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册——琥珀.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299263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册——琥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十二册——琥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十二册——琥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十二册——琥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十二册——琥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册——琥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册——琥珀.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琥珀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3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3找出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想象。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的层次。2找出课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三、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新课。1老师拿出琥珀的标本给同学们看,提问:谁认识这是什么?板书课题。2解题:提问,谁知道什么是琥珀?老师引导学生读读预习提示,

2、随后补充:琥珀透明而且有光泽,有的里面还有小虫、树叶一类的杂物。看到课题,你们会想到什么呢?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有价值的问题,如: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怎么被发现的?有什么用处(二)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词。(三)学生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通过查字典,理解新词的意思。(四)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效果。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课文中有的字音容易读错,老师要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在课文中的读音。在学生自学完后,老师可以用选择字音的方法做巩固练习。如:2理解词语。(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点理解“推测”一

3、词,可以先让学生查字典,找到正确的解释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然后和它的近义词“猜测”进行比较。学生通过查字典可以找到“猜测”的意思是凭想象估计。通过对比,可以知道“推测”是有根据的,是可靠、可信的;而“猜测”是无根据的。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理解“推测”一词的意思,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的合理想象打下基础。(五)学生再读课文,想想围绕着课题,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试着给课文分段。1围绕着“琥珀”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老师在学生阅读思考完后,提出这个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理出课文的写作顺序:时间过程发现价值2根据板书的提示,给这篇文章分段。学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就水到

4、渠成地理清了文章的层次:这篇文章共分四段,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讲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第二段是第2到第13自然段,讲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第三段是第14到第17自然段,讲这块琥珀的发现过程。第四段是第18自然段,讲这块琥珀在科学上的价值。(六)找出作者的想象部分。1默读课文,思考预习中的问题,并进行画批。2在学生默读思考的基础上,老师提问: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老师要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明确:课文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有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这些内容是呈现在科学家

5、眼前实实在在的事物,课文中的其他内容都是作者推测、想象的部分。(七)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齐读课题。老师板书课题。(二)复习质疑。1想一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课文按先后顺序都写了哪些内容?2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琥珀的样子及价值?3默读第四段,用直线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写它价值的句子。4老师分别指名读描写琥珀样子及

6、价值的句子。5老师随后出示这个琥珀的幻灯片,提问:看了图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被包在里面?它们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进行思考。(三)学习课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1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老师板书“推测”后,追问:“推测”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答出推测就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后,老师继续追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会说到这块琥珀是什么样的,老师随即转入第二个教学步骤。2默读第二段,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抓主要内容说说。学生通过默读会抓住主要内容说:一只苍蝇在松树上休息,一只蜘蛛爬过来想把它当作美餐,就在蜘蛛刚扑过来

7、的一瞬间,一滴松脂刚好从树上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头。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追问:(1)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苍蝇,什么样的蜘蛛?老师可以分别指读描写苍蝇的第3、4自然段,描写蜘蛛的第5自然段。在读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到这是一只快乐的苍蝇,是一只小心翼翼的蜘蛛。(2)为什么科学家推测苍蝇快乐,蜘蛛小心翼翼呢?这和后面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理解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正因为苍蝇轻松得意,所以丧失了警惕,它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做自己的事上,就没有注意身边的危险。而蜘蛛一心一意地要把苍蝇当美餐,就忘记了所处的环境。这为下文松脂把它们包在一起提供了可能。3它们是怎样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1)

8、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读读第7自然段。(2)然后让学生一只手当苍蝇,一只手当蜘蛛,另一个同学双手在上当松脂,表演体会那一瞬间的情景。(3)随后老师出示幻灯片,边讲解边演示松脂包住这两个小虫的活动片。当贪婪的蜘蛛扑向快乐的苍蝇的那一瞬间,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不早不晚,不偏不斜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了里头,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呀!(4)后来的情形又怎样呢?老师引导学生读第8、9自然段。体会什么是“前俯后仰”?就是身体不断地往前伏,往后仰。老师然后追问:这点正和我们看到的琥珀样子里的哪一点吻合?就是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说明苍蝇和蜘蛛曾经在

9、里面进行过挣扎。4默读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这个奇特的松脂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在学生默读思考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的发言,边板书边总结:需要天气热,因为只有在炎热的夏天里,松树才能渗出树脂;还需要松树老,因为只有老松树才能渗出这样一大滴一大滴松脂,足以同时包住这两个小虫,并积成一个松脂球。第三个条件要有苍蝇和蜘蛛。最主要的是还必须具备一个特殊的条件,那就是事情非常凑巧:苍蝇和蜘蛛正好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好滴下来,而且正好把它们一齐包住,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形成这个特别的松脂球。5指导朗读第二段。(1)明确要求:第一要处理好重音;第二要用平和、轻松、有趣的

10、声调,给人以有趣的感觉,不能使人有紧张的恐怖的感觉。(2)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老师点评。(四)了解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1一对敌对的小虫包进了松脂球以后,小虫的活动停止了,但自然环境还在继续变化。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呢?2默读第三段,思考松脂球变成化石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在学生默读思考后,老师指导他们讨论,然后再指名说说。老师随机板书松脂球变为化石的必备条件:地壳变动 埋在海底时间漫长3学生自由有感情地读这部分内容。(五)总结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它形成必备的条件,同学们根据板书,说说琥珀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阶段?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琥珀

11、形成的两个阶段是:由松脂形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变成琥珀。这个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天气热,松树老,松脂正好包住蜘蛛和苍蝇这两个小虫,形成松脂球;地壳变动,松脂球长时间埋在海底。(六)了解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1科学家根据这块奇异的琥珀推测出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况,科学家这样想象的依据是什么呢?2出示思考、练习第2题,按照这题下面的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1)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2)夏天,晌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3)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4)蜘蛛刚扑上来,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3小组讨论,互相说说。4老师组织全

12、班讨论,可以先让学生从简单的说起。琥珀的样子就是提纲(4)想象的依据;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的太阳最毒,气温最高,松树才能渗出松脂,并且不断地往下滴,这是提纲(2)想象的依据。然后,再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故事发生在一万年前?“总有一万年了”的意思是至少有一万年了,不会少于一万年。“约摸”就是大概估计。因为这个时间是推测、估算的,所以说“约摸算来”。但这个推测、估算又是有根据的,比较准确。从下文看,这个松脂球挂在一棵老松树上过了几千年;后来地壳发生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合起来时间约摸有一万年了。作者为什么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呢?因为由松脂球变成化石就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埋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海在很远的翻腾怒吼,后来发生地壳的变动,“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最后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过了几千年变成了化石。(七)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