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使你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325107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何使你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何使你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何使你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何使你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何使你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何使你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何使你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何使你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 一株花,好的枝干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没有绿叶与鲜花的装点,枝干再美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同理,一篇作文,好的立意与好的结构当然很重要,但如果没有精美的语言来美化它,那么,再高明的立意与结构也无济于事。精美的语言就是作文的绿叶与鲜花,精美的语言就是作文的精神与灵魂,它能使你的作文发出令人耀眼的光彩。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提炼我们的作文语言水平呢? 一是要运用修辞。运用修辞的语言是经过刻意加工、美化了的个性语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言,精美的语言总是少不了修辞。绝妙、恰当的修辞就如宝塔上的宝石,能使语言发出夺目的光彩。精美的修辞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多更好更深更新的体验与感受,是打动

2、读者内心的美妙乐曲。如在2005年全国高者语文卷(三)的满分作文菊花?烈酒有这么一句: 甜美的回忆像一壶烈酒,一腔热气在心底慢慢扩散,让你觉得温馨,让你觉得豪情。 作者把回忆比作烈酒,把自己对回忆的体验比作喝烈酒的感觉,这个比喻新颖、形象、把无形无味的回忆化成有形有味有色的可感事物,给读者一种新鲜的体验与感受,充满了灵气与才气。 二是句式要灵活多变。这里所讲的句式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短句与长句的交换使用。如在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福建卷的满分作文谁是英雄有这样一段: 谁是英雄?四季轮回,春秋变幻,那些宗庙祠堂里的文官武将,失却了当年的文质彬彬或威严勇猛。 这段话,前面是短句后面是长句,短句

3、与长句参差错落,使人朗读起来流畅有加,音韵十足,意味更浓。二是指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设问句、否定句、比喻句等各种类型的句式综合使用,各展魅力。如在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三)的满分作文筛出砂的筛子有这么一段: 并非每一个春天的日子都是百花盛开、阳光灿烂,并非每一个季节都适合播种或收获,也并非每一处风景都值得我们的留恋,有的风景美的太苍凉,何必留恋太多, 沉 迷太久? 这段话有比喻句式、有排比句式、有否定句式、有反问句式,几种句式综合起来给读者一种比较轻松、愉悦、跳跃和谐的感受,朗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气势,并且令人沉思再三。其效果不是一般的陈述句所可比的。 三是语言要有思想性。作文的语言有

4、没有力度与深度,关键在于其思想性的高低。好的作文语言总能给人一些启示、一些经验、一些哲理,其所表现的就是作者为人处世的认识与经验,也是作者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表现。如在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三)的满分作文那些需要忘却的有这样一段: 人生就是忘记与铭记所演的一场戏。当我们学会辨别那些无价值的灰尘碎砾与有价值的黄金财富时,我们才开始真正体会忘记与铭记的真正含义。 这段话是作者对忘记与铭记的个人体验与感受,它能给人一种启示、一种思考、一种向导,其思想是深刻的,也是很有借鉴价值的,因而它能触动到读者的心灵深处。 四是语言要有辨证色彩。好的语言不单单是表达某个人的某种体验与感觉,还要能给读者一种比较全面

5、的、深刻的、广泛的认识和理解,而不是一已之偏见或个人情绪的倾诉,要给读者能够比较清楚、理智地认识事物,给人一种正确导向的意识。如在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二)的满分作文位置与价值有这么一段: 位置之于价值,也是一把双刃剑,高的位置可以让我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却也会使我们“高处不胜寒”、“浮云遮望眼”;一方面高位能使人们如鱼得水,才华尽展,另一方面,它也会让人心存自满,不思进取。 这段话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高价置有利和不利的原因,展示给读者的是一种比较成熟、科学、合理、全面的认识和见解,其不偏不激的辨证观点,是比较全面、系统、广泛而富有参考与借鉴作用的。 五是语言要有文化底蕴。所谓的

6、文化底蕴就是指语言中运用一些名言名句,或是运用一些典故,或是仿用、化用一些名言句子,其所表达的意思更有意味,更有深度,更容易打动、感染读者,其所表现的是作者文化沉淀之功底的深厚与浅簿问题。如在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三)的满分作文逝者如斯,当忘则忘当记则记有这么一段: 太白忘却人生假丑恶,直挂云帆驶向人生的彼岸;东坡铭记人间真善美,大江东去流向人生最辉煌的汪洋。人之一生,当忘则忘,当记则记,只有这样,才能坦诚、执着。 “直挂云帆驶向人生的彼岸”是活用了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一句,而“大江东去流向人生最辉煌的汪洋”则是活用了苏东坡念好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

7、”这一句。这段话因有这两个典故,因有了这两句话而显得底蕴饱满,魅力十足。 六是语言要有时代意义。作文不单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还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与时代使命感,这样的作文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得到更多的读者的认可与赞同,才能显出与众不同的价值与意义。如在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三)的满分作文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有这么一段: 中国始终努力和日本建立友好的关系,日本接受了贸易往来,心中却始终对中国抱有敌意,本该铭记历史的日本人,却一直对过去缄口不言,甚至有国家之首去参拜靖国神社,他们一直扮演失忆者抑或编撰者,徒手篡改历史。 这段话紧紧扣住了当前中日外交矛盾的历史问题而展开论述,是十分具有时代

