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31283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内容标准】 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探讨教学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学习先进,不断的调整充实自己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教学要点】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难点: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及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导入。日本是如何成为亚洲强国的?【新课探究】一、探讨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明确:1、12世纪开始,日本进入了黑暗的幕府统治时期。2、

2、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保守落后的封建国家。3、日本封建统治的构成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其中掌握实权的是将军。4、日本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5、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二、探讨倒幕运动明确:1868年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明治政府成立。三、探讨民治维新1、时间:1868年2、内容: (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创立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3)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4)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军队。(5)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3、讨论:明治维新的意义?明确:(1)性质上,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2)世纪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3)摆脱了民族危机。(4)但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为什么?提示: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能彻底)4、对日本明治维新双重影响(积极和消极)的认识:探索一:积极影响: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使日本较为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探索二:消极影响: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中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这两种剥削制度(封

4、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结合,使日本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处于天皇专制主义的压迫之下。在经济上则遭受到“高佃租和低工资”的残酷剥削;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成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造成极大的苦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明治维新是由下级武士领导的,并且是在打着天皇的旗号下进行的。它既没有举起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帜,也没有建立起维护民主精神的新政权。掌握国家政权的下级武土继承了武士道军国主义精神,就用“失之于欧美,取之于亚洲”的对外侵略扩张来弥补损失。四、探讨:为什么欧洲的俄国和亚洲的日本会出现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强大的外部力量的推动。18

5、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从经济上充分显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17世纪中叶以来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议会改革,在政治领域创造了一系列民主的统治形式和政治体制;在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迫于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全方位的压力和示范作用的冲击,使这两个国家缓慢地走上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社会变革之路。二是内在动力和条件的具备。导致变革最终发生并取得成功,在于这两个国家内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等。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是关系国运兴衰的重大

6、问题。五、分组讨论:1、造成日本明治维新不彻底生的原因有哪些?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高,资产阶级没有成为独立的、强有力的阶级。领导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是中下级武士,整个斗争又是在明治天皇的旗帜下进行的,他们反对德川幕府的统治而不反对专制王权。倒幕之后建立的明治政府,本质上是一个藩阀政府,掌握大权的大多是倒幕有功的武士、藩政,他们跟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进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日本长期闭关锁国,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不深,历史文化传统浓厚。2、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的变化?政治上: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权掌握在将军手中,大名

7、在自己的藩内拥有军事、行政、税收大权,武士也拥有封地,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成为一种政治力量。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资本主义国家。幕府统治被推翻,天皇掌握了政权,大名、武士对地方的统治权被剥夺,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中下级武士掌握了领导权。经济上,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关系取得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深入农村,工场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商业资本发展迅速。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发展工商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对外关系上,明治维新前,日本遭到美、俄、英、法等国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总结巩固

8、】学习本课应从德川幕府的统治、倒幕运动和明治初年的改革三个方面去掌握。德川幕府的统治重点了解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和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了解倒幕运动的简要经过、结果。明治初年的改革要求学生掌握明治维新的国内外原因、内容、性质、意义、局限性。【真题训练】119世纪中期,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中掌握实权的是:( B )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2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之处是(A) A、改革前都面临外敌入侵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D、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31853年,最先打开日本大门,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B )A、英

9、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4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D)A、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B、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C、加强了资产阶级统治 D、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5明治维新的性质是:( B ) A地主阶级性质 B资产阶级性质 C进步性质 D封建性质 6阅读下列材料:明治维新首先剥夺藩主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后来又“废藩置县”,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知事由中央任免。明治政府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同时,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回答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的什么改革措施? (“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加强中央集权)明治维新属于什么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有何积极作用? (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惟一能保持独立的国家)7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性质是什么?你对它有何评价?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