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昭君出塞》的创作特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323553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歌曲《昭君出塞》的创作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艺术歌曲《昭君出塞》的创作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艺术歌曲《昭君出塞》的创作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艺术歌曲《昭君出塞》的创作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艺术歌曲《昭君出塞》的创作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歌曲《昭君出塞》的创作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歌曲《昭君出塞》的创作特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术歌曲昭君出塞的创作特征2012年第四期音乐创作艺术歌曲昭君出塞的创作特征李梦华摘要:昭君出塞)是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内容丰富感人,把历史故事注入现代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独特,在民族调式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合一”,引入民间音调,让人倍感亲切.本文通过对这首艺术歌曲的分析,旨在为我们的音乐创作者,演唱者,弹奏者以及声乐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关键词:昭君出塞;曲式结构;创作特征昭君出塞是刘麟作词,王志信作曲的一部优秀作品.这首歌创作于2002年,由王园园在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首唱并获奖.此曲结构严谨规整,旋律抒情婉转,音区跨越及演唱情绪极富有戏剧性.因此,这是一首颇具难度的女高音作品,要

2、求演唱者要具有较全面的发声技巧及较好的艺术表现力,常被作为声乐学习的考试曲目,以及各类声乐大赛的参赛曲目.昭君出塞作为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其创作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借鉴历史故事,注入新时代精神昭君出塞讲述了西汉传奇女子王昭君的故事.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县)人,后人称她为昭君或昭妃,西汉汉元帝时以良家女被选入宫.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汉朝求和亲,王昭君深明大义,自愿请行远嫁漠北.她聪明贤惠,热爱匈奴人民,对巩固和发展汉匈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故其美名流芳千古,”昭君出塞”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歌曲塑造了王昭君这位以国事为重,具有献身精神,美丽而坚韧的汉

3、代奇女子的光辉形象.歌曲一方面反映了对昭君出塞的颂扬,另一方面表达了人们对结束民族纷争,走向和平安定的期盼,在今天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从整首作品看,作曲家不是在重复和简单地撰写历史,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历史故事的社会含义并进行新的继承,把现代人的新思想,新精神融入其中,从现代人的角度出发,赋予王昭君新的思想内涵.所以歌曲里表现的王昭君不像一些历史资料中描写的那样满怀冤屈,痛哭流涕,而是充分展现她博大胸怀的一面,将王昭君对历史做出贡献的真实面目呈现给人们,使之不再是简单的历史传说.2.完美的曲式结构,与内容高度统一昭君出塞从整体上可划分为ABA带有三部性特点的曲式结构,但作品第二部

4、分包含扩展性的两个并置乐段,因此从整体上也体现出四个乐段的结构特点”起,承,转,合”的布局原则.全曲结构图示如下:再现三部曲式前止III日奏厂且III间奏17464471144446VIVVIVIVId羽雅乐_JD商六声连接句厂_jIIr尾句922227VIVVI作品开始l7小节的前奏用慢起渐快的速度及由弱渐强的力度,将全曲的调式调性和主题音调呈现出来,为乐曲旋律材料的陈述,展开埋下伏笔.第一部分A乐段:分为两个层次.第1层次,包括两个方整型乐句.4小节的a乐句,可分为两个2+2的乐节,音阶上下环绕级进进行的旋律线条,委婉舒缓.B乐句由4+2两个乐节构成,采用休止符,三度小跳,跳音,波音,倚音

5、等下行进行的旋律线条,刻画昭君内心的伤感.第1I层次,旋律拉宽上扬,伴奏织体加厚,力度加强,用四度,八度大跳的宽广旋律线及力度表现昭君身为公主的尊贵大气,自己为和亲而远嫁他乡心中充满的使命感和自豪感.第二乐句d变化重复一次,强调昭君希望匈汉不再有战争的决心.第一,二部分之间的间奏,作者巧妙地运用钢琴刮奏的形式,由慢板转入热烈奔放的快板,进入第二部分B.第二部分也分为两个层次进行描述.第1层次,速度加快重复型的两个4+4方整性乐句,欢快跳跃的旋律展现出蒙古族人民载歌载舞欢迎昭君的场景.经过四小节的间奏,音乐情绪再度发生变化,进入第二部分第1I层次:旋律起音较低,两个乐句由低音到高音逐渐拉开,再次

6、将情绪推向高潮,预示出王昭君虽然对自己家乡的恋恋不舍,但为了民族的和平统一舍身为国的大无畏精神.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的连接句,运用蒙古长调的素材,气息悠长,是一种内心情感的抒发,连续用四个衬词”啊”与起伏的旋律线相结合,扩展出四个”啊”乐句,具有”启,承,转,合”的作用.?114?李梦华艺术歌曲<昭君出塞>的创作特征第三部分A乐段变化重复第一乐段第1I层次的旋律素材,将原来的旋律拉长,拉宽,并以第三人称的语气激情地唱出“古来都说昭君怨,谁知红颜为江山”.长达7小节的尾句展现出全曲的最高音,使作品在高潮中结束,但听众仍沉醉其中,回味无穷,瞬间对王昭君的所为充满深深的敬意.3.运用中

