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329975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八纲证候间的关系)1. 风邪致病的临床表现有A.身重而痛B皮肤瘙痒C .疲乏无力小吉D .肢体麻木2. 下列除哪项外,均可见于风淫证候A.发热恶风B皮肤瘙痒C. 半身不遂D. 四肢抽搐E. 咳嗽BD C细目六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主要可归纳为证候相兼、证候错杂、证 候转化、证候真假四个方面。要点一 证候相兼、错杂与转化 (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 为寒证、实证转虚 )的概念 (一)证候相兼的概念 广义的证候相兼,指各种证候的相兼存在。本处所指为狭义 的证候相兼,即在疾病某一阶段,其病位无论是在表、在 里,但病情性质上没有寒与热、虚与实等相反的证候存在。 临床常

2、见的八纲相兼证候有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 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等,其临床表现一般是 有关纲领证候的相加。如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 脉浮紧等,为表实寒证 :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颧 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里虚热证。所谓表虚,主要是 指卫表(阳)不固证(偏于虚寒),然而以往常将表证有汗出 者,称之为“表虚”,表证无汗者,称之为 “表实”,其实表证 的有无汗出,只是在外邪的作用下,毛窍的闭与未闭,是邪 正相争的不同反应,毛窍未闭、肌表疏松而有汗出,不等于 疾病的本质属虚。(二)证候错杂的概念证候错杂指疾病某 -阶段,不仅表现为病位的表里同时受 病,而且呈现寒、热、虚、

3、实性质相反的证候。八纲中表里 寒热虚实的错杂关系,可以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 实夹杂,临床辨证应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证候间的错杂关系 有四种情况:第一类是表里同病而寒热虚实性质并无矛盾, 如表里实寒证;第二类是表里同病,寒热性质相同,但虚实 性质相反的证候,如表实寒里虚寒证 ;第三类是表里同病, 虚实性质相同,但寒热性质相反的证候,如表实寒里实热 证,即“寒包火”证;第四类是表里同病,而寒与热、虚与实的 性质均相反的证候,临床上除可有表实寒里虚热证外,其余 组合则极少见到。(三)证候转化的概念 证候转化指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其病位、病性,或邪 正盛衰的状态发生变化,由一种证候转化为对立

4、的另一种证 候。证候的转化包括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1.表里出入表里出人是指病情表与里的相互转化,或病情由表人里而转 化为里证,或病邪由里出表而有出路。 -般而言,这种病位 上的变化,由表人里多提示病情转重,由里出表多预示病情 减轻。掌握病势的表里出人变化,对于预测疾病的发展与转 归,及时改变治法,及时截断、扭转病势,或因势利导,均 具有重要意义。(1)由表入里指证候由表证转化为里证,即表证人里。表明病情由浅人 深,病势发展。(2)由里出表指在里的病邪有向外透达所表现的证候。表明邪有出路,病 情有向愈的趋势。2. 寒热转化指疾病的寒热性质发生相反的转变。寒证化热示阳气旺盛, 热证转寒示

5、阳气衰惫。(1)寒证化热 指原为寒证,后出现热证,而寒证随之消失。寒证化热常见 于外感寒邪未及时发散,而机体阳气偏盛,阳热内郁到一定 程度,寒邪化热,形成热证 ;或是寒湿之邪郁遏,而机体阳 气不衰,由寒而化热 ;或因使用温燥之品太过,亦可使寒证 转化为热证。如寒湿痹病,初为关节冷痛、重着、麻木,病 程日久,或过服温燥药物,而变成患处红肿灼痛 ;哮病因寒 引发,痰白稀薄,久之见舌红苔黄,痰黄而稠 ;痰湿凝聚的 阴疽冷疮,其形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以后转为红肿热痛而 成脓等,均属寒证转化为热证。(2)热证转寒指原为热证,后出现寒证,而热证随之消失。常见于邪热毒 气严重的情况之下,或因失治、误治,以致

6、邪气过盛,耗伤 正气,正不胜邪,机能衰败,阳气耗散,故而转为虚寒证, 出现亡阳的证候。如疫毒痢初期,高热烦渴,舌红脉数,泻 利不止,若急骤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或病程日 久,而表现出畏冷肢凉,面白舌淡,皆是由热证转化为寒 证。虚实转化指疾病的虚实性质发生相反的转变。提示邪与 正之间的盛衰关系出现了本质性变化。实证转虚为疾病的一 般规律;虚证转实常常是证候的虚实夹杂。所谓实证转虚, 指原先表现为实证,后来表现为虚证。提示病情发展。邪正 斗争的趋势,或是正气胜邪而向愈,或是正不胜邪而迁延。 故病情日久,或失治误治,正气伤而不足以御邪,皆可形成 实证转化为虚证。如本为咳嗽吐痰、息粗而喘、苔腻

7、脉滑, 之见气短而嘴、声低懒言、而白、舌谈、脉弱 :成初期见高 热、口渴、汗多、脉洪数,后期见神疲嗜睡、食少、咽干、 舌嫩红无苔、脉细数等,的是邪虽去而正已伤,由实证转化 为虚证。要点二 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 )的鉴别要点某些疾病在病情的危重阶段,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本质相反 的“假象”,掩盖着病情的真象。所谓 “真”,是指与疾病内在 本质相符的证候所谓 “假”,是指疾病表现出某些不符合常规 认识的假象,即与病理本质所反映的常规证候不相应的某些 表现。证候真假的内容主要包括寒热真假与虚实真假。其鉴 别主要指真寒假热与真热假寒的鉴别以及真虚假实与真实假 虚的鉴别。(一)寒热真假的概念当病情

