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299176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0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一、 考点示意图 报关单进口报关单出口报关单 粉色 进料加工专用绿色 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出口收汇核销单蓝色 一般贸易黄色 出口国内退税灰色 进口付汇证明联纸质进出口报在单各有47个项目,内空包括进出口单位收发货单位装卸货港买方国卖方国产地成交方式贸易方式商品内容数重量及价格运保杂费日期运输方式海关监管等报关单中有40个项目进出口名称相同 另有9个项目分为进口名称和出口名称 进口口岸出口口岸进口日期出口日期收货单位发货单位征收比例结汇方式起运国地区运抵国地区装货港指运港境内目的港境内货源地用途生产厂家原产国地区最终目的地地区(虚线左为进口 右为出口) 以下两栏不需报关员填写

2、税费征收情况海关审单批注及放行日期(签章)二、考点解析1、 经营单位经营单位是指对外签订并执行进出口贸易合同的中国境内企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1)单位是办理进出货物的单位,要点是有进出口经营权,并且是中国关境内企业,特殊情况下的经营单位确定如下:A. 外贸企业自行进出口(为本企业进出口)的,填外贸企业。B. 三资企业自行进出口的,填三资企业。C. 进出口企业相互代理的,填代理方(即被委托方)。D. 三资企业委托外贸企业进口投资设备、物品的,填委托单位(即三资企业),同时在“标记唛码及备注”栏内注明“委托公司进口”字样。进口货物不是投资额内的,或者虽是投资额内但不属于设备物品(比如原材料)的,

3、填报被委托方。E. 合同的签定者与执行者不是同一企业的,填执行合同企业单位。F. 境外企业不得作为经营单位填报,如委托我驻港澳机构成交的,经营单位填国内委托人。G. 援助、赠送、捐赠货物,填直接接受货物的单位(此种情况下,经营单位不要求必须有进出口经营权,但仅限此三种货物)。(2)代码考生必须注意10位数经营单位编码,第5位表示的是经济区划经济类型,与境内目的地有关系,第6位表示进出口单位(经营单位)的经济类型,与报关单贸易方式、征免性质、征免方式、用途、备案凭证代码栏有关。近年来,试卷中答案以代码方式出现的现象有所增加,无疑增加了答题难度。考生对教材中提示的代码必须加以记忆。(3)代码填写注

4、意A. 填写经营单位时,必须同时填报经营单位中文名称和代码,这也是报关单填制唯一一个要求同时填名称和代码的栏目;B. 第6位是“8”的单位不能填在经营单位栏,国为该单位没有进出口经营权;C. 援助、赠送、捐赠货物经营单位的代码是临时给的,属特殊情况。(4)考试给出的原始单证中提单或发票栏“consignee”(收货人)对应的是报关单“经营单位”栏,只有三资企业委托外贸企业进口投资设备物品的情况特殊。“consignee”(收货人)对应的是报关单“标记唛码及备注”栏上部“委托公司进口”字样中的“公司”。另外,下面的一些表述也是指收货人:“TO:M/S”“sold to”(卖与)“for acco

5、unt and risk of”(财务风险承担人,即买方、收货人)2、 申报单位申报单位是指经海关登记、有权向海关输报关手续,并对其申报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直接向海关负责的中国境内企业或单位。此处“申报”指对进出口货物的申报即报关,教材另一处“申报”的指运输工具申报进出境。请考生注意,无论自行报关或委托他人报关的,谁报关填报谁,本栏目要求填报关单位的中文名称,代码则不是必须的。报关单左下方用于填报申报单位有关情况,包括报关员、报关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和电话号码与本栏目应视为一体。3、 收/发货单位收货单位是指进口货物的所属人,包括自行从境外进口货物的单位和委托进出口企业进口货物的单位。(

6、1)收货单位有两种情况:一是“自行从境外进口货物的单位”,在此种情况下“收货单位”与“经营单位”是同一单位;二是“委托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进口货物的单位”,注意,是委托进口的单位,不要错认为是受委托单位,举例说,甲委托乙进口,收货单位应填报甲。如果委托方再转给第三方,第三方不能作为收货单位,因为,进口货物属于委托方所有。(2)发货单位是指出口货物在境内的生产或销售单位,包括自行出口货物的单位和委托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出口货物的单位。A. 出口报关单填发货单位。“境内生产单位”指出口货物的所有人;“销售单位”指中间商,将零散货物统购后再出口。“自行出口货物的单位”指“生产单位”或“销售单位”以

7、“经营单位”名义出口;“委托他人出口的单位”指“生产单位”或“销售单位”非自营出口,而是委托他人作为经营单位为自己办理出口的单位。B. 提供海关注册编码或加工生产企业编号的,无论是否同时提供其中文名称,一律只单独填报编码或编号;无编码或编号的,填报中文名称。4、起运国/运抵国(1)起运国(地区)是指进口货物直接运抵或者在运输中转国(地)未发生任何商业性交易的情况下,运抵我国的起始发出的国家(地区)。对发生运输中转的货物,如中转地未发生任何商业性交易,则起运营不变,如在中转地发生商业性交易,则以中思索地作为起运国(地区)填报。进口报关单填起运国。“商业性交易或其他改变货物法律地位的活动”主要指“

