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身体符号与文化.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309272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身体符号与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身体符号与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身体符号与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身体符号与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身体符号与文化.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身体、符号与文化陕西关中地区的秦汉战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程,其魅力不局限于音乐成就,还表达在舞蹈方面。要想充分了解外部世界和人类的过去和现在,以身体这个原点为基准去探索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个体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从身体本体来剖析,秦汉战鼓表演者运用“撼地槌“追星槌“回首望月“催马扬鞭等击鼓表演动作,通过身体力量内部与外部的抗争,反映了古代军乐气势恢宏的风格以及人类世界最为本体的身体对于生命意识的反响。除了“劲的风格表达,秦汉战鼓舞蹈身体线条也时刻围绕着“圆图形,运动轨迹也存在于“圆变化之中,形成了刚中沉稳和柔美的一面,使整体动作具有“刚中有柔、刚而不蛮、沉稳有力风格。这些身体表现无不表达陕

2、西关中地区人民的审美追求和和谐圆满的生活期望。陕西关中地区南靠秦岭山脉,有渭水穿过,可谓人杰地灵、地大物博,是历代帝王建都的洞天福地。从战国时期起就有“四塞之国之称,潼关、散关、武关、萧关这四个关卡形成四面屏障,使关中地区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局面,因此关中成为历来兵家的必争之地。陕西关中地区可谓见证了千年华夏的变迁,记载了悠久历史的足迹。在这样历经历史洗礼的土壤上,留存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陕西关中地区秦汉战鼓就是关中锣鼓文化艺术代表之一,具有“关中文化特有的符号表达功能,也表达了古代军乐的独特表现风格。秦汉战鼓是流传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掌旗寨村的鼓乐。相传,它起源于秦军作战时使用的战鼓,军

3、队中,旗鼓营定居并驻扎在掌旗寨及其周边村落。据考证,最初,秦汉战鼓主要用作指挥工具,鼓声气势恢弘,可以给行军将士鼓励和鼓舞,增强士气。秦汉战鼓节奏鲜明、气贯长虹,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节庆活动的表演内容之一。掌旗寨村及周边村落的人们逢年过节便打这种鼓调,这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表达了陕西关中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望。一、铿锵有力,气势磅礴秦汉战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程,其文化内涵深深植根于关中地区的土壤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以鼓乐为载体展现了关中人民丰富的精神生活。秦汉战鼓节奏鲜明,气势磅礴。秦汉战鼓的魅力不仅表现在音乐方面,还表现在舞蹈方面。法国哲学家福柯对身体有深刻的认识

4、,他认为“以身体为根底和出发点,每个人进行着自己的各种物质和精神创造活动,同时,他又将自己一切活动的成果和收获重新纳入自己的身体之中,以便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生命,更新和重新开辟自己的生命历程。作为个体的人,来到这个多彩斑斓的世界,应该以身体这个原点为基准去探索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个体,而后了解自然和改造世界,绽放生命最绚烂的荣耀。人类身体本没有意义,正是拥有文化内涵的指导,才使得身体动作变成有规律性、有表达性、有意义的一系列身体活动。从身体本体来剖析,秦汉战鼓表演者主要通过“撼地槌“追星槌“回首望月“催马扬鞭等动作进行击鼓表演。整体舞蹈动作运动幅度很大,每个动作具有十分强的力度,动作路线丰富饱满。例

5、如,表演“撼地槌动作时,表演者翻开双肩,胸部挺直,站立,双手紧抓鼓槌,以抛物线的形式从一侧由上至下用力击打鼓面,利用鼓面震动的反推力使得手臂到另一侧,至头顶上方,然后随着力量的反冲力迅速转向左面或右面,最后手举到相反的手位,下肢那么形成强而有力的马步步伐。这种身体与鼓面的力量反弹形成了力量的对抗,反映了战鼓声中战士们内在的抗争以及人类世界最为本体的身体对生命意识的反响。二、阴阳合一,和谐圆满中国文化多追求阴阳合二为一,中国人祈望生活的平和与圆满。在舞蹈中,多运用相互对称的动作或路线来表达动作的平和,舞蹈动作线条也时刻围绕着“圆图形,其运动轨迹也存在于“圆变化之中。“回首望月那么表达出力量中比照

6、结合所产生的意境。此动作在勇猛力量中表现了动静相互结合,击打鼓面的大幅度动作与举过头顶进行“8字圆转动时的静态形成了鲜明的比照,使其表达出中国文化的阴阳之韵。秦汉战鼓也屡次运用圆来表达丰富的层次性,身体旋转时与大鼓所形成的圆圈,以及双臂在头上转动所形成的“8字圆,这些圆的运用使得舞蹈自身构图更为立体丰富。舞蹈动作的多种方位转变和节奏变化增强了舞蹈本身的技术性,增添了欣赏者舞蹈视觉的冲击感。除了鼓表演者之外,铙、锣、钹、马铃等表演者也根据节奏,通过双腿向上蹦跳、双手向上高举、弧线型运动规矩等舞蹈身体表现来表达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精神内涵。陕西关中地区舞蹈风格较多展现豪迈高亢、刚毅有力,关中鼓舞也

7、多继承了古代军乐舞的威猛风格,在舞蹈表演中,身体多用跑、转、跳、跺、跨等动作要素来进行表演,无时无刻都是“劲的表达。秦汉战鼓的音乐节奏较为紧凑,鼓表演者敲击动作时用力,但是收腕时要放松驰,动作节奏也不是持续加快,而是快慢结合、松弛有度。秦汉战鼓的击打、上跳、转身、亮相等动作干脆有力,通过表演者快速动律来表达自身内在的刚毅和激情。而敲击鼓面时轻松巧妙和敲击后上举鼓槌的放慢停顿,那么表现了刚中沉稳和柔美的一面,使整体动作看起来“刚中有柔、刚而不蛮、沉稳有力。这种身体表现流露出陕西关中地区人民对于“阴阳合一的审美追求、乐观豁达的性格以及和谐圆满的生活向往。三、结语舞蹈動作是通过人的身体来表现,身体作

8、为载体与外部世界进行沟通,人的身体随着生活和世界的改变而变化,它会在历代开展中留下各种烙印。无论是身体还是一种仪式过程,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象征符号,它们在结构和解构中进行演变,变成了带有文化的身体符号和象征性的仪式。秦汉战鼓正是一种演变的象征性符号,早期用于传递信息、振奋军威,后来用于民间节庆活动。秦汉战鼓是秦文化的活体标本,表演者身体的形态和规律正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土壤上形成的,它也表达出战鼓舞的风格和关中地区人民内在的性格,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历史的遗迹,也表达了一代代关中人民的聪明智慧,更展示了秦文化的独特魅力。(咸阳师范学院)基金工程:本文系咸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工程编号:XSYGG2022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杨露(1986-),女,河南新乡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舞蹈理论与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