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与孔孟哲学.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31305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庄与孔孟哲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老庄与孔孟哲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老庄与孔孟哲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老庄与孔孟哲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老庄与孔孟哲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庄与孔孟哲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庄与孔孟哲学.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庄与孔孟哲学 就哲学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而言,中国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从子学到玄学为第一阶段,从佛学到理学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主题是人心、人性的天道。本文的主旨就是以这些问题为主要线索,探讨老庄孔孟哲学的思想底蕴及其相互贯通表面上,儒道对立,势若水火,实质上,它们不但同根同源,而且相互贯通。本文所遵循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三:一是实事求是,因其固然,以求索各家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思路;二是把各派哲学分为人生观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并注重其人生观的差异性和方法论的相通性;三是以建立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和致思方式为依据,把哲学划分为生命主义和认知主义两大类,并以此把握各个哲学体系的本质特征人心有两

2、基本层面,一日生命之心,是心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的那一部分(略相当于英语中的heart);二日认知之心,是心对事物的认识的那一部分(略相当于英语中的brain)。以这两者为出发点和致思方式而建立的哲学分别为生命主义(如孟庄)和认知主义(如墨荀)。春秋以前的文化是一种列国文化,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夏商以前,尽管华夏族的文化发展较快,并得到了一定的传播,但总的说来当时中国境内的各族文化还是相对独立发展的。此为独立发展期。西周时期,随着分封制的实行和华夏族对夷人的殖民统治,华夏文化便比较迅速地向周围其他民族进行传播和渗透。此为殖民渗透期,春秋时期随着列国混战、大国兼并,各种类型的文化相互交汇、相互融合,

3、列国文化进入交汇融合期。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和发源于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是当时两种最强壮、发展水平最高的文化,它们完全具备孕育大哲学家的文化条件,所以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分别产生于这两个地区并非偶然。中国哲学建立的学术思想背景主要有三:一是天命鬼神观念。它产生于原始社会,西周时期有重要发展。首先是命运之命的出现,其次是认为人事对它有反作用,并开始怀疑它,周公更提出“敬德”的观点,这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出现。二是阴阳观念。它的产生也很早,易经一书集中反映了这种观念,它是一种相当完备的辩证法思想。阴阳这对概念的出现是较晚的事情,但至迟在西周时人们就开始动用这对概念了。三是礼的观念。“礼”字

4、本指礼器,其后兼指礼仪,其后兼指政治、行为规范。礼的观念出现于原始社会。周礼形成后,逐渐取代了天命鬼神的主导地位,成为一种强劲的人文主义思潮和时代精神。认识人心、探索生命的意义、消除异化现象以维护主体性,是春秋时期学术思想界所面临的主要课题。老子:形上学的确立与心性的发现(1)老子哲学的逻辑起点是道。道的本性有四。第一,道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具体事物总有“物”(质料)、“象”(形状)和“精”(基本元素,类似西方的“原子”)三个因素,为了说明道的真实性,老子以此比况,称恍惚之道“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第二,道是自然无为的。一方面,道是不受外物支配的,是独立的;另一方面,道是“无为

5、而无不为的”。“为”有二义,“无为”之“为”是有心的,违背自然的“为”,这是一般含义;“无不为”之“为”是无心的,符合自然的“为”,这是老子独创义。故“无为”非绝对的不为。第三,道是柔弱的。道的柔弱是一种无形的、深沉的、巨大的力量,且必能战胜刚强。“强”亦有二义,“弱之胜强”之“强”为一般义;“守柔日强”之“强”为老子的独创义,指柔弱中所含有强力,是柔弱之“强”。故道之柔弱亦非绝对柔弱。第四,道是虚静的。(2)一切存在都是由道创生的,道的创生犹如母性的生殖。道创生万物的过程如何?老子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然“无”何能生“有”?“有”何能生“天下万物”?其实“有”和“无”皆指道