8、二次买卖”。例如“甲国将乙国的货物卖给丙国”,货是乙国的,甲国将其买下,再售给丙国,货物在甲国发生了二次商业性交易,改变了货物的从属关系。再如:“香港将我国的货物转售给美国”,说明我出口货在香港发生了“二次买卖”,卖方出售的货物在抵达买方所在国之前什么也没发生,起运国为卖方所在国。卖方出售的货物在抵达买方所在国之前,只发生中转或只发生商业性交易,起运国仍为卖方所在国。卖方出售的货物在运抵买方所在国之前,在第三国或地区同时同地发生中转和商业性交易,此时,起运国发生改变,已不是卖方所在国,而是变成了“同时同地发生中转和商业交易”的国家或地区。(2)运抵国(地区)是指出口货物离开我国关境直接运抵或者

9、在运输中转国(地)未发生任何商业性交易的情况下最后运抵的国家(地区)。对发生运输中转的货物,如中转地未发生任何商业性交易,则运抵国不变,如中转地发生商业性交易,则以中转地作为运抵国(地区)填报。关于“VIA”一词词义的说明:VIA一词字典解释为:经过、经由、取道。2003年辅导教材P181页中解释为“在提运单中如以英文VIA列示运输中途港,仅说明装载货物的船舶途经该港口,而并未换装运输工具,故装货港不变”。而2004年辅导教材P204页则说“由运输单据中的FromTovia HongKong或port of transshipment HongKong,可以判断代表货物在香港发生了运输中转”。

10、两个版本教材对“VIA”一词的解释大相径庭,请考生注意当年教材的解释。5、原产国/最终目的国(1)原产国(地区)是指进口货物的生产、开采或加工制造的国家或地区。进口报关单填原产国,原产国的确是个技术性很复杂的问题,考试时不可能出很难的考题,考生应掌握以下几个概念:A. 一般情况下,卖方国就是原产国。B. 注意查找原始单证中“country of origin(原产国)”、“manufacture:”(制造商公司,以此推出原产国)。C. 随整机整车一同进口的数量合理的零配件(以进整车整机为主,零配件做为附带产品)的原产国随整车整面的原产国确定。D. 单独进口的零配件的原产国,按其实际原产国确定。

11、E. 同一货物,在原始单证中出现两个“原产国”,如果属于单独进口的零配件,则必有一个单证的记录是错的,考生应注意原始单证中这样的词句:“Details as per”(具体以为准)。比如,发票上记录某一商品的原产国为国,同时注有“Details as per attached sheets”(详情以随附清单为准)就应以随附清单上的记载为准。F. 原产国不受“商业性交易”和“中转”影响。G. 原产国不详时,报关单“原产国”一栏填“国别不详”或“701”。(2)最终目的国(地区)是指已知的出口货物的最终实际消费、使用或进一步加工制造的国家(地区)。出口报关单最终目的国,一般情况下,是指我们的出口货

12、物要卖给的国家(地区)。如是直抵货物,“port of discharge”(卸货港)所在国即是最终目的国。如发生中转(transshipment),则“port of destination”(目的港)所在国为最终目的国,最终目的国不受“中转”和“商业性交易”影响。6、装货港/指运港装货港是指进口货物在运抵我国关境前的最后一个境外装运港。无实际进出境的,本栏目填报“中国境内”(代码0142)。指运港是指出口货物运往境外的最终目的港,最终目的港不可预知的,可按尽可能预知的目的港填报。无实际进出境的,本栏目填报“中国境内”(代码0142)。(1)进口报关单填装货港。直抵货物,运输工具由哪个港口起

13、程,哪个港口即是装运港;非直抵货,则必须以“最后一个装运港”作为装货港。“最后一个装运港”就是指在该港发生过卸、装货。这种卸、装不会是从一种运输工具上卸下,再装上原来的运输工具,一定是从甲运输工具上卸下,装上乙运输工具,这就是“中转”,因此,凡是进口时出生中转的货物,中转港即是装货港,当然,假如发生两次以上“中转”,要以最后一次“中转”为准,这最后一个中转港,也就是离我国关境最近的一个港口。“装货港”改变只受“中转”因素影响,与是否发生“商业性交易”无关。(2)出口报关单填“指运港”和“最终目的国”一样,题目中的“最终”两字,决定了无论中途是否发生中转或商业性交易,都以最后一个地点为准,原始单

14、证中“port of destination”(目的港)即是指运港,自然不受“中转”和“商业性交易影响”。(3)到目前为止,“起运国”、“运抵国”、“原产国”、“最终目的国”、“装货港”、“指运港”在报关单上填的都是国外的情况或是“国”或是“港”。其中“装运港”仅受“中转”影响。“起运国”、“运抵国”因“同时同地”发生“中转”和“商业性交易”而改变。其他如“原产国”、“最终目的国”、“指运港”则不受任何影响。7、进口口岸/出口口岸进口口岸/出口口岸指货物实际进出我们关境口岸海关的名称。进口报关单填进口口岸名称。“进口口岸”是指装载进口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境后第一次停靠的地点的海关名称。出口报关单填

15、出口口岸海关名称。“出口口岸”指装载出口货物的运输工具出境前停靠的最后一个地点的海关名称,均指我国境内地点。需要特别注意,一般情况下,进出口口岸海关也就是进出口货物向其报关的海关,有隶属海关的,填报隶属海关名称。如:公司于年月日就进口货物向上海海关隶属的浦江海关报关,进口口岸(即报关海关)为上海浦江海关。进口转关运输货物应填报货物进境地海关名称及代码,出口转关运输货物应填报货物出境地海关名称及代码。按转关运输方式监管的跨关区深加工结转货物,出口报关单填报转出地海关名称及代码,进口报关单填报转入地海关名称及代码。8、境内目的地/境内货源地境内目的地指已知的进口货物在国内的消费、使用地区或最终运抵地点。进口报关单填境内目的地。虽然定义中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