熟知基金的专业人士同等甚至更多的收益。有如一个玩笑:只有潮水退去的 时候,才知道谁没穿裤子。同时收益更加助长了投资者的自信心。他们开始以为 自己无所不知,在多次与投资者的交流中,清晰能够充分感受这一点。当贪婪压 倒了恐惧,深入了解金融产品就显的更不重要了。投资者形成个人的操作习惯和 对金融产品的个人认识:例如追逐新发基金并在获得一定收益后卖出接着

7、寻找另 一个新发。或者去买短期(3个月到半年)业绩突出的基金,频繁的买卖和“调 整”,也有人买入数支或者数十支基金并以为可以分散风险。并且全部这些习惯 都被投资者互相交流和传播一句谎话说一万次就成了真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也有着他们未能尽到的责任。在 5年前,我们的金融产品还很少。被抢购的是国债,甚至半年前我们还能看见排 队买国债的大爷大妈们。3, 4年前,人民币理财在市场不景气和储蓄利率最低 的时候推出,也被人疯抢。买理财也需要排队,不买就没了。长长的协议我猜很 少有人从头到尾认真看完。但是,早买早受益已经被人当成了习惯,可怕的习惯 啊。今天基金也是,不再象3, 4年前那

8、样需要我们努力去讲解,只要给个理由 投资者就拿钱出来买。我们来回顾一下:在以上所有的购买产品的过程中,购买的过程永远是快速 的。没有时间让投资者学习和认知。匆忙的交易和到今天为止从来没有让投资者 失望过的收益,膨胀了他们的贪婪,也给他们养成了一个习惯:有了新产品别问, 先去买了,新产品出来都会先赚钱。第一个储蓄的人,第一个买股票的人,第一 个买国债,第一个买理财产品的人,第一个买基金的人,第一个买黄金的人 都赚到了。于是,我们的QDII也火暴了一把。推出的三个QDII的基金都卖出 了惊人的数字。可是这么多的投资者谁可以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呢?这个基金与投资国内的基金有什么区别?风险和收益大约是什

9、么样?当前国际市场的动态,哪个地区的市场比较活跃,哪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正在复苏?我听到比较多的回答:这个应该好啊,能投资国外,那收益会更高草率的决定在一切都是好的时候,是不会有问题的。但是一旦有了风险,或 者未能达到投资者的预期时,一般都会被扣上:“这个产品不好”的帽子,被遗 弃。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都是错的,也没有人有这个义务,直到理财顾问出现。 没有人告诉客户:机会永远不会被错过。只有人在说:这个不买,就没了。投资如同在战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打一场有准备的战斗和一场黑 夜间疲惫的遭遇战,获胜的机会是不一样的。投资如同战争。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有人在投资前问过自己投资 的目的和

10、目标没?有没计划自己用什么样的投入和代价去收获什么?给每个投资者:不是每次幸运女神都站在你的肩膀上的。但是你需要能够去 打赢每一场仗。理财师不是幸运女神,但能够做一个军师。时事揭秘:新的qdii基金好吗?如果说A股基金是一个篮子的话,那么QDII基金则是两个以上的篮子,风 险更小,但收益却未必能让内地投资者完全满意。时事揭秘:为什么理财师不轻易推荐新基金?一个没有被战场磨砺过的新兵,他敢轻易推荐吗?时事揭秘:现在投资港股好不好?建议投资人留意股市可能的修正风险,但长期来看,香港今明二年实质GDP 可维持4.5%成长,首推和中国相关企业、地产以及内需消费型股票。第二个问题:我有十万,买什么好?一

11、位理财师曾经在厕所被隔壁公司的老总问及这个问题,为了避免事后挨 骂,她花了 27分钟解说以引导“厕友”进行正确的决策,并告诉她这绝非“推 荐几只股票、几只基金能解决的”。看上去很滑稽,一个简单的问题能让两个身 价不菲的职业人在不那么雅观的环境里热烈讨论。甲:我有十万(一万、五万、二十万等等),买什么好?乙:我最近有笔钱,你说买点什么?丙:听说基金挺火,我刚好有点钱,买哪支?丁:给我推荐只股票,我最近要大举入市。无论被演绎成哪个版本,问题本身都显得过于草率,像漫画中的人物一样, 去看病而不告诉医生详情只求解药。在回答之前,理财师会问你至少三个问题。解答:首先问问你自己:十万占你资产多少?如果是全