6、,是就道的不同方面所作的不同界说。“有”就道的实在性而言,指道的“物”、“象”“精”都有来自道,故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无”就道的自然性而言,指道的非“高”非“下”、非“有余”非“不足”的“零的状太态”,但并非绝对的虚空,故可“无中生有”。“有生于无”不过是“道法自然”的另一种说法而已。(3)四十二章也谈了道创生万物的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各。”这种观点为是在高经影响下形成的。道是混而为一的,故“一”指道。八卦是由阴阳两种基本爻象构成的,“二”即阴阳二爻之“二”,指阴阳二气。“一生二”是说阴阳二气是从混沌的道中分化出来的。八卦卦象是由三爻组成的,这

7、便是“三”的三来历。“二生三”是说阴阳二气结合构成了第三种气,即“冲气”。阴阳二气只有在落实于具体事物的情况下才能结合,从而形成“冲气”,故日“三生万物”;确切地讲,“三”与万物是并生的。“负、“抱”都是“内涵着”的意思。尽管万物之气皆为“冲气”,但其构成成份仍为阴阳二气,所以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指阴阳合成的冲虚之气在万物之中的和谐状态。(4)四十章和四十二章的道创万物论并不矛盾。前者把道分成“有”、“无”两方面,旨在强调“道法自然”;它略于过程,只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两个环节。后者说“道生一”,旨在强调道体现为混沌一体之“一”,从而便于理解阴阳二气的产生;它阐述过

8、程较详,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个环节。(5) 道将万物创生出来以后,并非就此了事,它对万物还继续起着养育的作用,俨然父母之于子女。(6) 道创生、养育万物完全出于自然,且对万物不居功、不主宰,一任其自然。(7) 道之在万物,犹如“月印万川”。道对万物的赋予,老子称为“散”;万物对道的禀受,老子称为“德”。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实质是一样的。通过“散”、“德”的过程,万物完全禀受了道的本性。因而道的本性也就万物的本性。(8) 循环运动、物极必反是老子规律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规律的主体是什么?是道、还是万物?以理论上,道可分两层,一是玄牝之道,即作为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具有创

9、生能力的道;二是散德之道,即散在万物,并为万物所有(“德”)的道。循环往复,物极必反是散德之道的运行规律,它从玄牝之道分离出来以后由“逝”而“远”而“反”(返),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玄牝之道。散德之道是在万物中运行的,它的一个循环,相当于一物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9) 老子规律论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立统一规律。一方面,万物都含有相反相成的两种倾向;另一方面,这两种倾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个规律其实是从前一个规律中派生出来的,散德之道在万物中的循环运动,就表现的万物诸因素(如“柔弱”、“坚强”等)的对立与转换。因此,对立统一规律仍是散德之道的规律。(10)虽然从本质上看,循环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都

10、只是散德之道的运行规律,但由于它们都是散德之道万物中运行所遵循的规律,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它们又可称为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规律只是道的规律或者万物的规律,而道本身不是规律,就象万物本身不是规律一样。所以,不能说道一身兼数任,既是实体,又是实体的规律。此外,老子的规律论也深受易经的影响。(11)处在战争年代的老子,表现了对生命的无限关怀和尊敬,他给予了人与道、天、地并立的崇高地位。老子的真正意图,乃是通过形上学的论证来发现人心、人性,从而建立一套能够有效地克服异化、维护主体性的人生论和社会论。(12)人是万物之一。当道落实于人,就使人拥有了生而即有的、固有的本性,即人性;所谓人性,就是人之“德”。

11、老子的人性论含有两个层次:一是心之性,即心的本然状态。从这个角度看,老子的人性论与其人心论是合而为一的。二是身之性,即人的生理性。不管心之性,还是身之性,都完全体现了道的本性,虽然在理论上把人性分为这两个层次,但在现实中它们是不可能分开的。(13)和万物一样,人也会背离自己的本性背离道。这种背离,老子称之为“心使气”。此“气”字指阴阳二气在人的身、心中形成的“冲气”,人的本性就通过这种冲虚之气的和谐来维持的。所谓“心使气”就是心对气有所作为,从而破坏“冲气”的和谐,以至丧失人的本性。心为身、心的共同主宰,“心使气”兼及身、心。“心使气”的具体表现如何?就心而言为“智”,就身而言为“欲”,且二者