8、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一些与其寒、 热本质相反的“假象”症状或体征,即所谓真热假寒、真寒假 热。1.真热假寒指内有真热而外见某些假寒的 “热极似寒 证候。其临床表现 有四肢凉甚至厥冷,神识昏沉,面色紫暗,脉沉迟。身热, 胸腹灼热,口鼻气灼,口臭息粗,口渴引饮,小便短黄,舌 红苔黄而干,脉有力。由于邪热内盛,阳气郁闭于内而不能 布达于外,故可表现出四肢凉甚至厥冷、脉沉迟等类似阴证 的假寒现象;邪热内闭,气血不畅,故见神识昏沉、面色紫 暗;热邪内蕴,伤津耗液,故见身热、胸腹灼热、口鼻气 灼、口臭息粗、口渴引饮、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有 力等实热证的表现。真热假寒证常有热深厥亦深的特

9、点,故 可称作热极肢厥证,古代亦有称阳盛格阴证者。2.真寒假热 指内有真寒而外见某些假热的 “寒极似热 ”证候。其临床表现 有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被,触之胸腹无灼热、下肢厥冷 ;面 色浮红如妆,非满面通红 ;神志躁扰不宁,疲乏无力 ;口渴但 不欲饮;咽痛而不红肿 ;脉浮大或数,按之无力 ;便秘而便质不 燥,或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舌淡,苔白。由于 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游于上、格越于外,故可 表现为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莜,面色浮红如妆,躁扰不宁, 口渴咽痛,脉浮大或数等领似阳热证的表现。但因其本质为 阳气虚衰,肢体失其湿照,水液不得输布、气化,故触之胸 腹必然无灼热,且下肢厥冷

10、,口渴而不欲饮,咽部不红肿, 面色亦不会满面通红,并见疲乏无力,小便清长,或尿少而 浮肿,便质不燥,甚至下利清谷,脉按之无力,舌淡,苔白 等里虚寒的证候,故可知其所现 “热”症为假象。真寒假热实 际是阳虚阴盛而阳气浮越,故又称虚阳浮越证,古代亦有称 阴盛格阳证、戴阳证者。(二)寒热真假的鉴别要点辨别寒热证候的真假,应以表现于内部、中心的症状为准、 为真,肢末、外部的症状是现象,可能为假象,故胸腹的冷 热是辨别寒热真假的关键,胸腹灼热者为热证,胸腹部冷而 不灼热者为寒证。对于寒热真假的辨别,温疫论 .论阳证 似阴指出:“捷要辨法,凡阳证似阴,外寒而内必热,故小 便血赤;凡阴证似阳者,格阳之证也,

11、上 (外)热下(内)寒,故 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为据,以此推之,万不失一。 ”确 为经验之谈。(三)虚实真假的概念 虚证与实证,都有真假疑似的情况。内经知要所谓 “至 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就是指证候的虚实真假。1.真实假虚指本质为实证,反见某些虚赢现象的证候。其临床表现可有 神情默默,倦怠懒言,身体羸瘦,脉象沉细等表现。但虽默 默不语却语时声高气粗;虽倦怠乏力却动之觉舒 ;肢体贏瘦而 腹部硬满拒按;脉沉细而按之有力。由于热结肠胃、痰食壅 积、湿热内蕴、瘀血停蓄等,邪气大积大聚,以致经脉阻 滞,气血不能畅达,因而表现出神情默默、倦怠懒言、身体 羸瘦、脉象沉细等类似虚证的假象。但病变的本质

12、属实,故 虽默默不语却语时声高气粗,虽倦怠乏力却动之觉舒,虽肢 体羸瘦而腹部硬满拒按,脉虽沉细却按之有力。因此顾氏 医镜云:“聚积在中,按之则痛,色红气粗,脉来有力,实 也;甚则默默不欲语,肢体不欲动,或眩晕昏花,或泄泻不 实,是大实有赢状。 ”2.真虚假实指本质为虚证,反见某些盛实现象的证候。其临床表现可有 腹部胀满,呼吸喘促,或二便闭涩,脉数等表现。但腹虽胀 满而有时缓解,或触之腹内无肿块而喜按 ;虽喘促但气短息 弱;虽大便闭塞而腹部不甚硬满 ;虽小便不利但无舌红口渴等 症。并有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淡白,脉虚弱,舌淡胖嫩等 症。多为脏腑虚衰,气血不足,运化无力,气机不畅,故可 出现腹部胀满

13、、呼吸喘促、二便闭塞等类似实证的假象。但 其本质属虚,故腹部胀满而有时缓解,或内无肿块而喜按, 可知并非实邪内积,而是脾虚不运所致 ;喘促而气短息弱, 可知并非邪气壅滞、肺失宣降,而是肺肾气虚、摄纳无权之 故;大便闭塞而腹部不甚硬满,系阳气失其温运之能而腑气 不行的表现;阳气亏虚而不能气化水液,或肾关开合不利, 可表现为小便不通;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淡白,脉虚弱, 舌淡胖嫩,更是正气亏虚的本质表现。因此顾氏医镜 云:“心下痞痛,按之则止,色悴声短,脉来无力,虚也 ;甚则 胀极而不得食,气不舒,便不利,是至虚有盛候。 ”(四)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虚实真假的辨别,关键在于脉象的有力无力、有神无神,其 中尤以沉取之象为真谛 ;其次是舌质的嫩胖与苍老,言语呼 吸的高亢粗壮与低怯微弱 ;病人体质状况、病之新久、治疗 经过等,也是辨析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