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教学设计73603.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296837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链》教学设计7360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项链》教学设计7360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项链》教学设计7360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项链》教学设计7360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项链》教学设计7360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链》教学设计7360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链》教学设计73603.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理解生动、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3通过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认识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们的侵蚀毒害。学习借鉴小说主人公诚实守信的品格和遭遇厄运不沉沦,逆境中顽强抗争的精神。【教学重点】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理解生动、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故事情节的偶然性与人物不幸遭遇的必然性。【教学方法】1通过导读、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把握人物性格。2通过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

2、第一课时一、导入向往美好生活,这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但如果一味不切实际地梦想享受豪华、舒适的生活,就会葬送一个人一生的幸福。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就为满足一时的虚荣付出了10年的代价。今天,我们就走进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探寻酿成她悲剧的原因。二、字词检查1读准下面的字音:寒伧(chen) 奢(sh)华 黯(n)淡 粗陋(lu) 佳肴(yo) 惆怅(chuchng)请柬(jin) 债券(qun) 契(q)约 租赁(ln)账簿(b) 油腻(n) 誊(tng)写2解释下列词语:资质:人的素质。艳羡:十分羡慕。寒伧:不体面、寒酸。惆怅:忧伤、失意。自惭形秽:因为自己的样子不如别人而感到惭

3、愧。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采用抢答的方式,要求学生读准音、说出义。三、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善于从平凡琐屑的事中,引出有声有色的故事,使人情世态真相毕露,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尤其是别具匠心的构思布局和耐人寻味的故事结尾,细腻、深刻的人物心理和惟妙惟肖的细节描写,以及精彩生动的人物语言和简洁、质朴、优美的文体风格,处处显示了作家

4、高超的艺术技巧。他的文章如一泓清水般清新流畅,又不乏幽默机智。 四、理清思路,分析小说构思的精巧1整体把握课文提问:文章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从结局往前看,连续发生了哪些事情?要求学生速读三分钟,从文章的结局往前推,导出文章的结构:收请柬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发现真相,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小说的情节曲线。(从结局往前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阅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最精彩的语段朗读,教师用多媒体配乐。(配乐朗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3研读课文:分析小说精巧的构思提问:从文章的内容看,大家不难理解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可以说它是合乎情理的。有什么根据吗?

5、提示:小说情节中有三处先设伏笔,后明真相。 参考答案:项链是赝品,直到最后才道破,不仅使主人公大吃一惊,也使读者感到十分意外。看似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文中,作者三次做了巧妙的暗示。 讲解:作者三次做了巧妙的暗示:(1)借项链时,女友表现得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 (2)当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地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这已表明项链不是什么贵重物品。(3)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说只卖出这个盒子,这就说明项链与盒子本不是原配的。 这样描写就更能增加情节的波澜,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深思。 作品在道出项链是假的之后,戛然而止,这样的结局令人拍案叫绝。

6、玛蒂尔德品尝十年的艰辛才发现那是假的,悔恨、辛酸也会一齐涌上心头,读者也深感惋惜、不平,总觉言犹未尽。正因如此,才引来了许多的读者续写。 小结:小说以项链为线索,按借、丢、赔的过程展开,最后点出是假项链。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五、随堂练习1下列词语中红颜色字的注音、书写无误的一组是()。A誊写jun契约q 惊骇hi 妩媚wB膺品yn 租赁ln 奢华sh帷幕wiC惆怅chng 账薄b 寒伧chn 丰韵ynD鲈鱼l 瘦削xio懊恼o 债券qun2下列句子词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住宅的寒伧,墙壁的,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她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

7、利里。原来就是佛来思节夫人,她年轻, 美丽动人。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陈设着的木器,珍奇的古玩。A黯淡陶醉 依旧 精巧B黑暗沉醉 依然 精美C黑暗陶醉依然精巧D黯淡沉迷依旧精美参考答案答案:1B 2A 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第二课时一、导入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原因。那么造成玛蒂尔德的悲剧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本课我们就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造成其悲剧的根源。二、分析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1. 序幕部分对刻画玛蒂尔德有什么作用?请说明它与后面情节的关系。提示:通过现实与“梦想”的对比,尤其是七个“梦想”的心理描写,分析对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的作用。 参考答案:通过现实与“

