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32021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一)观察课文配图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二)揭题,解题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

2、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市)人。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一)初读课文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卡:(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 蝉3教师范读。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1)

3、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振振动 樾树荫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 捕捉)用自

4、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三、齐读全诗四、叙说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l熟读全诗。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振 欲 捕 鸣 闭 口 立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1看插图,讲图意。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

5、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1指导读第一句诗。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2指导读第二句诗。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四、背诵全诗五、分析指导字形1比较字形。振晨 蝉弹 忽物 闭闲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所:左边不要写成户。3指导书写。六、总结1朗读全诗。2背诵全诗。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