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三打白骨精.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31234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三打白骨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8、三打白骨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8、三打白骨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8、三打白骨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8、三打白骨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三打白骨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三打白骨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三打白骨精【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9个生字,规范书写”妖、斋、瞒”等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以“三变”“三打”“二责”为主线,在读懂“变”、“打”和“责”过程中,走近人物内心,感知人物形象。特别是品读语言,体会孙悟空机智、勇敢、坚定的品质。4感悟文章的写作特点,续写故事。【教学重难点】1抓住“三变”、“三打”这一关键点,通过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2感悟文章的写作特点,续写故事。【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从聊名著入手,立足“三变三打二责”,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2.以“三变”“三打”“二责”为主线,在读懂

2、“变”、“打”和“责”过程中,走近人物内心,感知人物形象。特别是品读语言,体会孙悟空机智、勇敢、坚定的品质。【训练点设计】抓住“三变”、“三打”、“二责”这一关键点,通过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过程】一、了解小说1.同学们,在我国漫漫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优秀文学作品,这其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板书:小说)。于是,就有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你知道是哪几部吗?2.说到西游记,你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板书:人物)3这么多人物,必定会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节。(板书:情节)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环境。(板书:环境。)这人物、情节、

3、环境也就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4.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这部经典小说,读一读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边读边在脑海里过电影,想想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2.口头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前( )次都被白骨精逃脱,第( )次终于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课件出示)过渡:下面我们就先走近孙悟空,欣赏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精彩场景。三、品味人物(一)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 1.浏览课文,找出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读一读,想一想,

4、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出示相关句子):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他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傅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傅,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3.细细的再读读这几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4.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谈感受。板书:(机

5、智勇敢) 5.感情朗读句子。(二)追溯“三变”和“二责”,感受白骨精和唐僧的性格。 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朗读品悟,体会到了孙悟空这一人物特点。其实悟空的三打都是缘起白骨精的三变 1.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7小节,画出白骨精三次变化以及唐僧二次责难的句子,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抓住关键词语,反复读一读,想一想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互动交流。聊白骨精的三变(出示句子):“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山坡上闪出一个哭着走来”“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找他的妻子和孩子。”“白骨精扔下”“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 再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

6、么?(贪婪、狡猾、阴险、狡诈、板书:诡计多端)着重体会“扔、丢”两词,体会白骨精逃跑的非常快,还故意留下假象,欺骗唐僧,体现它的狡猾。聊唐僧两责(出示句子):过渡:谁再来说说唐僧这个人物,说说你的感受。“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相信那村姑是妖怪。”“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了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但不可再行凶了。” 着重交流:“责怪、这才有些、一口气、喝道、胡说、无奈”体现唐僧为人善良,也体现出他愚钝。(板书:心地善良) 3.朗读深化: 唐僧本着慈悲为怀,去恶从善的佛理教导着三个徒弟,可如今却连着两次亲眼看见徒弟无故伤及人命,怎有不生气的道理?课文第六自然段与孙悟空的一段对话,生动传神

7、地表示了他生气的样子。练一练,你能把他当时的样子通过你的朗读表示出来吗?(出示对话) 4.指名分角色朗读。5.小结:正因为有这“三变、三打、二责”,人物的形象才愈加丰满,故事的情节才引人入胜。四、总结课文除掉了一个白骨精,西天取经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凶险,但是孙悟空凭着一双善识妖魔的火眼金睛,一副降妖伏魔的高强身手,相信他们一定能化险为夷、一路平安的。【板书设计】小说 三打白骨精 (三要素) 孙悟空 机智勇敢 人物 白骨精 诡计多端 情节 唐僧 心地善良 环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感悟文章的写作特点,续写故事。【训练点设计】感悟文章的写作特点,续写故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8、孙悟空、白骨精以及唐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作者如何将三打白骨精这篇小说写得精彩绝伦的。二、揣摩小说的写法故事情节一波三折。1.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第二至七自然段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怒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里有“三变”,有“三打”和“二责”2.采用反复叙事手法,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这个故事里有“三变”,有“三打”和“二责”, 你们读着觉得重复吗?为什么?虽然情节基本相同,但是叙述内容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给人重复冗长之感,相反更能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也更能体现降魔除妖的艰苦不易。板书: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比如:白骨精的“三变”:一变成了村姑送斋饭,使的是美人计,二

9、变成了找女儿的老婆婆,使的是苦肉计。三变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让他赶走孙悟空,使的是离间计。孙悟空的“三打”:一打是猛打;二打是急打;三打是智打。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孙悟空机智聪明,“三次”识破白骨精的诡计;又疾恶如仇、坚定不移,三打白骨精,次次不放过。白骨精的贪婪狡猾,诡计多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村姑,再变老婆子,最后变成老头儿。唐僧胆小怕事,人妖不分。语言描写生动传神。1.孙悟空、白骨精和唐僧的人物形象和个性特点已经深入人心,那作者是如何做到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读上节课我们分析过的三句话。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

10、!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儿!”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

11、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1)作者是如何把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表达出来?(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2)小结:要想很好的表现人物的特点,必须运用具体的事,通过细致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才能把人物写得生动具体。(四)对比衬托写法精妙1.课文共出现了四个人物,你觉得谁是最主要的人物

12、?(孙悟空)2.但是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白骨精,这是为什么?(这是对比衬托的写法,从白骨精的狡猾可以衬托孙悟空的本领高强,机智勇敢。)3.小结:所以我们在写作时,为了表现一个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可以运用对比衬托的写法,通过写反面人物,来反衬出这个人物的特点。三、理解“三”字文化:1.孙悟空一打和二打均未成功,为什么三打成功了?能不能这样写,三打没打成,四打或者五打成功了?2. 老子说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还知道西游记中还有哪些故事含有“三”这个字?3. 其它四大名著中含有三字的故事呢?4. 小结:“三”往往表示事情的终结。四、指导复述课文1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对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的孙

13、悟空更加佩服,对诡计多端的白骨精更加憎恨,那么你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吧。2温馨提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或精彩的词语,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力争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1)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你打算运用的语言或精彩词语。(2)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可采用一人讲一段的方法,让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3各组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五、小练笔:在第三次斗争中,唐僧会有怎样的表现?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他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六、课外延伸1.阅读西游记原著,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2.把你所知道的西游记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教学反思】二次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