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辨识词类活用,提高文言阅读水平.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302059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准确辨识词类活用,提高文言阅读水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准确辨识词类活用,提高文言阅读水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准确辨识词类活用,提高文言阅读水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准确辨识词类活用,提高文言阅读水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准确辨识词类活用,提高文言阅读水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准确辨识词类活用,提高文言阅读水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准确辨识词类活用,提高文言阅读水平.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准确辨识词类活用,提高文言阅读水平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里一种重要的文言现象,我们平时可能更侧重让学生记忆和积累它们,而忽略了辨识词类活用方法的传授。正确辨识词类活用,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提高阅读水平。在现代汉语里,不同词类的词在句中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它们在句子中的职务是相对固定的,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不同词类词语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及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可以表述为:定语(名词、形容词、代词)+主语(名词、代词)+状语(副词、介宾短语)+谓语(动词)+定语(名词、代词)+宾语(名词、代词)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作状语的是副词或介宾短语,谓语要由动词来充当。但是在古代汉语里

2、,出现了名词充当状语来修饰动词,名词、形容词充当动词作了谓语等特殊的现象,这就是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如何判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句子成分,然后去分辨各个位置上的词是否符合语法规范。高中课本中常见的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名词用如动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一、名词用如动词名词用如动词的时候,这个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加宾语,占据了谓语动词应该占有的位置。判定一个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首先应从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定,看它的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和它构成了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如:1.七十者衣帛食肉(寡人之于国也)一般“衣”是名词,

3、此处是动词“穿”。2.微风鼓浪(石钟山记)一般“鼓”是名词, 此处活用为动词“振动”。3.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一般“树”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种植”。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齿,本是名词牙齿,此处活用为动词”并列”之意。5.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罾:本义为捕鱼用的网,这里是动词“捕捞”。6.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墓:动词,修墓。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水,活用为动词,游泳。8.风乎舞雩 (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风”是名词,此处为动词“ 吹风、乘凉”。分析:如果是两个名词相连,在古代汉语中,我们宁愿把前面的名词看成是动词,如

4、1。一般情况下,一旦能够确定这个用作动词的名词在句子中的地位,确定了它的后面带有了宾语,就可判定这个名词用作动词了,如2、3。状语后面的名词活用。如4。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如5。连词“而”(以、且)前后的名词有可能活用,如6。能愿类词语“能、欲、可”等后面的名词活用,如7。介宾补语前面的名词活用,如8。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一)动词的使动所谓动词的使动,一般指不及物动词的使动,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实行这个动作。如:1.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亡:使(郑国)灭亡。2.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闻:使(寡人)

5、听闻 。3.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之)活下来。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从:使(百余骑)跟从。分析: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时,它们所带的宾语不是动作的接受者,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使它具有了这种动作。(二)形容词的使动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1.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尊:使(长安君之位)尊贵。2.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远:使(庖厨)远离。3.以愚黔首(过秦论)愚: 使(百姓)愚蠢。4.洁其居,美其服(勾践灭吴)洁:使(房屋)洁净。美:使(衣服)美丽。(三)名词的使动1.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生:使(死者)复生。

6、肉:使(白骨)长肉。2.赠谥美显,荣于身后(五人墓碑记)荣:使(他们)在死后荣耀。分析:名词使动,与自己的宾语产生的关系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活用的名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实行这个动作。三、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是说使得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观上认为它具有了这种性质或状态。如: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小:认为(鲁国)小。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认为(我)美3.成以其小,劣之(促织)劣:认为(促织)弱小。(二)名词用如意动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者事物。如

7、:1.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鄙:以远地为边邑。2.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侣:以鱼虾为伴侣。友:以麋鹿为朋友。3.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襟:以三江为襟。带:以五湖为带。分析:1.衡量形容词用如动词(包括使动,意动)和衡量名词用如动词,标准大致相似。一般来说,代词前面的形容词一定用如使动或意动,因为代词是不被形容词所修饰的,代词前面的形容词只能用如动词。2.同一个形容词在句子中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常常是靠上下文的意义来分辨。四、名词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有的表示比喻,有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一)表示比喻,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者事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绘

8、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如:1.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项脊轩志)手:亲手。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翼: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二)表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把动词的宾语所代表的人,当作用作状语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者事物来对待。如:1.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2.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隶:像奴隶一样的。(三)表示处所或工具,如:1.道芷阳间行(鸿门宴)间:从小路。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面:当面。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上:向上。下:向下。分析:一般情况下,用作状语的名词和用作主语的名词一样,其位置都在动词(谓语)的前面,二者构成“名词+动词”的形式,如果能够判定这个名词和动词不是构成主谓关系,那么,这个名词就应当是作状语。教学中对于词类活用不仅要告诉学生某个词是活用的,同时要分析清楚这个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以及它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前提是,要补充学生在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空白。在具体的训练中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来辨识,才能有所提高。参考文献:王力.古代汉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