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临汾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抽测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330872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临汾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抽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临汾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抽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临汾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抽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临汾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抽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临汾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抽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临汾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抽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临汾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抽测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临汾市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质量抽测题(含答案) 命题人 秦 梦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开始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共 18分 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 肖像 通宵 哮喘 海啸B、 俨然 衍变 梦魇 奄奄C、两讫 两栖 两歧 两起D、讥诮 翘首 憔悴 愀然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是非 文过饰非 佳丽 变本加厉B、原型 原形毕露 正经 正襟危坐C、艰苦 坚苦卓绝 长谈 老生

2、常谈D、奇谈 夸夸奇谈 题名 金榜提名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B、 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C、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的做法,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举世瞩目的成就。D、 外交部长李肇星26日下午就日方非法扣留中国公民事件和台湾问题与日本外相川口顺子通电话,重申了中国对钓鱼岛问题的原则立场和严正要求。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3、B、 “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他们的自行车,快快活活的玩一阵好了。”C、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变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变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五月的大明湖,华天丽日,殿阁巍峨,泛舟湖上,水光潋滟,岸柳阴郁,秀色可餐。B、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C、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D、 美

4、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5、 下列语句得体的一句是( )A、 关于鲁迅研究的论文已寄出,请予以斧正,学生感激万分。B、 您荣幸的被邀请为我校文学社的顾问,敬请如约。C、 你中学时代的绘画作品,至今还惠存在我家。D、 下午三点请您在舍下恭候,我一定前往请教。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7-10题。 近视与阅读的复杂关系 近视是一种颇为神秘的现象,科学家们还不能确切地说出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关的遗传学研究表明,在近视比较严重的家庭里,近视确实能够遗传,可是谁都搞不清楚内在的原因。最近,美国眼科医生道格拉斯弗雷德里克又重新提出丹麦眼科医生恩斯特戈德史密

5、特早在1990年就提出的理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戈德史密特医生对近视问题作过全面的研究。他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芬兰北部的拉普人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还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的纯朴环境中。他们捕鱼狩猎,只有在织补渔网和吃鱼的时候才会近距离地看某个物体,眼睛不需要经常地调节焦距,因而不易疲劳。那时候,芬兰北部的近视率只有1%。后来,拉普人的孩子开始读书写字,到1982年的时候,这一地区的近视率已经上升到12%。这就是戈德史密特医生最早提出的“阅读使人近视”的理论依据。 现在,弗雷德里克医生再次提出这种看法。他在英国医学杂志周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说:“有关的新数据表明,小时候的视觉经历,眼睛所

6、承受的负担,影响一个人眼睛的生长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 很多戴眼镜的近视患者都说,在他们小的时候,父母是不让他们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或者行驶的汽车上读书的,也不让他们把书拿得太近,可是他们照样得了近视。他认为长时间的阅读和由此引起的视网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视。 像在他之前的许多医生一样,弗雷德里克医生的结论也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原本视力很好的土著居民,在接受现代文明教育之后逐渐开始近视。而且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也有关系。譬如律师、记者、医生和经常使用显微镜工作的人就比农民更容易近视。 但是,这个理论也有不能让人信服之处:既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容易近视,既然近视与眼睛的调节有

7、关,该怎么解释在花同样多的时间看电视、读报纸和玩电脑的人群中,有的人近视了,而有的人却没有呢? 当然,近视还和遗传有关。有专家认为单卵双生儿比同卵双生儿更容易近视,而且父母眼球的折射疾患比较容易遗传给孩子。如果父母近视,即使他们的孩子年龄尚小,还未出现近视,可是比起那些父母不近视的孩子,他们的眼球已经被拉长了。 实际上,在生命孕育的最初阶段,一切就已经注定了。几乎在母亲怀胎不到三个月的时候,胎儿的眼睛就已经完成了它的生长过程。在这个发育阶段里,感染、早产或不正常的光线等因素都有可能使胎儿的眼球纵轴过度拉长,从而埋下隐患。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治疗近视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或许将来近视患