12、部,stop !傻子才把老本和盘托出,十万你多长时间不用?如果你打算下个月用这十万结婚,可别冒险激进,变 化诡谲的市场可能会让你的新娘子神伤万一亏损,你很可能必须放弃施华洛 世奇的水晶皇冠而选择地摊上一块二的货色。你受得了 10%的亏损吗?或者更多?在投资中,风险与报酬成正比,风险越大,报酬可能越高一一这是一个投资 常识,但人们在投资的时候往往忘记这个常识。许多投资者虽然知道,但是停留 在表面上,对其中所蕴含的投资内涵不曾进行深入思考,对于不同市场的风险没 有深入了解,对于如何通过承担某种风险来获取相应的报酬,也无理性的认识, 投资往往失败。因此,投资者在投资前,一定要计算好风险报酬线。所谓风

13、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所谓报酬,就是投资者投资某种金融产品获某个项 目时所获得的报酬。如投资国债时获取利息,投资股票时获得股息等。投资国债、 基金、股票等产品面临的风险不同,获取的报酬往往也不一样。因此,投资者在 投资某种金融产品时,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所能承担的风险与投资的目标一一预期 的报酬,也就是要搞清楚风险一一报酬线定的多高才是合适的。一般来说,在投资领域,投资者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即风险厌恶者、风险 中性者、风险爱好者。对第一种人来说,投资理性表现为:如果不存在超额收益 和风险溢价,他是不愿意投资于有风险的证券的;第二种人则只是按照期望收益 率来决定是否进行风险投资,风险的高低与风险中

14、性者无关;而第三种人,则把 风险的乐趣考虑在了自身效用中,所谓玩的就是心跳。大部分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尽管他们的风险厌恶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对 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投资理性就表现为:收益能增加自身效用,而风险会减少 效用,多承担一分风险,就需要多一分收益来补偿,风险和收益要保持一定的平 衡关系。投资者在对与自己所能承担的风险有所了解后,还需要了解的是某种金融产 品所隐含的风险是多大,然后,进行资产的全面配置,其中常见的有:投资工具 组合、投资时间组合、投资比例组合。投资工具组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组合方式。也是我们许多人所说的组合。投 资者不是把所有的资金全部用于一种投资工具,比如不是全部用来炒股

15、票,而是 股票、债券、保险等许多投资方向同时进行,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风险。投资时间的组合,主要是从资金的流动性角度来考虑的。所谓流动性,就是 指金融资产变现的能力。在所有的金融资产中,现金的流动性是最强的。而相比 之下,股票、债券、定期存款、黄金、房地产等金融资产,虽然说同样代表这一 定的资产价值,而且还有许多优点,比如避免通货膨胀、收益稳定等。这些资金 一旦投入,就不容易变现。当你缺钱时,就不是随时能够变成现金。投资比例的组合是指资金在各种金融工具之间的分配情况。这也主要取决于 投资者对资金的流动性、收益性和对风险的个人喜好程度。第三个问题:每次都同时出现的问题,应不应该卖掉?以及“现在买什

16、么”。解答:说到这个问题,其实大家的潜台词是问:市场未来行情怎么样?现在什么产 品最好?我们下面举股票市场的例子来讨论这个问题:其实证券市场的变化,很难讲清楚,因为没有规律。在美国曾做过一次试验, 把人分两组,一组是股票专家,懂得什么曲线、阶段等,另一组是家中养猩猩的, 分别给他们一笔钱去炒股。养猩猩的这一组,把各个上市公司的名字写成纸条, 贴在墙上,让猩猩去掷标,猩猩不认识字,掷中那个买那个。经过三年试验,两 边赚到手的钱不相伯仲,专家和猩猩的本领不相上下。为什么会这样?只能做这 样的解释,作中长线问题不大,肯定赚,因为经济在发展,企业效益在提高。作 短期运作,专家这组赚得适中,而赚得最多的是猩猩,赔得最多的也是猩猩,要 碰运气,变化很大。经济学中把股市叫做非零和游戏,他和四个人打麻将不一样。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