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323067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远铭记的温暖藤野先生精读引领课教学设计永吉十中 刘艳慧【教材解读】本文是八上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名作,回忆了作者和藤野先生在日本交往的美好时光,藤野先生那治学严谨、正直热情、认真负责、没有民族偏见的宝贵品质给作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因此带领学生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体会他高尚的灵魂,是本文的一个重点。学好了这篇课文,学生对其它的写人记事类的文章阅读起来就感到分外的轻松,对概括人物事例品析人物性格的体型信手拈来,所以讲好本文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了解到来自不同国籍的两个伟大的人物。【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2、程,如何找到本文三者之间交流的主题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本着这个理念,我把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作为本课的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从而体会到师生之间浓浓的真情。【学情分析】初二第一学期的中学生心情浮躁,学习不踏实,玩性疯狂,叛逆性强,个性张扬。特别是我班学生,审题不认真,做题粗心大意,对于通过慨括事件分析人物形象的题型自认为会了,但是考试的时候漏洞百出;还有一部分同学脑袋当中根本没有思路,乱答一通。而这个题型是中学生必会的基础知识,因此让学生牢

3、固扎实地掌握这个题型成为了当务之急。【教学策略】新课标说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因此,主要采取多媒体创设情境,自主合作探究以及独立思考的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既能调动学生的感受,理解课文,走进人物,又能让学生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学会合作,学会在共处中求知。【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送增田涉君归国鲁迅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这段似水年华就是鲁迅在日本和藤野先生相处的美好时光,那么是什么让作者刻骨铭心永生难忘呢?因为藤野先生就像一颗永不坠

4、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二、 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2、通过品读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之间浓浓的深情。三、探究任务一:朝花夕拾,解读人物(检测目标一)快速阅读课文1123段鲁迅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内容,思考: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通过这几件事表现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提示:1、说清楚相关段落范围。 2、尽量用原文词语概括,每件事不超过5个字。 3、反映品质的词语要类型丰富。要求:独立思考3分钟后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3分钟后展示。资料链接:2007年9月25

5、日上午,从藤野先生故乡运来的他的铜像被安放在了北京鲁迅博物馆。藤野先生终于踏上了有千千万万爱戴者的国度。希望运来的不只是他的铜像,他的认真精神也能运来,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比较:“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和原文比较,说话的意思没有发生变化,但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品词“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把句中的“敬重”换成“迷信”、“相信”,好不好,为什么?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鲁迅选集,曾经来问鲁迅先生选些什么文章好。先生回答:“一切随意,唯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鲁迅为什么对藤野先生如此难忘?资料链接鲁迅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

6、国力正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日本报纸就公然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此,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因此,鲁迅便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歧视。他走在东京的大街上,常遭受少年的辱骂。例:“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先生,您批改讲义的行为,让我感受到了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品质。仿:三、 探究任务二:旧事重提,品读人物

7、(检测目标一)季节的流年里,时光如水而过,探访岁月,您的一言一行彰显着人格魅力,一举一动演绎着恩施风采。请同学们阅读第二册主题丛书中的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如是我人华老师,你在哪儿?三篇文章,思考:通过这件事,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6分钟)四、 探究任务三:昨日重现,深悟师情(检测目标二)像太阳一般温暖,如春风一般和煦,似清泉一般甘甜。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那份关爱曾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这就是( )的光荣事业。【布置作业】写作:吾师二三事【板书】思维导图【教学反思】优点:1、 导入新颖,创设情境。本节课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一首诗导入,

8、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进行了艺术熏陶,创设了一种文化的氛围。这首诗与本文的内容息息相关,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课所学的内容,衔接紧密,浑然天成。2、 化零为整,一课一得。本课作为一篇重点的名篇,知识点很多,篇幅也较长,如果面面俱到,知识就很零散,学生认识不到重点,因此我只集中讲读了13-22段的内容,把通过概括人物事件反映性格品质作为本课的重点,思路清晰,让学生心中有数,学有所得。3、 借助资料,加深理解。引用藤野先生的铜像坐落鲁迅博物馆的资料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要有认真的精神;引用征询鲁迅选文章的话过渡到总结本文的内容;引用背景介绍让学生理解鲁迅难忘藤野先生的原因。总之,通过引用资料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使讲课更轻松,使课堂变得更厚重。不足:1、 预习不够,拓展不好。学生对主题丛书中拓展的三篇文章阅读的不熟,批注不够详细,导致了在课堂上汇报的不够踊跃,事件寻找的不全,挖掘的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表面,很肤浅,没有真正地解读文本。2、 不能学以致用,课堂和练笔脱节分离。学完本课布置的练笔吾师二三事学生写得效果不好,根本不把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应用上,又回到了原来应付的状态,交上来的作文质量不高,让人大失所望。整改:1、 加强预习,老师要做到跟踪检查,不能放手完全相信学生,好的预习是上好课的关键因素。2、 作文不满意就要重新写,把方法再强调一遍,直到写满意为止,要落实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