8、者不必再戴眼镜或是做手术,只需吞几粒药片,就能治好。(选自2002年7月29日参考消息) 7对文中有关戈德史密特和弗雷德里克两人观点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戈德史密特先提出“阅读使人近视”的观点,弗雷德里克发展了这一观点,进一步指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B戈德史密特只是以他所观察到的一些事实为根据提出观点,弗雷德里克提出观点时,既立足于事实,又有理论分析。 C弗雷德里克认为,小时候的视觉经历、眼睛所承受的负担和眼睛的注视方式影响一个人眼睛的生长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因而他指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D弗雷德里克不仅指出长时间的阅读和由此引起的视网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视,而且指出近视还和

9、遗传有关。 8对第5自然段中“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也有关系”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近视的患病率相应提高,近视的程度也相应加重。 B人们受教育水平提高后,更懂得保护视力,因而近视的患病率相应降低,近视程度也相应减轻。 C人们受教育水平提高后,阅读时间更长,近视的患病率相应增高,但他们眼睛近视了能积极治疗,近视的程度未必加重。 D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人而异,不宜作机械的判定。 9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的理论并不能解释花同样多的时间看电视、读报纸和玩电脑的人群中,有的人近视、有

10、的却不近视的原因。 B导致近视的因素有:过早阅读,遗传,怀孕的母亲感染、早产或受到不正常的光线照射等。 C造成近视的确切原因、近视能够遗传的内在原因、治疗近视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都是有待科学家研究解决的课题。 D治疗近视眼的前景可以乐观,将来近视患者通过服药就能治好,不必再戴眼镜或做手术。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近视患者中绝大多数与父母近视有关。 B长时间阅读和写作的学者、编辑、律师等人鼻梁上架眼镜的居多。C重视用眼卫生对预防近视有作用,只要这样做的人就不容易近视。 D科学家至今尚不能说明造成近视的确切原因,因而近视能够遗传的说法只能是部分地符合实际。第卷(非选择

11、题 共120分)三、文言文阅读(共 16 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寻之津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 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1)。岂图取百金

12、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 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注:(1)执圭:春秋时楚国设置的爵位名,它是楚国的最高爵位。 1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乃渡之千寻之津( ) (2)为子取饷,子何嫌哉( ) (3)价直百金( ) (4)赐粟五万石,爵执圭( )12、下列句中的代词,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2分)A求之树

13、下,不见 之(子胥)B如是至再 是(歌而呼之)C此吾前君之剑 此(前君之剑)D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 其(渔父) 13、下列句中“相”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1分)A价直百金,以此相答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C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D富贵莫相忘也14、写一句包含“相”字的文言句子,要求其含义与本题的完全不同( 2分 )答:1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译文:(2)何用姓字为? 译文:16、用一句话概括渔父的品行。(2分) 四、阅读与理解(共30 分)(一)(12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 1719题 冬夜 艾 芜冬天,一个冰寒的晚上。在寂寞的马路旁边

14、,疏枝交横的树下,候着最后一辆搭客汽车的,只我一人。虽然不远的墙边,也蹲有一团黑影,但他却是伸手讨钱的。马路两旁,远远近近都立着灯窗明灿的别墅,向暗蓝的天空静静地微笑着。在马路上是冷冰冰的,还刮着一阵阵猛厉的风。留在枝头的一两片枯叶,也不时发出破碎的哭声。 那蹲着的黑影,接了我的一枚铜板,就高兴地站起来向我搭话,一面抱怨着天气:“真冷呀,再没有比这里更冷了!先生,你说是不是?” 看见他并不是个讨厌的老头子,便也高兴地说道:“乡下怕更要冷些吧?” “不,不,”他接着咳嗽起来,要吐出的话,塞在喉管里了。 我说:“为什么?你看见一下霜,乡下的房屋和田野,便在早上白了起来,街上却一点也看不见”。 他捶了几下胸口之后,兴奋地接着说道:“是的,是的,乡下冷,你往人家门前的稻草堆上一钻就暖了哪这街上,哼,鬼地方!还有那些山里呵,比乡下更冷哩,咳,那才好哪!火烧一大堆,大大小小一家人,嫌热呀!” 接着他便说到壮年之日,在南方那些山中冬夜走路的事情。一个人的漂泊生活,我是喜欢打听的,同时车又没有驰来,便怂恿他说了下去,他说晚上在那些山里,只要你是一个正派的人,就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