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器方案论证.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315542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动器方案论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制动器方案论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制动器方案论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制动器方案论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制动器方案论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动器方案论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动器方案论证.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动鼓设计方案论证参考车型:型 号 : 6376A牌 号 : 五菱之光名 称 : 微型客车生产厂家 : 上汽通用五菱制动器型式: 液压、蹄片式1.1 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 汽车制动器几乎均为机械摩擦式,即利用旋转元件与固定元件两工作表面间的摩擦产生的制动力矩使汽车减速或停车。一般摩擦式制动器按其旋转元件的形状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1.1.1鼓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是最早形式的汽车制动器,当盘式制动器还没有出现前,它已经广泛用干各类汽车上。鼓式制动器又分为内张型鼓式制动器和外束型鼓式制动器两种结构型式。内张型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元件是一对带有圆弧形摩擦蹄片的制动蹄,后者则安装在制动底板上,而制动底板则紧固

2、在前桥的前梁或后桥桥壳半袖套管的凸缘上,其旋转的摩擦元件为制动鼓。车轮制动器的制动鼓均固定在轮鼓上。制动时,利用制动鼓的圆柱内表面与制动蹄摩擦路片的外表面作为一对摩擦表面在制动鼓上产生摩擦力矩,故又称为蹄式制动器。外束型鼓式制动器的固定摩擦元件是带有摩擦片且刚度较小的制动带,其旋转摩擦元件为制动鼓,并利用制动鼓的外因柱表面与制动带摩擦片的内圆弧面作为一对摩擦表面,产生摩擦力矩作用于制动鼓,故又称为带式制动器。在汽车制动系中,带式制动器曾仅用作一些汽车的中央制动器,但现代汽车已很少采用。所以内张型鼓式制动器通常简称为鼓式制动器,通常所说的鼓式制动器就是指这种内张型鼓式结构。鼓式制动器按蹄的类型分

3、为:1.领从蹄式制动器图2-1 领从蹄式制动器如图所示,若图上方的旋向箭头代表汽车前进时制动鼓的旋转方向(制动鼓正向旋转),则蹄1为领蹄,蹄2为从蹄。汽车倒车时制动鼓的旋转方向变为反向旋转,则相应地使领蹄与从蹄也就相互对调了。这种当制动鼓正、反方向旋转时总具有一个领蹄和一个从蹄的内张型鼓式制动器称为领从蹄式制动器。领蹄所受的摩擦力使蹄压得更紧,即摩擦力矩具有“增势”作用,故又称为增势蹄;而从蹄所受的摩擦力使蹄有离开制动鼓的趋势,即摩擦力矩具有“减势”作用,故又称为减势蹄。“增势”作用使领蹄所受的法向反力增大,而“减势”作用使从蹄所受的法向反力减小。对于两蹄的张开力P1=P2=P的领从蹄式制动器

4、结构,两蹄压紧制动鼓的法向力应相等。但当制动鼓旋转并制动时,领蹄由于摩擦力矩的“增势”作用,使其进一步压紧制动鼓而使其所受的法向反力加大;从蹄由于摩擦力矩的“减势”作用而使其所受的法向反力减小。这样,由于两蹄所受的法向反力不相等,不能相互平衡,其差值要由车轮轮毂轴承承受。制动时这种两蹄法向反力不能相互平衡的制动器又称为非平衡式制动器。液压或楔块驱动的领从蹄式制动器均为非平衡式结构,也称为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领从蹄式制动器的效能及稳定性均处于中等水平,但由于其在汽车前进与倒车时的制动性能不变,且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也便于附装驻车制动机构,故这种结构仍广泛用于中、重型载货汽车的前、后轮制动器及轿车

5、的后轮制动器。2. 双领蹄式制动器图2-2 双领从蹄式制动器若在汽车前进时两制动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则称为双领蹄式制动器。显然,当汽车倒车时这种制动器的两制动蹄又都变为从蹄故它又可称为单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如图所示,两制动蹄各用一个单活塞制动轮缸推动,两套制动蹄、制动轮缸等机件在制动底板上是以制动底板中心作对称布置的,因此,两蹄对制动鼓作用的合力恰好相互平衡,故属于平衡式制动器。双领蹄式制动器有高的正向制动效能,但倒车时则变为双从蹄式,使制动效能大降。这种结构常用于中级轿车的前轮制动器,这是因为这类汽车前进制动时,前轴的动轴荷及 附着力大于后轴,而倒车时则相反。采用这种结构型式的前轮制动器与领从

