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故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302113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成语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成语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成语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成语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成语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成语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成语故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成语故事 中国成语故事1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驾驭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很多大臣心里很焦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探讨。对窦太后的专权他非常生气,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快速变更这种现象。和帝原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准备,于是快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假如亲自整顿政治,应在事故起先萌芽时候就留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退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2、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很要好的挚友,一个叫雷义,另外一个叫陈重。雷义和陈重的感情比亲兄弟还要好,有一次,他们两个人一起去参与考试,雷义考上了,陈重却没考上。雷义心想:陈重的学问比我好,尽然没有考上,真的是太惋惜了!雷义就跑去找掌管考试的官员说:大人,麻烦您将我的功名转给陈重,他比我优秀呀!官员当然不理他:胡闹,功名怎么可以随意转给别人呢?雷义心里好悲观:那我也不要这个功名了!雷义就假装发疯不去做官,最终被解除了功名。过了几年,雷义和陈重又一起去参与考试,这一次,他们两个都考上了,还很幸运地被派在同一个地方做事。雷义兴奋的对陈重说:陈兄,以后又要麻烦你多照看了。陈重说:雷兄,您说笑了,都是您在照看我

3、呀!两个人很快乐能在一起工作,感情变得更好呢!大家看到他们感情这么好,都说:胶和漆凝合在一起很坚实,不过还是比不上雷义和陈重的深厚友情呀!后来,有人就把这件事变成“胶漆相投”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好挚友间的深厚友情,就像胶和漆聚合在一起那么坚实!东汉时,盖勋因为人正直,很有才能,被举为孝廉,当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属官长史。盖勋所在的郡属凉州刺史梁鹄(hu)管辖,而梁鹄又是盖勋的挚友。当时,受凉州刺史管辖的武威太守横行无忌,干尽了坏事,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又敢怒不敢言。但是,梁鹄的属官苏正和却不畏强霸,敢于碰硬,依法查办武威太守的罪行。不料,梁鸽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会涉及到高层权贵,连罪自己,焦虑担心

4、。他甚至想杀了苏正和灭口,但又吃不准这样做是否妥当,于是准备去找好友盖勋商议原委该怎么办。也正好,盖勋与苏正和是一对冤家。有人向他透露刺史将要和他商议如何处置苏正和,并且建议他乘此机会,劝刺史杀了苏正和,来个公报私仇。盖勋听了断然拒绝说:“为个人的私事杀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现;趁别人危难的时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为。”之后,梁鹄果真来与他协商处置苏正和的事。盖勋打比方规劝梁鹄说:“喂养鹰鸢(yuan),要使它猛烈,这样才能为您捕获猎物。如今它已经很猛烈了,您却想把它杀掉。既然如此养它又有什么用呢?”中国成语故事2我读了中国成语故事这本书,明白了许多成语的意思,也懂得了许多道理。我来给大家讲一下其

5、中的一个故事吧!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开卷有益。宋太宗很喜爱读书,他看到古人写的书由于没有好好地整理,后人读起来不便利,还很简单丢失。宋太宗就让一批文人来整理好书,编大型辞书。后来,那些人用8年的时间编了太平总类。宋太宗让宋琪每天给他送三卷太平总类。宋琪觉得宋太宗每天读三卷书太多了,而宋太宗觉得一读书就会有收获,很开心,哪来的辛苦呢?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读书就会有收获,就会得到用金子买不来的东西,还会从中受到启发。不读书,就不能领会其中的精彩内容。我们要以读书为乐。读书就可以增加自己的阅读实力,比如,考试的时候,我们做阅读题就莫非还有问题?中国成语故事3: 有恃无恐: yu

6、sh w kng: 恃:倚仗,依靠;恐:胆怯。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胆怯,或毫无顾忌。: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我们实在还有一个更正大的理由使自己有恃而无恐。 闻一多演讲录民盟的性质与作风: 仗势欺人、仗势欺人、有恃毋恐: 胆小怕事:春秋时,中原霸主齐桓公死后,他的儿子齐孝公继承了王位。 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鲁国遭到了严峻的灾荒, 齐孝公乘人之危,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去讨伐鲁国。鲁僖公得知消息,知道鲁军无法和齐军对抗,便派大夫展喜带着牛羊、 酒食去稿劳齐军。 这时,齐孝公的军队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展喜日夜兼程,在齐鲁边界上遇到了齐孝公