8、意识的,这种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很能激起人们的共鸣和认可。 七语言要有个性体验。精美的语言不是固定的一种结构与形式,也不是大众化的表达意识,而是富于个性化的。单调的、千篇一律的表达方式与表达意识只能让读者觉得呆板与沉闷,只有那些富有个性体验与个性表达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触动到读者的心灵底处。如在200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的满分作文张扬与内敛有这么两段话: 内敛,是寒冷时妈妈送来的一衣温暖,是酷热时爸爸送来的一阵凉意,是口渴时的一壶清凉,是下雨时的一句叮咛。 张扬,是欢快时的大声歌唱,是悲伤时的放肆呼喊,是欢聚时的载歌载舞,是离别时追着火车跑的背影。 这两段话,作者对内敛与弘扬的理解与体验是独特而新鲜的

9、,是具体而形象的,是作者本人对生活经验的独特表达,所以它能引起读者极大的心灵震撼。 八是语言要有精神内涵。作文要真实地表现生活,所以美的丑的都可以写,但是我们人类总是要向前发展的,生活也总是要继续的,所以,我们要在作文当中给人们更多的表现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多给人们一些希望,多给人们一些启示,多给人们一些精神的鞭策与激励,让人们的精神内涵得到不断的提高和锤炼,以便他们更好地迈向美好的明天。如在2005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的满分作文夕阳残柱有一段关于圆明园的议论: 能烧的全烧了,烧掉了皇帝的穷奢极欲,烧掉了国人的麻木和蒙昧,烧掉了夜郎自大的梦想,烧掉了一代人的苟且,但是,烧不掉的是那挺立的石柱,烧不

10、掉的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一个民族的志气、一个民族对祖国的热爱! 这段话能使人们沉思、反省,能够使人们在不断的反省与自责中学会该如何去爱国,它能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一定的净化和提炼,从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内涵,激起人们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好的语言是一篇作文成功的关键要素,大家只有在不断的积累、提炼,并且按照一定的方法练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美感语文教学新的突破口 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不得不承认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课愈来愈得不到学生的喜欢了,特别是在一些普通中学或是一些山区中学。学生的具体表现就是学语文的兴趣不高,上课不那么投入,课后不主动复习,认为学不学语文都无所谓。许许

11、多多的学生都几乎精力和兴趣转到数理化等科目了。总之,学生学语文的热情已大不如从前了,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导致这种后果的因素有许多,而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就是我们升学率的大拼比,逼得我们的语文教师把一篇篇原本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有声有色的趣味无穷的文章肢解成一条条枯燥无味的考试题目灌输给学生,把本应教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语文课教得七零八落、教得索然无味、教得面目全非,有的甚至已经没有一点儿语文的情趣与味道了。这,怎能不让学生厌烦?!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基本功夫不扎实,教学艺术不高超,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投入不够等因素造成的。 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12、制度的问题不是我们这些教师能左右的事情,唯一的方法就是从我们自身抓起,多找一些方法来拯救自己,否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与磨难。我想,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也讲究一些美学的问题,大家都来探讨一些语文课的美感问题,尽可能把我们的语文课教得更加生动一些,更有乐趣一些,更有美感一些,是为美感语文。 那么,什么是美感语文呢?笔者私下认为,所谓的美感语文,就是探讨、研究语文课的美学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美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在体验、感悟语文美感的同时,学到他们应该学到的知识。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不把所谓的语文知识强加给学生,就是不把语文知识都化成太多太多的语文习题猛灌给学生,就是不把

13、学生培养成语文的考试工具,就是不把学生培养成高分低能的庸才,而是让学生在体验语文课美感的同时,既能体验到语文课的独特美感,也能学到许许多多的关于人生的、关于社会的、关于真善美丑恶等等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在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能真真正正地派上用场,而不是高分低能的。总之,就是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时,学会做人,学得知识,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学能致用。那么,美感语文的教学研究应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呢? 一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语文课的音韵美。所谓的音韵美就是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语文课听觉上的美感。比如是苏东坡之词的豪迈激昂之情,比如是柳永之词的缠绵欲绝之情,比如是李清照之词的凄凉孤寂

14、之情,比如是余秋雨之散文的至情至理的阐释与反思总之,我们通过满足学生听觉神经对音韵美感的要求,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最后完成我们的教学目的。我们还要使学生体验不同国度、不同年代、不同阶级、不同层次、不同作者、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情感、不同形式的种种文章的音韵美,尽量满足他们听觉神经对美感的需求,从而使我们的许许多多教学目标在他们体验音韵美的同时得到实现。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听到一篇充满情感充满激情的朗读文章时,我们总是对其印象极深,理解极易,理解也较深,许多东西都不言自明。音韵美的教学研究就是遵循这么一个实用的生活经验的。 二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语文课的塑造美。语文课其中很重要

15、的一个作用就是塑造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怎么去做一个正直的、善良的、勤劳的、诚实的、俭朴的、勇敢的、爱家爱国的社会有用之才。可是要达到这个塑造人的教学目标,并不是枯燥地传教,而是要通过阅读的潜移默化,而是要通过对其人物、事件等等的分析、鉴赏、识别、研究、理解、反思、模仿、对比等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去体验,从而在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认识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爱,什么是恨,让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之中规范、完善自己的行为、语言、心态、思想、态度等等。比如学了水浒传就要教会他们在不同的时代,英雄豪杰有不同的要求和概念:比如学了离骚,通过对主人公屈原的鉴赏分析,就要学会该怎么去爱国,怎么去面对挫折;再比如学了史铁生的地坛,就要学会应该怎么去面对人生,如何去理解母爱总之,要让学生在体验文章的人和事的喜怒哀乐的快感的同时,学会怎么去做一个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的合乎新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三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语文课的认识美。语文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认识世界的工具,但这种认识的方法和途径不是公式化的,而是充满美感和智慧的,而是活跃而多变的,而是复杂与有机的。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心灵感应等各种方法与途径去感受生活,去认识社会,去了解世界,去走向世界,要使他们在活动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