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宝宝的物权意识当“小气”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30418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把宝宝的物权意识当“小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别把宝宝的物权意识当“小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别把宝宝的物权意识当“小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别把宝宝的物权意识当“小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别把宝宝的物权意识当“小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把宝宝的物权意识当“小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别把宝宝的物权意识当“小气”(-12-28 14:3:0)转载标签: 育儿物权亲子关系早教分类: 育儿心得及理论 “小气”娃的声明近来乐乐常常跟我办交涉:“妈妈,这是我的电子琴,你不可以弹。” “妈妈,这是我吃饭的椅子,你不可以坐。”“妈妈,这是我的芭比娃娃,你不能玩。” 等等。一开始,乐乐在这样严肃声明的时候,我哑口无言,不懂得该怎么回答她。由于始终想固然地觉得,作为妈妈,我可以动她的某些东西,都是出于好意嘛,再说,我弹弹你的电子琴,也弹不坏啊。也没有想到动她的东西需要向她规定。在外面,当乐乐护东西的时候,我也会提示她,要和小朋友分享。但是近来乐乐这样频繁地声明对“她的东西”的所有权,就提示

2、了我:我在动孩子的东西的时候,忘掉了“祈求”她的容许。如果我自己没有尊重孩子的“物权”,那么我就不能说孩子“小气”。她但是是在坚持自己的权利,但愿得到尊重,特别是得到最亲爱的妈妈的尊重。几次三番之后,我开始注意自己的态度。-道歉。先说:“对不起,没通过你的批准弹你的琴了。”-祈求。要是还想弹人家的琴,就加上一句:“乐乐,我好想弹弹你的琴,可以吗?”一般状况下,乐乐是通情达理的,会点头批准。 少数时候会回绝。例如今天上午,我问她:“乐乐,我可以打你的小雨伞吗?”乐乐指着柜子上面说:“不行!你的雨伞在那里!这个是乐乐的雨伞。”想了想,然后又说:“我可以给你打。”-如果被回绝,那就接受现实,不急不恼

3、,不责怪孩子“小气”。-后来尽量注意,有些东西,无论是谁的钱买的,送给了孩子,那就是孩子的,无论是谁,尽量在动孩子的东西之前,向她提出规定,并尊重她的决定。尊重物权,是分享的前提我发现,不是孩子不喜欢分享,她们不喜欢的只是“没有尊重的分享”,在孩子明确懂得“这个东西属于我”,并且“妈妈懂得这是我的东西”之后,她其实很乐于分享。有时候孩子护东西,不想分享,是由于对方没有明确表达:“这是你的东西。”不祈求而贸然动孩子的东西,会让她们觉得受侵犯,没有安全感。忘了在哪里看到的,有位专家说,让孩子更容易和人分享,有个好措施,就是用一种形象的措施标明孩子对物品的所有权。例如在公园玩的时候,在自己的玩具(小

4、桶,小铲子,童车,皮球等)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或者作上明确的记号,这样让孩子懂得:人们都懂得这是你的东西,她们玩了后来会再还给你的。这样孩子就会放心地让小伙伴玩她的玩具。尊重是互相的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我也开始教乐乐尊重我的“各项权利”,虽然实际操作起来要难得多。例如:“电脑是妈妈的,不能乱动。” “这是妈妈的书,你不能在上面写字。”“乐乐,想要什么东西,先要向妈妈祈求。” “爸爸目前在看书,不能去打扰她。”“目前妈妈需要一点时间打字,不能和你玩。”以上种种,最后一项目前很难做到,乐乐总想动员全家人和她一起过家家,做游戏,玩卡片,她还不能明白“妈妈的时间”也是一种需要尊重的“物品”,她总想占用我们所有的时间。但是后来,还是要让她懂得:需要给爸爸妈妈某些自己的时间。她画画的时候,我们谁都不去打扰她,那么我们也需要这种不被打扰的安静。对3岁的孩子,规定还不能很高,慢慢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