7、国民族调式,交融西方和声技法昭君出塞采用我国民族调式写成,调式,调性在整体布局上具有统一的原则,全曲以d为主音,以d羽雅乐为主调式,并采用同主音转调手法保持调式,调性的简练,凝结性.作品第一部分在F宫系统的d羽雅乐调式上陈述;第二部分转到近关系C宫系统的D商六声(加清角)调式上将音乐做进一步展开;变化再现的第三部分又回到主调d羽调式.全曲调式调性在宏观上呈现出”起开合”的对称性特征.全曲调式调性布局图示:Ad羽雅乐调式BD商六声调式Ad羽雅乐调式作曲家将西方的和声技法与具有中国民族调式相结合,用丰富的音响色彩展现画面,并通过画面的组合来推动音乐的展开与流动,完美巧妙地塑造音乐形象.例如,作品开

8、始的前奏部分,九拍长音的左手重低音和弦采用附加四度音的和弦叠置,配以右手雅乐音阶的沧桑旋律,营造出一幅空旷的大漠景色.并且用和弦的震音演奏与音阶快速的演奏模拟古代战场的琵琶拨弦声,惟妙惟肖,附加四度音的和弦叠置与民族调式音阶的运用极具我国民族特色.另外,作曲家在安排乐句的终止式时,则借鉴了西方作曲技法中的和声功能性终止.比如,在作品第一部分上下两个乐句的终止都采用了VI的结束方式,在第二部分的两个乐段也使用同样的终止式,使作品在展开的过程中依然能保持调式,调性及段落句子的归属感,加强作品在音乐材料上的整体统一性.4.引用民族音调素材,使词曲完美结合昭君出塞的旋律是根据河套民歌的音调为基本素材创

9、作而成,既饱满有力,响亮宽广,又流畅婉柔,曲折细腻,具有鲜明的戏剧特征,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地域色彩.歌曲第二句”昭君琵琶马上弹”,使用了休止,顿音,波音,倚音等音乐表现手段,十分形象地刻画了昭君离家远嫁的缠绵伤感.根据内容情感表达的需要,在基本曲调的基础上加装饰音,丰富音色的表现,展示唱腔的意境,使得声情并茂,词曲相谐.第二部分第1I层次的”黎民得平安”乐句,作曲家采用了重复歌词的手段仍无法完全展现昭君澎湃的激情,于是在扩展的四个”啊”乐句中使用了变化音bB,与前后的音分别形成了小二度和小三度,词曲缠绵,音调委婉,增添了悲壮与哀怨,把情绪推向高潮,从而使词曲达到了完美结合.在该作品中,作曲

10、家经常采用重复歌词的手法强调词意,渲染气氛,起到加强终止的效果.而且作品的三个部分又都是通过变换人称来深化主题,开头以第一人称的自述来刻画人物复杂细腻的内心世界,而结尾却又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来抒发感慨,使得整首歌曲刚柔相济,雄浑劲美,让人回味无穷.5.巧妙的钢琴伴奏,凸显音画契合该作品的钢琴伴奏在整个歌曲中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它不仅烘托情境和气氛,作曲家在编配时将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部分巧妙地融合为一个整体,达到音乐与画面感的完美契合.例如,第一部分歌曲旋律开始处,作曲家用XXXXXXX的伴奏音型形象地描绘出昭君乘马车远嫁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及离去的场景.再如,第二部分第1层次,钢琴伴奏音型xxX0

11、XXX热烈奔放,与欢快跳跃的旋律相结合,展现出蒙古族人民载歌载舞欢迎昭君的场景.作品第三部分,虽然此处的旋律是变化重复第一乐段第H层次的旋律素材,但为了达到情感的进一步抒发和宣泄,作曲家将钢琴伴奏织体加厚加强,将原来分解和弦织体增厚为加入八度音程的柱式和弦,丰满厚重的音响效果将全曲推向最高潮.综上所述,这首声乐作品在内容上不但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而且把现代人的新思想,新精神融入其中,从现代人的角度出发,赋予作品新的文化内涵:在创作手法上让完美的曲式结构,与内容高度统一;运用中国民族调式,交融西方和声技法:引用民族音调素材,使词曲完美结合;设计巧妙的钢琴伴奏,凸显音画契合.因此,分析这部作品的创作特征,对今后音乐的创新与发展,对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声乐艺术教育丛书(曲库编委会.中国艺术歌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2冯志莲.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新收获.人民音乐.2002.4.【3】李海鸥.艺术歌曲中的永恒经典J.音乐创作.2008.1.李梦华(1972一),女,菏泽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