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静安区、青浦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31581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静安区、青浦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年静安区、青浦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年静安区、青浦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年静安区、青浦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年静安区、青浦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静安区、青浦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静安区、青浦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安区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九 年 级 理 化(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3.04化 学 部 分 考生注意:1 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三个大题,共26题。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 C12 O16 Mg24 Cl35.5 Fe56 Ca40六、选择题(本大题含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27在物质的运动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有 A蜡烛融化 B煤气爆炸

2、C烟花燃放 D铜器生锈28可以看作纯净物的是A河湖水 B矿泉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29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 +1 B+3 C+5 D230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读法或写法对应正确的是A3H:3个氢分子 BKSO4:硫酸钾 C氧化铁:FeO DO:氧元素31氢氧化钙是一种建筑材料,它的俗名是A熟石灰 B生石灰 C大理石 D石灰石32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豆浆加入水中 B面粉加入水中 C食盐加入水中 D菜油加入水中33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主要反应:SiO2+2CSi+2CO,其中还原剂是

3、A一氧化碳 B碳 硅 D二氧化硅34雷雨天,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有关氧气和臭氧认识错误的是AO2 和 O3互称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BO2 和 O3的用途不同CO2 和 O3互相转化是化学变化 DO2和O3的物理性质相同35某同学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中肯定有误的是A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并且放热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加热已通入二氧化碳的红色石蕊试液,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紫色36关于单质碳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高

4、温时单质碳跟二氧化碳不能反应 D高温时碳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37有关水分子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水和冰是两种物质B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说明水分子可以再分解C水可以结成冰,说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D发生化学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38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有关甲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C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D甲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439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Na2CO3+H2SO4Na2SO4+H2O+CO2

5、BH2、O2混合气体通过灼热CuO除去H2:H2+CuOCu+H2O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4+H2OD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4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D互为同素异形体物质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具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同素异形体41有关物质保存或使用方法错误的是A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

6、二氧化碳,须密封保存B铵态氮肥要增强肥效,须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C浓盐酸易挥发,须密封保存 D白磷易自燃,须保存在冷水中42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过程中错误的是A配制溶液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B配制需用仪器是: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C过滤时搅拌漏斗中的液体可以加快过滤速度D蒸发滤液时,需用玻璃棒搅拌蒸发皿中的液体43右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下表中所选用的药品及制取的气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选用的药品制取的气体固体液体A大理石稀硫酸二氧化碳B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氧气C大理石稀盐酸二氧化碳D碳

7、酸钠稀硫酸二氧化碳44归纳与反思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下图中蕴含知识归纳错误的是A此反应为H2 + Cl22HCl,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2:71:36.5C生成物易溶于水,所得溶液pH7D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但必须有助燃物质,如Cl245分别把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加入水中,最终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Na2CO3、CaCl2、HClBKNO3、CuCl2、HClCAgNO3、HCl、HNO3 DBa(OH)2、Na2CO3、H2SO446等质量的碳、镁、铁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物质的量之比为A1414 B3614 C741 D2874七填空题(本题含3题,

8、共18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4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按题意用物质的化学式填空:近年来,我国对燃煤烟道气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同时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烟道气主要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硫等,这些气体中,属于光合作用原料的是 (1) ,会造成酸雨的是 (2)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3) 。 防毒面具滤毒罐里盛放一定量活性炭以除去有毒气体,这利用活性炭的 (4) 性。 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 (5) 色。 食醋中约含有3%5%的醋酸(C2H4O2),醋酸由 (6) 种元素组成。6.02102

9、4个C2H4O2分子中含有 (7) mol氧原子。48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和相关实验如下: 步骤实验操作取100g水加入20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再加11.6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再加20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加热至固体完全溶解冷却至20请你回答: 从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 (8) (增大、减小、不变)。 步骤实验操作后均可以得到溶液,其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9) (填:步骤序号,下同),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 (10) ; 步骤冷却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选填字母) (11) A20g B31.6g C51.6g 49电缆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定量的含铜废料

10、。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铜,并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先将含铜废料粉碎,再按如下设计方案处理:查阅资料得知:(1)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 +2H2SO4 +O22CuSO4 +2H2O。(2)硫酸亚铁晶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 ; 蓝色溶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 (13) (填化学式); 该方案中应该加入略过量的铁粉,过量的目的是 (14) ;从固体C中获得纯净的铜,操作()的具体处理方法是 (15) ; 浅绿色溶液B经一系列操作操作()可得硫酸亚铁晶体(FeSO

11、47H2O),该系列操作的顺序为 (16) (用编号a、b、c表示)洗涤干燥。a冷却结晶 b过滤 c加热浓缩 八简答题(本题含3题,共22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50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A B C D E 结合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m. (1) 。 实验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制得氧气。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择发生装置为 (2) (填字母序号),化学方程式为 (3) ;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 (4) 法; 完全反应后共制得0.2 mol 二氧化碳,该大理石

12、中含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5) mol。反应中共消耗200g稀盐酸,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6) 51水煤气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课题组同学为验证水煤气的成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上面信息后回答: 利用上述装置验证水煤气中各成分的依次顺序是 (7) (填气体的化学式); 装置C的目的是 (8) ,装置E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9) ; 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分别是 (10) 、 (11) 。52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记录: 在甲实验过程中,

13、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12) ,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3) ; 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4) ; 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废液成分探究: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讨论交流】 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15) ; 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猜想1:是碳酸钠; 猜想2:是氢氧化钠; 猜想3: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的猜想是: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