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312729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微生物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微生物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微生物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微生物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复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1. 微生物的特点1. 繁殖快,生长旺 2.体积微小,分布广泛 3.观察和研究的手段特殊 4.物种多,食谱杂 5.适应性强,易变异 2. 科学家的事件列文虎克;巴斯德 柯赫二.1.1.原核:微生物细胞内有明显的核区,核区内只有一条双螺旋结构的DNA构成的染色体,核区没有核膜包围,这样的核称为原核;2.真核:细胞内有一个明显的核,其染色体除含有双螺旋结构的DNA外还含有组蛋白,核由一层核膜包围,具有核仁,称为真核。3.细菌:细菌是原核微生物的一大类群,在自然界分布广、种类多,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细菌是单细胞原核微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活个体。细菌的三种

2、基本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4.酵母菌(yeast)是一群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酵母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主要生长在偏酸性的含糖环境中,也称 “糖菌” 繁殖方式为芽殖,裂殖,产生孢子繁殖5.霉菌: 丝状真菌 的一个通俗名称,意即“发霉的真菌”,通常指那些菌丝体比较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6.菌落 将单个细菌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合的条件下细菌便迅速生长繁殖,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细胞生长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因而可在培养基表面或里面聚集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菌落。 由一个细胞长成的菌落称之为单菌落。由多个同种细胞密集接种长成的子细胞群体,由于大量细胞密集生长,

3、长成的各“菌落”连接成一片,称为菌薹。菌落的特征包括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透明度、颜色、隆起和表面状况等7.芽孢 概念:某些菌生长到一定阶段,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的内生孢子,称为芽孢。芽孢是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P288.鞭毛 某些细菌表面由细胞内生出的一种细长、波曲、毛发状的丝状物。鞭毛具有运动功能,一般认为鞭毛靠鞭毛丝旋转而动,它们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的长度:一般为1520m,最长可达70m 。鞭毛的直径:为1020nm.弧菌和螺旋菌一般都长有鞭毛,杆菌中有的不生鞭毛,而球菌中绝大多数不生鞭毛。着生方式:单生,丛生,周生 P279.荚膜 某些细菌细胞壁外

4、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依厚度和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大荚膜、微荚膜、粘液层和菌胶团。主要成分:多糖多肽荚膜的主要生理功能:a保护菌体 b 贮存养料 c 堆积某些代谢产物 d黏附物体表面荚膜的应用:如从大肠状明串珠菌荚膜中提取葡聚糖,从黄单胞菌的荚膜中提取黄原胶等。10.分生孢子常指由真菌产生的一种形小、量大、外生的无性繁殖体。多为单细胞、色较深、不运动、抗干燥。一般由分生孢子梗等特殊菌丝通过断裂形成,成熟后分生。形态、构造、大小、颜色和排列等特征因种而异,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实践上可用于分离、筛选、育种、保藏和接种扩大等。放线菌也有类似的分生孢子。11孢囊孢子 ,接合菌无性繁殖所产生地孢子生在孢子

5、囊内,孢子囊一般生于营养菌丝或孢囊梗的顶端。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割裂成许多小块,每一块发育成一个孢囊孢子,数量一般都相当大12.锁状联合 为两核细胞形成分裂产生双核菌丝体的一种特有形式。常发生在菌丝顶端,开始时在细胞上产生突起,并向下弯曲,与下部细胞连接,形如锁状。13.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细胞的复合染色法,由丹麦医生Hans 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创立是一种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法。步骤: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酒精脱色,番红复染 G+紫 G-红14. L-细菌:专指那些在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15.古生菌P3216.菌核

6、指真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丝体不断地分化,相互纠结在一起形成一个颜色较深而坚硬的菌丝体组织颗粒。17.菌锁 18.放线菌 是原核生物中一类能形成分枝菌丝和分生包子的特殊类群,因早期发现其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19.支原体 又名类菌质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类无细胞壁的,也是已知可以独立生活的最小的细胞生物20.病毒 :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病毒无细胞结构 2.1.细菌细胞的常见形态,大小,测量及表达方式答: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 大小:P20 表达方式:由于菌种不同,细菌的大小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同一个菌种,细胞的大小

7、也常随着菌龄变化。另外,对于同一个菌种染色前后其细胞大小都有所不同。所以,有关细菌大小的记载,常是平均值或代表性数值。2芽孢耐热的机制答:P29 303. 结合G+,G-细胞壁结构的差别,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制答: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 阴性菌细胞壁:分内壁层和外壁层原理: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再加上G+ 菌细菌基本不含脂类,乙醇处理时不能在壁上溶出缝隙,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G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

8、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番红复染后呈红色。4. 食品中常见的G+G-细菌有哪些答:(一)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1)大肠杆菌(2)醋酸杆菌(3)假单胞菌(二)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1)短杆菌(2)棒状杆菌(3)乳酸杆菌(4)双歧杆菌(5)丙酸杆菌(三)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1)枯草杆菌(2)其他芽孢杆菌(四)革兰氏阳性球菌(1)微球菌(2)链球菌(3)明串珠菌5.放线菌菌丝的类型答:6.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酵母的繁殖方式多样,在酵母菌鉴定中极为重要。只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菌称作“假酵母”;具有有性繁殖的酵母称作“真酵母”。(一)无性繁殖:a.芽殖 酵母菌最常见

