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29913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四(3)班课时:2课时提供者:谢艳萍单位:江西省信丰县坪石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5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从语言文字中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训练朗读能力;体会过渡句、过渡段的运用,学会文章段与段自然过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目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来自农村的孩子,学生从小所接触到的知识面比较窄,学习能力有限,基础也不是很牢固。班上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难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所以课堂要尽可能创造出更加活跃的气氛,让那些学生得到带动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

3、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为国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立志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

4、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前自学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3、学习生字词,理解帝国主义列强 、租界、衣衫褴褛,耀武扬威、铿锵有力、惩处 中华不振等词语。4、梳理课文内容。二、课中探究1、课件出图:周恩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你们了解他吗?我们二年级学过一篇课文,傣族的泼水节就是写周恩来的事情。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他12岁的时候,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周恩来,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看老师

5、写课题“崛起”的“崛”,是个生字,左边是个山字旁,右边是个“屈”字。来,齐读课题。崛起,就是兴起,之,是“的”。意思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带着这个问题,打开课本,自读课文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检查词语掌握情况。出示5组词语,读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帝国主义列强 租界 知道什么是租界吗?租界就是租住别人的国土,里面还不让弱国的人进去继续读。衣衫褴褛,耀武扬威大家读到这个词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铿锵有力大声读这就是铿锵有力。惩处 放到句子中:“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

6、训斥了一通。” 是什么让周恩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回答问题运用多媒体展示让内容形象直观,激趣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探究的主动性。剖析文本语言,洞察内心情感,深入感悟文本。 中华不振一起读(板书:中华不振)过渡:正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哪些地方写了中华不振呢?请同学来读读课文,凡是能表现中华不振的地方就画下来。讨论问题。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

7、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思考并讨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紧扣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梳理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在这3个小故事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这件事?3、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一)自主学习,初步感悟。画下感受深刻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二)交流反馈,自主质疑。预设:为什么洋人轧

8、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洋人,反而把中国妇女训斥一通?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分组讨论思考。学生回答问题。深入体会洋人、中国巡警、围观的中国人三种人物对被轧死亲人的妇女出乎常人的态度,从而引导学生体会中华之不振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周恩来当时的心情 (三)研读重点,深入感悟。1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抓住“惩处”一词辐射重点段,理解“中华不振”。(3)思考讨论:惩处谁?为什么要惩处洋人?中国巡警为什么不惩处洋人?” 引导学生抓住“衣衫褴褛”,想象、体会妇女的不幸和悲伤,并相机指导朗读。 由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读第

9、七自然段,了解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抓住“闯进”一词,理解“租界”不允许中国人随便入内,补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2、出示视频资料,丰富对“中华不振”的理解。3、感情朗读。 4教师小结,强化感悟。同学们,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分组讨论思考,交流思想。并反馈信息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周恩来当时的心情5、拓展、写话或说话训练。(一)从租界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沉思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下来或说一说。(二)学生交

10、流写话或说话内容。(三)深化对课题的认识,齐读课题,再读课题。独立思考后交流想法并完成练习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三、 总结及作业1、处于战乱年代周恩来,少年时代就立下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促使他成就了救国救民的伟业,使他成为一代伟人,作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21世纪的建设者,我们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而读书?我们该立下怎样的读书志向?请同学们课下好好思考 2、抄写生字词:把文中四个字的词语找出来,抄在自己的“摘录笔记”上。 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周恩来的其他故事,或熟悉的亲人或小伙伴们的成长故事,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联想还有哪些典型人物通过总结提升知识,研究性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七、教学评价

11、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学生姓名评价日期评价项目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优良中差课堂表现回答问题作业态度知识掌握综合评价寄语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不振 ( 沉思) 振兴中华 ? ! (疑惑不解) (理想、抱负、目标)九教学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的教学或学习流程;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

12、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4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吗?你是如何解决的?5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7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对于本文的教学,在教学时,我从课题入手,紧扣“中华不振”这一核心词语,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体现“中华不振”的语句,进而体会“中华不振”的原因,按“不振要振(崛起)”进行教学。力图通过层层推进,让学生挖掘出蕴含在周恩来伟大志向背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到旧中国的种种“不振”,感受到周恩来幼小心灵深处“要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应该说这种设计是非常好的,但是因为教材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是学生不熟悉的、人物是学生感到陌生的,学生在理解时存在难度。教学时由于我对学情估计不足,上课时又急于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教学人物,因此表现在课堂就出现了老师极尽煽情,学生却无动于衷;老师语言慷慨激昂,学生却表现木讷;老师表情丰富,学生却是一片木然的状况。尤其是在理解文中“中华不振”的语句时,出现了学生冷场,教师包场的场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追根溯源在于我没有带着学生走进文本,学生没有能与文本进行碰撞,没有与语言文字产生共鸣,自然不能动情,不能勃发了。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