7、。展喜对齐孝公说; “我们鲁国的君王听说大王亲自到我国,特地派我前来慰劳贵军。”“你们鲁国人感到害伯了吗?”齐孝公高傲他说。 展喜是个能言善辩的人,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说: “那些没有见识的人可能有些害伯,但我们鲁国的国君和大臣们却一点也不胆怯。” 齐孝公听了,轻视他说: “你们鲁国国库空虚,老百姓家中缺粮,地里没有庄稼,连青草 也看不到,你们凭什么不感到胆怯呢?” 展喜心中有数,不慌不忙他说:“我们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遗命。 当时,我们鲁国的祖先周公和齐国的祖先姜太公,赤胆忠心、同心协 力地协助成王,废寝忘食地治理国事,最终使天下大治。成王对他俩 非常感谢,让他俩立下盟誓,告诫后代的子子孙孙,要世代

8、友好,不相互侵害,这都是有案可稽的: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友好,大王您怎么会贸然废弃祖先盟约,进攻我们鲁国呢?我们正是依仗着这一点,才不胆怯。” 齐孝公听了,感到展喜的活很有道理,就打消了讨伐的念头,班师回国了。出处左传俗公二十六年齐候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 命。”释义 “恃”,倚仗,依靠;“恐”,恐惊,胆怯。国有所依靠而无所顾 忌,无所畏惧。中国成语故事4破釜沉舟这个典故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率军去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除余,率领二十万兵马在井陉口(今河北的井陉关)迎战。为以少战多,取得成功,韩信派两千轻骑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的

9、小红旗,静静埋伏在赵军驻地四周。然后韩信吩咐一万人马沿着河岸摆开阵势。除余等人见韩信兵马沿河布阵,大笑不止,说:韩信徒有其名,背水作战,不留退路,这是自己找死?布置妥后,韩信带领人马和赵军绽开激战,交战了一会儿,汉军假装败退,丢掉战旗,向河岸阵地退去,赵军不知是计,一窝蜂地追了上来。这时,埋伏赵营旁边的两千轻骑见赵军全部出动,立即冲入赵营,拔掉了赵军旗子,插上了汉军的小红旗。韩信率领的万余名人马,被赵军追杀到背靠大河的阵地后,没有后路,个个只得殊死决战。赵军久战不能取胜,便有些泄气,回头望见营垒中已插上汉军旗帜,忽然军心大乱,纷纷溃逃,汉军趁机前后夹攻,大胜赵军,赵王歇被活捉,除余被杀死。现通

10、常用此典故比方在军事等方面没有其他选择,只有决一死战才能取得胜利。中国成语故事5寒假里老师举荐我们读了几本好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华成语故事,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其中不少还蕴含着很多丰富的历史学问和传统美德。 妈妈说,只有正确地理解成语的意义,才能恰当地敏捷地运用它,为自己的口头交际和书面写作增加文采和活力。这本书中精选了两百多则常用成语,简明生动,通俗易懂。使我增加了古代社会政治、军事、文化、民俗等各方面的学问,还从中学习借鉴前人的才智和阅历。当我读到玩物丧志这个成语故事时,我被周朝太保召公奭写信劝武王的事所感动。那是公元前1051年,武王派兵灭了商朝以后,号召

11、远方各国都来臣服周朝。有一天,旅国来了一位使者,送给武王一只名叫獒的大狗。这只狗有四尺多高,两眼非常机智,深得武王宠爱。从今, 武王每天都顾着玩这条大狗,连国家大事也不顾。后来,周朝太保召公奭看到武王玩物丧志,赶忙写信给武王,劝他不要沉迷于供人玩弄的事物,应当励精图治。武王看了这封信,突然反省过来,想到商朝灭亡的教训,觉得召公奭的话很对。从今以后, 武王做任何事情都兢兢业业,不敢荒失,周朝的统治也得到了发展。这个故事告知我们,不要沉迷于供人玩弄的事物,使人丢失进取的志向。学习也是一样,不能沉迷于玩乐,荒废学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中国成语故事6成语对我始终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拿到中国成语故