9、的繁殖方式。在适宜营养和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生长迅速。在细胞上长有芽体,而且在芽体上还可形成新的芽体,形成呈簇状的细胞团。7.曲霉,根霉,毛霉,青霉形态比较答: 作业8.霉菌的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的方式有哪些答:(1)无性繁殖。主要产生节孢子、分生孢子和孢囊孢子。 节孢子。由菌丝断裂形成。如白地霉 分生孢子。在菌丝顶端或分生孢子梗上,以类似出芽的方式形成单个或成簇的孢子。青霉、曲霉、木霉和交链孢霉等大多数毒菌均靠分生孢子繁殖。 孢囊孢子。由气生菌丝或孢囊梗顶端膨大,并在下方生出横隔与菌丝分开形成孢子囊,在孢子囊内形成孢子。产生孢囊孢子的霉菌均属藻菌纲。 (2)有性繁殖。主要产生卵孢子、接合孢子和子

10、囊孢子。 卵孢子。菌丝分化成卵囊和精囊,由精子和卵配合形成了卵孢子。 接合孢子。由两个相邻菌丝上的配子囊接合而成,如毛霉目 子囊孢子。子囊菌纲的霉菌经有性配合后,形成子囊,在子囊内产生孢子。 霉菌的有性繁殖不象无性繁殖那样经常与普通,多发生于特定条件下,在一般培养基上不常出三1.1. 培养基(基础,选择,加固,鉴别)a.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b.任何培养基都应该具备六大营养要素: 碳源、氮源、无机盐、能源、生长因子、水c.任何培养基一旦配成,必须立即进行灭菌处理2.氮源 是指能被用来构成微生物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中氮元素的营养物质,一般不作为微生物细胞的能

11、量来源3.碳源 指凡可被用来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4.生长因子 一类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需要量不大的、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自身合成的有机营养物。5.生长曲线 描述细菌生长规律的曲线2.1.微生物的基本营养要素有哪些,它们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何意义?答: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a.碳源 微生物碳架的来源 生理功能:作为碳源和能源 占细胞干重的50;微生物的整体碳源谱十分广泛,可以说地球上所有的含碳化合物几乎都可被这种或那种微生物利用。b.氮源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源,占细胞干重的12-15。生理功能:提供合成原生质和细胞其它

12、结构的氮素来源,提供氮素,构成蛋白质和核酸,在少数细菌中提供能量c.生长因子:生长因子自养型 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生长因子 真菌、放线菌、细菌生长因子异养型 需要从外界吸收多种生长因子 乳酸菌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型微生物 核黄素产生菌 维生素B12产生菌 d.无机盐: 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源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大量元素生长所需浓度在10-310-4mol/L范围内。如:P、S、K、Mg、Ca、Na、Fe等 微量元素生长所需浓度在10-610-8mol/L范围内。如:Cu、Zn、Mn、Mo和Co等配制培养基时,一般加入K 2HPO4及MgSO4即可,其它在化学试剂、水等材料中存在,无需另加。生理作用

13、:细胞结构组分 生理调节 转移能量 酶的激活剂或辅酶因子 e.水:微生物所能利用的是游离水功能:细胞的重要组成 微生物代谢活动的介质 参与部分生化反应 参与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产物及热量的排出2. 配置培养基的基本原则答:(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2)营养物质的浓度及配比合适;(3)理化条件适宜: pH 渗透压和水分活度 氧化还原电位、经济节约3. 比较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4种方式答: (1) 简单扩散( simple diffusion ),一种物理扩散。 动力: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 能量:不需 载体:不需。 例:CO2 、气体、水、小分子脂溶性、水溶性物质。大肠杆菌对Na+的吸收。 (2

14、)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特点:不耗能,浓度差为动力, 顺浓度梯度。有特异性,需载体参与。 例:真核微生物运送糖。分别有葡 萄糖载体、亮氨酸载体、异亮氨酸载体(3)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特点:需能,可逆浓度梯度运送物质需要载体,运送前后底物无化学变化例:大肠杆菌运送乳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氨基酸、K+(使膜内K+=300膜外K+ (4) 基团转位(group translocation)特点:需能、逆浓度梯度,需载体,被运输底物运送前后发生化学变化。4. 举例说明微生物的4种营养类型答:(1)a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自养型生物 异养型生物b生长

15、过程中的能量来源:光能营养型 化能营养型(2)根据碳源、能源及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1)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自养型)能以CO2为主要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光合作用获取生长所需要的能量; 以无机物如H2、H2S、S等作为供氢体或电子供体,使CO2还原为细胞物质;Eg. 藻类及蓝细菌,以水为电子供体(供氢体),进行产氧型的光合作用,合成细胞物质。而红硫细菌,以H2S为电子供体,产生细胞物质,并伴随硫元素的产生2)光能有机异养型(光能异养型) 不能以CO2为主要或唯一的碳源; 以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CO2还原;在生长时大多数需要外源的生长因子; Eg.红螺菌属中的一些细菌能利用异丙醇作为供氢体,将CO2还原成细胞物质,同时积累丙酮。3)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自养型) 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 以CO2或碳酸盐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时,利用H2、H2S、Fe2+、NH3或NO2-等作为电子供体使CO2还原成细胞物质。Eg.化能无机自养型只存在于微生物中,可在完全无机及无光的环境中生长。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及水环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辅导咨询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