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6《辛弃疾词两首》毛泽东与苏轼辛弃疾豪放的不同之处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322441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2.6《辛弃疾词两首》毛泽东与苏轼辛弃疾豪放的不同之处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 2.6《辛弃疾词两首》毛泽东与苏轼辛弃疾豪放的不同之处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2.6《辛弃疾词两首》毛泽东与苏轼辛弃疾豪放的不同之处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2.6《辛弃疾词两首》毛泽东与苏轼辛弃疾豪放的不同之处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与苏轼辛弃疾豪放的不同之处一、研究方向:毛泽东与苏轼辛弃疾豪放的不同之处二、小组成员:管欣容 尹媛 徐佳熠 潘弘扬三、研究范围:七古咏蛙 沁园春长沙 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念奴娇昆仑 菩萨蛮黄鹤楼 长征七律 贺新郎?别友四、研究内容:毛泽东是一位推翻旧世界、创建新中国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代英雄。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从来都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不屑于一寸一地之得失,他输得起也赢得起。他胸怀世界的抱负是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的,他读过世界上众多英雄的传记并以此激励自己的壮志。七古咏蛙一九一O年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从小就有大情怀,16岁离开家乡

2、到东山高等小学堂去读书。当别人还在关注吃喝享用时,毛泽东已经将目光投注到人民的痛苦、民族的危急、祖国的前途上,咏蛙一诗,毛泽东将小青蛙放大,赋予它山中王虎的气质,借小青蛙表达“万里江山我为主”的宏伟志向。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秉性,是别人学不来的,难怪毛泽东的老师都夸他:似君身优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沁园春长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创作的第一首豪放风格的词,是最早体现毛泽东大气磅礴的伟人风采之作。当诗人独自面对自然世界的时候,更感到天地的空阔、辽远,他要扣问苍穹,谁是世界的主宰?“在北伐以前,军阀统治,中国的命运究竟由哪一个阶级做主?”对于这个问题,诗人的心

3、中自有信心十足的答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豪迈特性,不以自已一人力量之小而气馁的坚定的斗争意志。全词气势宏大,标志着毛泽东豪放词风的形成。菩萨蛮黄鹤楼“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诗人坚信革命定会走出低谷,迎来胜利,心情由沉郁转向豪迈。一个“逐”字不但生动地写出了浪花的滚滚催进,而且隐喻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革命高潮。含蓄不尽,耐人寻味。全词气势恢弘,眼界阔大,感情悲壮,词风豪放。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千上万水只等闲”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诗兴豪迈。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和激烈壮阔的战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令他的思绪自由弛骋。“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表现红军对远征毫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两

4、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贺新郎别友“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喻指旧有世界的灭亡,表达自已想要彻底摧毁旧世界的宏大政治抱负和坚强革命决心。摆脱了单纯的离别之情,把革命融合进来,扩大了诗的豪迈。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其气魄之大,笔力之雄,设想之奇,意境之高,也堪称是“横空出世”亘古一见。诗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他不仅评了昆仑的“功罪”,而且

5、要改造它, 变“罪”为“功”。在这里,作者要对昆仑这样气象万千的宇宙奇观讲话,而且如常人相对一般的轻松。纵观全词,作者胸襟之宽广,气魄之宏伟,境界之豁达,愿望之豪迈,有如巍巍昆仑,令人震撼。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这里体现了毛泽东对革命胜利的肯定,他用一条真理来说明一切,让人无从辩驳,此句说的慷慨激昂,豪放尽显。研究结论:提起苏东坡的雄浑豪放,人们自然会想起他的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句高亢的“大江东去”,激起了多少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激起多

6、少怀古思今的幽情逸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么生动地描绘出长江惊心动魄的壮丽景色。“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多么霸气豪情的诗句。历代评论家都评说这首名作代表着苏词意境高远,气垫磅礴,格调雄健,韵致飞扬的美学风貌,这当然是有据而发的。另一豪放派代表辛弃疾,他写的大都是以爱国抗金为主要内容的“壮词”,一首破阵子,集中表现了他为国杀敌的雄心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八百里分靡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沙场秋点兵”,其气势可谓浩盛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其抱负可谓恢弘勇壮了。但

7、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诗人的理想、豪情、壮志,都是注定不能实现的,它所留下的只能是历史的惆怅和悲怆,多数似乎显得消极。它虽有壮志,有壮言,却也无法读来铿锵有力,信心满怀,不具有向历史和命运挑战的强大精神力量,更不用说将这种挑战坚持到底的决心和勇气了。似乎诗人写诗时心中就没有真正坚信过自己的抱负,何况读者品位呢。他们虽也是豪放,但好像缺乏一种对抱负的肯定,对自己的信心。在毛泽东的诗句中我们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不管是刚刚开始的革命,还是征程,诗句中都带有一种常人无法企及的自信和决心,就像已经胜券在握,锁定胜局,永远有对恶势力的不畏惧,不妥协,心中坚信正义一定会打倒邪恶,中国人民一定会赢来自己的春天。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