12、事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爸爸告知我;“看成语故事,不能整个吞枣,必需渐渐品尝其中的含义。”中国成语中包含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隐藏着一段中华历史和传统美德。我们小学生阅读这本书,不但可以增加词汇量,还可以益智养性,我们要在作文上多用几个成语,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呢!书中,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让我受益匪浅。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爱听吹竽,有300多个擅长吹竽的人吹给他听。齐宣王喜爱喧闹,总想在人前做国君的威历,所以每次当他想听吹竽的时候,便叫那300个人一起合奏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说齐宣王有这个爱好,就跑到齐宣王那你吹嘘自己吹竽是有多么好听,齐宣王毫不犹豫就收

13、留了他,并把它加入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随后,南郭先生就与那300人一起合奏吹给齐宣王听。他就这样轻轻松松地享受舒适的条件以及优厚的薪水与赏赐,南郭先生得意极了。接着,齐宣王过世了,由齐泯王继承王位。齐泯王也喜爱听吹竽,但他喜爱一个个地吹竽给他观赏。南郭先生可急坏了,他像热锅上的蚂蚁,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就连夜整理行李逃跑了。我本以为滥竽充数这事离我很遥远,但它其实就发生在我身上。比如,课堂上背课文时,我的嘴型对不上,声音不敢出,更不敢抬头看老师,到头来还是自欺欺人,自己损害自己。读了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弄虚作假,

14、没有真才实学,最终是站不住脚的。中国成语故事7髀肉复生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蜀志.先王传。东汉末年,刘备在割据争雄的混战中失败后,投奔到荆州刺史刘表那里。刘表对待刘备很好,吃、住、行都支配得妥贴周密。一晃刘备都在荆州闲住了五年。一天,刘备和刘表在一起闲谈,不一会儿刘备去厕所解手,在厕所里他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大腿,禁不住流下眼泪。回到屋时脸上还沾有泪痕。刘表见他这副模样,忙问缘由,刘备说:没什么,过去我是身不离马鞍,大腿上的肌肉很牢固。自从来到你这里后,无忧无虑,享尽清福。这些年由于不再骑马打仗,大腿上的肉又肥又松。唉,人快老了,却一点功业都没完成,一想这件事,我的心中就很苦痛。现一般用此典故比方许

15、久安逸,无所作为。中国成语故事8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几本书,有爱的教化,贝丝的欢乐农场,父亲的城,其中还有我最爱看的中国成语故事。虽然,书还没看完,但是从已经看过的故事中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如;“半途而废中”的乐羊子,在贤惠妻子的劝说下,做到了路不拾遗,明白了一块布要一寸一寸,一尺一尺才能织起来,假如剪断,那从前的时间就白白奢侈了,读书学习也是这样,须要日积月累,才能胜利,假如半途而废,和剪断这块布有何不同呢。而我有时候就听不进老师和爸妈的劝说,没有耐性,养成了很多坏习惯,经常受到老师和爸妈的指责。还有,“程门立雪”中的杨时,为了接着求学,放弃做官,千里迢迢冒着大雪去探望老师,正好遇到老师在睡觉,他就恭尊敬敬的站在门外等候,直到老师醒来,但他已成了雪人。杨时这种对老师的敬重和酷爱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和他相比我是那么的渺小。看看我,常常坐在宽敞光明的教室里,老师在讲课,而我在东张西望,做小动作,不仔细听,既对老师不敬重,又没学到学问。最终还得受老师和家长指责;夏天,爸妈怕我学习热,于是就把空调打开,而我却在里面玩,想想真是太不应当了。看这本书,同时也让我领会到了“曹冲称象”里的曹冲的机灵;“愚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