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316754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 六大报告指出:“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 点,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贯彻到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各项工作 中去”。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 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如此注重民生问题,体现了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坚强决心。这是站 在新的时代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新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面对现实生活中经济成 分和经济利益、

2、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新趋 势,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夯实执政基础,是摆在我 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大课题。一、当前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管子牧民有句名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 逆民心。”这是告诫古代君王要爱民、教民、养民。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虽然群众主体趋于多样化、利益日益多元化,党群关系出现了 一些新情况。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做好群众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做好群众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科学发展 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 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

3、动者为主体,包括1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是 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内含着 群众观,体现着群众观。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 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 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主张发展的成果惠 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回答了发展成果“归谁 所有”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 享,三者的统一构成了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完整内容。树立新时期的 群众观,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在实践中努 力实现三者的统一。2、做好群众工作是建设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政通人 和是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 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了社会不同利益群 体,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会有矛盾。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 变革使各种社会问题也容易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 发展来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通过法制建设来不断提供社 会和谐的法制保障,通过文化建设来不断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 也要通过群众工作来不断协调关系、凝聚人心。改革发展越是处于 关键时期,越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越需要社会稳定,党的群 众工作越是要加强。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下大力气做好 新形势下的群众工

5、作,维护稳定大局,构建和谐氛围,保证改革开 放继续推进。3 、做好群众工作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执政能力的现实要 求。党章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 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2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必须严 格遵循。是心系群众、服务群众,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 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干部 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感情上疏远群众,在思想上害怕群众,在工作上 脱离群众,导致我们党的群众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许多 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民主政治制度不够健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仍

6、然存在,作决策、搞工作脱离群众;工作作风漂浮,效率低下, 推诿扯皮,群众办事难;工作触角萎缩,党群信息阻塞,上情下达 受阻,下情上达不畅;合理调节各阶层利益关系,关心弱势群体, 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还不够大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必 将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扩大党的 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坚持群众路线、加 强群众工作、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极端重要性。二、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努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 的质量和本领,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以人 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2008 年 1 月

7、10 日以来,在中国南方大 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 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 抗灾前线,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亲民爱民形象, 表现出强大的人格魅力,不但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法新社 报道“中国国家主席寒冬下矿井”;星岛日报报道“总理冒险闯 灾区”。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做好民生工作,就是抓住了群众 工作的本质和要害。可以说,能否做好群众工作,也是检验一个党 员、一个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标准。3(一)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感情决定态度, 感情决定行动,感情关乎成败。要做好群众工作、带领群众干事

8、创 业,首先要解决感情问题,没有情为民所系,就不可能做到权为民 所用、利为民所谋。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做群众的贴心人,一方面 要加强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学习郑培民、牛玉儒等同 志先进事迹及其精神实质,从中汲取营养,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切 实解决“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不断洗涤思想 感情上的尘埃。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自觉地深入基层、深入去体 会人民群众的安危疾苦,去感受群众的智慧,在实践中培养加深与 群众的感情。感情深了,就有办法做好群众工作,群众也才会信任 我们。(二)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提高发展群众利益的能力。 发展是 和谐之基,稳定是和谐之首,利益协调是和谐之要。群众工

9、作与发 展群众利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群众工作的目的是带领群众扩大 社会各方面福利,同时也只有通过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 地做群众工作。发展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总根源,对保障和改善民生 至关重要。 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保障和 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经济是基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 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财富,增强财力,为改善民生创造 条件。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在扩大群众就业、提供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理顺利益分配、促进各方面公平等方面下功夫,使 群众成为发展的受益者。三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改革力度的大小, 发展速度的快慢,要以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为参照

10、,超过社会可承受 的程度,就谈不上改革的成功,也就谈不上发展。因此要做到审时 度势,突出重点,审慎决策,并建立相应的补偿和保障机制,兼顾4各方面利益,以利于社会稳定。(三)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畅通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宣传教育 群众。 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发展意识、改革措施与群 众的思想、认识并不总是一致的,目前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不外 乎两种情况,一种是群众利益确实受到损害所致;另一种是由于群 众的误会、不理解所致,前者必须认真纠正,后者就需要做好群众 的宣传教育,使群众的思想认识与正在进行的改革、发展、稳定大 局的要求相适应,形成共识,尽可能扩大相同点和认知程度,缩小 分歧。宣传教育群

11、众, 一要做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坚持“开门决 策”,畅通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通过调研、 座谈、咨询等形式,形成集中民意和民智的长效机制。 二要做好与 群众的双向交流。 无论是决策前、执行中,还是工作实施后,干部 都要把深入了解民情与群众充分表达意愿结合起来,形成双向沟通, 使群众确信自己是社会的主人;同时,要真诚地把决策的主导权和 管理的监督权交给群众,使群众确信决策是自己制定并利于自己的 决策。要善于因势利导,推动群众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运用群众 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清讲透为 什么这样做、应当怎样做;要善于运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和典 型

12、动员和组织群众,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要特别注意教育引导 群众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用发展的要求来思考问题,使广大群 众充分认识到党和政府真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是为老百姓 着想的。(四)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关注细节,善政养民。西方有一句谚 语:“人不会被大山所绊倒,而是被石头所绊倒”。我们的工作遇到5一些困难、干扰和群众的信访问题,常常也不是因为大方向、大目 标有问题,而是由于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或一些细节未引起 足够的关注,或没有认真地对待,如在政策前期调研、政策宣传、 政策把握、群众教育、与群众的沟通、工作的细致程度以及事后的 后续工作不到位等,致使小矛盾转化成了大矛盾,小问题积累

13、成了 大问题。关注细节, 一是要做好调研。 作风扎实、情况清楚,做工作才 能让群众信服,要全面了解工作的时、地、人、前因后果及发展趋 势,做到心中有数、成竹在胸,切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二 是要统筹兼顾。 既要突出群众长远的根本利益,也要兼顾每个个体 眼前的具体利益;既要学会办大事,也要善于办小事;既要建设壮 观靓丽的大街广场,也要建设整洁有序的小街小巷 ,切不可“善小而 不为”。三是要操作到位。注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提高操作技 巧和抓落实的能力,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善作善成,切不可“眼 高手低”。不仅要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还要进 一步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加大为民

14、办实事的投入,落实为民办 实事的责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 群众实现发展的热情激发出来,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 谋发展之策,共创发展大业。在衡量政绩时,不仅要看经济增长和 财政收入,还要看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使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各级 领导干部的头脑中扎根、行动上体现。(五)做好群众工作,必须依法办事。 领导干部虽然有一定的 权力,但是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如不尊重法律、不遵守规则,乱用 权力,群众必定要在法律以外找渠道,社会必定混乱无序、不可能 和谐。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群众工6作也是如此,依法则理正、违法则气短。依法办事,一是要提高法 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法治的观念深入骨髓,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 终;二是要熟悉、把握法律政策,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善于运用法 律手段调整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善于在法制轨道上解决 矛盾问题;三是要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不以牺牲群众的合法 权益为代价搞建设抓发展,当群众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自觉地 予以维护;当群众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时,通过调解、协商等形式 积极予以化解。四是要清正廉洁,“民不畏吾权而畏吾公、民不服我 能而服我廉,公生明、廉生威”,要严格遵守廉洁从政的一系列规定, 不以权谋私侵犯群众利益,不因个人的不廉洁行为影响公共利益, 以获得群众的信任。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