6、蹄式后轮制动器相匹配,则可较容易地获得所希望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并使前、后轮制动器的许多零件有相同的尺寸。它所以不用作后轮制动器,还由于有两个互相成中心对称的制动轮缸,难于附加驻车制动的驱动机构。3. 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图2-3 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当制动鼓正向和反向旋转时,两制动助均为领蹄的制动器则称为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如图所示,其两蹄的两端均为浮式支承,不是支承在支承销上,而是支承在两个活塞制动轮缸的支座上或其他张开装置的支座上。当制动时,油压使两个制动轮缸的两侧活塞或其他张开装置的两侧均向外移动,使两个制动蹄均紧压在制动鼓的内圆柱面上。制动鼓靠摩擦力带动两制动蹄转过一小角度,使两制动蹄

7、的转动方向均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一致;当制动鼓反向旋转时,其过程类同但方向相反。因此,制动鼓在正向、反向旋转时两制动蹄均为领蹄,所以将此类制动器称为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它也属于平衡式制动器。由于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在汽车前进及倒车时的制动性能不变,因此广泛用于中、轻型载货汽车和部分轿车的前、后车轮,但用作后轮制动器时,则需另设中央制动器用于驻车制动。4. 单向增力式制动器图2-4 单向增力式制动器单向增力式制动器如图所示两蹄下端以顶杆相连接,第二制动蹄支承在其上端制动底板上的支承销上。当汽车前进并制动时,第一制动蹄被单活塞的制动轮缸推压到制动鼓的内圆柱面上。随即制动鼓以摩擦力带动第一制动蹄转过一小

8、角度,进而经顶杆推动第二制动蹄也压向制动鼓的内圆柱表面并支承在其上端的支承销上。显然,第一制动蹄为一增势的领蹄,而第二制动蹄则不仅是一个增势领蹄,而且经顶杆传给他的推力Q要比制动轮缸给第一制动蹄的推力P大很多,使第二制动蹄的制动力矩比第一制动蹄的制动力矩大23倍之多。由于制动时两蹄的法向反力不能相互平衡,因此它居于一种非平衡式制动器。单向增力式制动器在汽车前进制动时的制动效能很高,且高于前述的各种制动器,但在倒车制动时,其制动效能却是最低的。因此,它仅用于少数轻、中型货车和轿车上作为前轮制动器。5. 双向增力式制动器图2-5 双向增力式制动器将单向增力式制动器的单活塞式制动轮缸换用双活塞式制动

9、轮缸,其上端的支承销也作为两蹄共用的,则成为双向增力式制动器。对双向增力式制动器来说,不论汽车前进制动或倒退制动,该制动器均为增力式制动器。只是当制动鼓正向旋转时,前制动蹄为第一制动蹄,后制动蹄为第二制动蹄;而反向旋转时,则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正好对调。第一制动蹄是增势领蹄,第二制动蹄不仅是一个增势领蹄,而且经顶杆传给他的推力Q要比制动轮缸给第一蹄或第二蹄的推力P大很多。但制动时作用于第二蹄上端的制动轮缸推力起着减小第二蹄与支承销间压紧力的作用。双向增力式制动器也是非平衡式制动器。双向增力式制动器在大型高速轿车上用的较多,而且常常将其作为行车制动与驻车制动共用的制动器,但行车制动是由液压经制

10、动轮缸产生制动蹄的张开力进行制动,而驻车制动则是用制动操纵手柄通过钢索拉绳及杠杆等机械操纵系统进行操纵。双向增力式制动器也广泛用作汽车的中央制动器,因为驻车制动要求制动器正向、反向的制动效能都很高,而且驻车制动若不用于应急制动时也不会产生高温,故其热衰退问题并不突出。但由于结构问题使它在制动过程中散热和排水性能差,容易导致制动效率下降。因此,在轿车领域上己经逐步退出让位给盘式制动器。但由于成本比较低,仍然在一些经济型车中使用,主要用于制动负荷比较小的后轮和驻车制动。本次设计最终采用的是领从蹄式制动器。1.1.2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按摩擦副中定位原件的结构不同可分为钳盘式和全盘式两大类。(1)钳

11、盘式钳盘式制动器按制动钳的结构型式又可分为定钳盘式制动器、浮钳盘式制动器等。定钳盘式制动器:这种制动器中的制动钳固定不动,制动盘与车轮相联并在制动钳体开口槽中旋转。具有下列优点:除活塞和制动块外无其他滑动件,易于保证制动钳的刚度;结构及制造工艺与一般鼓式制动器相差不多,容易实现从鼓式制动器到盘式制动器的改革;能很好地适应多回路制动系的要求。浮动盘式制动器:这种制动器具有以下优点:仅在盘的内侧有液压缸,故轴向尺寸小,制动器能进一步靠近轮毂;没有跨越制动盘的油道或油管加之液压缸冷却条件好,所以制动液汽化的可能性小;成本低;浮动钳的制动块可兼用于驻车制动。(2)全盘式在全盘式制动器中,摩擦副的旋转元