12、相互作用。“心使气”或者说“智”、“欲”发挥、发泄的结果,是文化的创造(“智”是文化创造的条件,“欲”是文化创造的动力),因而文化只是对道的背离。老子把这个过程分为“失道而后德”等四个阶段。(14)人和万物的不同,是人有意识,可以自觉主动地返道,以保持本性。何以返道?针对“心使气”,老子提出“专气致柔”,即人心听任“冲气”之自然,不破坏其和谐,以达到保持“柔”的本性。何以“专气致柔”?就消极方面看,一是要“少私寡欲”,以保持身之性;二是“绝圣弃智”,以保持能力“明”进行“静观”、“玄览”,以维护心之性。就积极方面看,一是要知足、不争、守柔、处下,以维护身之性;二是用人本来具有的体道能力“明”进

13、行“静观”、“玄觉”,以维护心之性。“明”是含而不露、几微灵妙的,所以老子又称之为“袭明”、“微明”。“静观”、“玄览”的认知方式有两个特点,即破除主观成见和取消事物的差别性。(15)在否定“智”、“欲”的同时,文化也被否定了,而代之完全自然的,小国寡民的社会。老子所追求的是消除异化、维护主体性,片面地把其社会思想理解为愚民政策是不客观的。(16)老子哲学的主要贡献有四:其一,建立了一套搏大情深的形上学体系,并揭示了循环运动,对立统一等规律,成为中国古代形上学的源关活水;其二,道论的提出,彻底否定了天命鬼神的地位,使人成为天地间真正的主人,具有某些民主因素;其三,第一次论证了人的本来面目,在消

14、除异化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其四,提出了一种超常的认识方式,在破除主观性等理论意义;其四,提出了一种超常的认识方式,在破除主观性等方面较有价值。老子哲学主要缺陷亦有四:其一,他虽然指出万物的本性是自然无为、柔弱、清静等,并认为这是由道赋予的,但他没有说明其对立面如有为、刚强、躁动等是怎么回事,其来源如何;其二,他的规律论具有明显的循环论倾向;其三,从理论上讲,老子的返道论的确可以避免异化现象,但它没有解决人和社会的发展问题,并且在现实上也是行不通的;其四,老子主张摒弃智慧、知识,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积累,靠什么来“静观”、“玄览”?另外,老子的形上学具有明显的认知主义倾向,其心性论具有明显的生

15、命主义色彩,故从致思方式上看,老子哲学是圆融完满的。孔子:生命价值的实现与心的作用(1)孔子略晚于老子,因而他不但受天命鬼神观念、阴阳观念、礼的观念等传统思想的影响,而且中一定程度上受老子影响。和老子一样,孔子的目标也是解决春秋时期学术理论界所面临的那些问题,但解决的方式迥然有异,所谓殊途同归。这正是日后儒道两派相互交汇的基础。所谓主体性的丧失或异化现象,质言之,即文化与人心相违离,人成了其创造物文化的奴隶。对此,老子通过将文化泯灭于人心的方式,而孔子通过将文化根植于人心的方式来克服异化,以维护主体性。(2)孔子对事故、战争、丧事的态度,体现了他以一个圣哲的胸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与珍惜。孔子固然

16、热爱自然生命,但他更重视生命的精神价值,并认为只有后者才是生命的本质。这也是孔子区分人禽之辨的标准。(3)自一方面说,生命的精神价值表现为人格。孔子非常强调对人格的尊重,认为人不但拥有连犬马都具有的生存权,而且拥有被尊重权力。自另一方面说,健全的人格正是生命的精神价值的实现。孔子提出了恭宽信敏惠等数十种人格概念,它们正代表了生命价值的不同侧面。尽管孔子不拒绝利,但仍以义为原则;他所真正追求的是生命的精神价值。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得到“道”,即获得了生命的终极价值,他就会达到从心所欲、超然自拨的境界,真正进入自由王国。(4)对生命真正意义的体验,落实在一个“乐”字上,即将人生艺术化。人生之乐是由个体之心所体验、感受的,所以一旦掌握了这种乐感精神,就不会受世俗、社会、他人的影响。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