12、件及固定元件均为圆形盘,制动时各盘摩擦表面全部接触,其作用原理与摩擦式离合器相同。由于这种制动器散热条件较差,其应用远没有浮钳盘式制动器广泛。通过对鼓式、盘式制动器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鼓式制动器与盘式制动器比较均有如下一些突出优点:(1)造价便宜,符合传统设计;(2)它能有效的防止尘埃和锈蚀;(3)制动力大;(4)在兼作驻车制动器时,所附加的手驱动机构比较简单;(5)蹄片工作面积大,耐用程度高。综合以上优点最终确定本次设计采用领从蹄鼓式制动器。1.2制动器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方案1.2.1制动鼓材料的选择制动鼓应具有非常好的刚性和大的热容量,制动时其温升不应超过极限值。制动鼓的材料应与摩擦衬片的

13、材料相匹配,以保证具有高的摩擦系数并使工作表面磨损均匀。中型、重型载货汽车和微型、中型、大型客车多采用灰铸铁HT200或合金铸铁制造的制动鼓。铸铁内鼓筒与铝合金制动鼓本体也是铸到一起的,这种内镶一层珠光体组织的灰铸铁作为工作表面,其耐磨性和散热性都很好,而且减小了质量。制动鼓相对于轮毂的对中,是以直径为d的圆柱表面的配合来定位,并在两者装配紧固后精加工制动鼓内工作表面,以保证两者的轴线重合。两者装配后还需进行动平衡。其许用不平衡度对货车为30Ncm40Ncm。制动鼓壁厚的选取主要是从其刚度和强度方面考虑。壁厚取大些也有利于增大其热容量,但试验表面,壁厚由11mm增至20mm时,摩擦表面的平均最

14、高温度变化并不大。一般铸造制动鼓的壁厚:轿车、微型货车为712mm中、重型载货汽车为13mm18mm。制动鼓在闭口一侧外缘可开小孔,用于检查制动器间隙。1.2.2制动蹄的选择 轿车和微型、轻型载货汽车的制动蹄广泛采用T形型钢碾压或钢板冲压-焊接制成。制动蹄的结构尺寸和断面形状应保证其刚度好,但小型车用钢板制的制动蹄腹板上有时开有一、两条径向槽,使蹄的弯曲刚度小些,以便使制动蹄摩擦衬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接触压力均匀,因而使衬片的磨损较为均匀,并可减少制定时的尖叫声。制动蹄腹板和翼缘的厚度,轿车的约为3mm5mm;货车的约为5mm8mm。摩擦衬片的厚度,轿车多为4.5mm5mm;货车多为8mm以上。衬

15、片可铆接或粘贴在制动蹄上,粘贴的允许其磨损厚度较大,使用寿命增长,但不易更换衬片;铆接的噪声较小。1.2.3 制动底板的选择 制动底板是除制动鼓外制动器各零件的安装基体,应保证各安装零件相互间的正确位置。制动底板承受着制动器工作时的制动反力矩,因此它应有足够的刚度。为此,由钢板冲压成形的制动底板均具有凹凸起伏的形状。重型汽车则采用可锻铸铁KTH370-12的制动底板。刚度不足会使制动力矩减小,踏板行程加大,衬片磨损也不均匀。1.2.4 制动蹄的支承二自由度制动蹄的支承,结构简单,并能使制动蹄相对制动鼓自行定位。为了使具有支承销的一个自由度的制动蹄的工作表面与制动鼓的工作表面同轴心,应使支承位置

16、可调。例如采用偏心支承销或偏心轮。支承销由45号钢制造并高频淬火。其支座为可锻铸铁(KTH370-12)或球墨铸铁(QT400-18)件。青铜偏心轮可保持制动蹄腹板上的支承孔德完好性并防止这些零件的腐蚀磨损。具有长支承销的支承能可靠地保持制动蹄的正确安装位置,避免侧向偏摆。有时在制动底板上附加一压紧装置,使制动蹄中部靠上制动底板,而在轮缸活塞顶块上或在张开机构调整推杆端部开槽制动蹄腹板张开端插入,以保持制动蹄的正确位置。1.2.5 制动轮缸制动轮缸为液压制动系采用的活塞式制动蹄张开机构,其结构简单,在车轮制动器中布置方便。轮缸的缸体由灰铸铁HT250制成。其缸筒为通孔,需镗磨。活塞铝合金制造。活塞外端压有钢制的开槽顶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