8、梦想”的对比,写出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醉心奢华,渴望过上流社会贵夫人生活的心理,为下文写她参加夜会而赶制新衣及借项链作了充分的铺垫。讲解:这部分写了玛蒂尔德的“痛苦”和“梦想”。交代了她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属于小资产阶级,不甘心过寒伧的生活,梦想过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这是她的心理性格。这部分内容虽是非基本情节部分(序幕),但它是构成主人公不幸遭遇的基础,为下文写她参加夜会而赶制新衣及借项链作了充分的铺垫。2. 从“挑选项链”这一情节中,找出描写路瓦栽夫人在借到项链前后的三个心理变化过程的文句,指出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提示:从人物的具体行动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参考答案: 这一部分的心理描写揭示出主人

9、公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精神世界。讲解:作者通过“发现”、“发抖”、“出神”“迟疑而焦急”“跑起来”、“搂”、“亲”、“跑”,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了玛蒂尔德发现钻石项链时激动、神往;想开口商借而唯恐对方拒绝时犹豫不安;终于得到对方允许时的极度欢欣、兴奋的三个心理变化过程。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精神世界。3.作者是怎样描写玛蒂尔德在夜会上的具体表现和心理特征的?作者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提示:注意体会主人公在夜会上的表现所反映出的内心世界,并体会四个“陶醉”等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参考答案: 这一部分通过对主人公在夜会上大出风头、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等描写,并一连用了四个“陶醉”写出

10、了玛蒂尔德梦想得到实现、虚荣心得到满足时的狂热兴奋,刻画了其精神世界受到的毒害。讲解:在夜会上,她“狂热”、“沉迷”、“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甜蜜的胜利里。”作者就是用这些心理描写,在读者面前剖露了路瓦栽夫人庸俗、空虚的心灵,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这四个“陶醉”与前面的七个“梦想”相呼应,前者是她追求虚荣心和享乐的思想核心;后者是她虚荣心得到满足时的真实体验。4在丢失项链前后,小说在描写女主人公的心理时,先后两次出现“什么也不想”这句话,仔细分析这两个“什么也不想”的内涵是什么?提示:两次“什么也不想”分别出现在夜会上获得成功和她丢失项链后。参

11、考答案:两个“什么也不想”分别描绘出主人公由幸福的顶峰跌入痛苦的深渊的心理变化的过程。讲解:前者的“什么也不想”是写她在夜会上获得成功的狂欢程度,表现她幸福满足到了极点;后者的“什么也不想”是描写她丢失项链后的狼狈心理,表明她痛苦、惶恐到了极点。这两种心态的描写正是女主人公从“幸福的云雾里”跌进倾家荡产深渊的冷酷现实的心理变化的具体写照。 5.讨论:玛蒂尔德对一夜的虚荣换来10年的贫困后悔了吗?这说明了什么?提示:从文中对她“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的心理描写进行揣摩。参考答案:从文中的心理描写不难看出主人公爱虚荣的性格是她不幸遭遇的根

12、源。讲解: 从文中对她“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的心理描写,可看出她对一夜的虚荣换来10年的贫困并没有后悔。10年的辛苦,使她的家庭生活和外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并没有改变她那爱虚荣、慕豪华的性格。由此也可见,她的不幸遭遇绝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而是她爱虚荣的性格给她带来的。三、探究学习1如何看待路瓦栽夫人丢失项链这一偶然情节? 参考答案:丢项链虽是偶然事件,但蕴含着必然因素,因为如果不借项链,自然就无丢项链之事,而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独特性格必然驱使她借项链。另外在晚会上她的“狂热”、“兴奋”、“沉迷”、“陶醉”以及后来的“赶快逃走”,都

13、是很容易丢失东西的。那些身边总是跟着女佣或随从的太太、老爷们,大小事情不用自己动手,也不用自己操心,一切行动自然从从容容,怎么会丢失戴在脖子上的项链?这些情节的出现,都是由人物性格的力量推动的。人物的行动及行动方式是由人物的独特性格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边的情节都在为她丢失项链这个情节作铺垫。丢失项链这个情节的合理性、必然性,也以路瓦栽夫人的性格作基础,是她那爱虚荣的性格造成的。 2如何理解“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话? 参考答案:对路瓦栽夫人的悲剧,作者是同情的,对她的虚荣心,作者是讽刺批判的。但路瓦栽夫人不幸遭遇的根本原因,不是丢失项链这一细小事情本身,而是她摆脱不

14、了那个社会为她安排的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她那种爱慕虚荣的思想正是那个社会的产物。作者认为人生是变幻无常的,人们的生活命运具有不稳定性,这并不是最完美的归因。 3如何评价路瓦栽夫人这一形象? 参考答案:人的性格是复杂的,路瓦栽夫人虽然爱慕虚荣、贪图享乐,但在她身上还有恪守信誉、自尊自强、吃苦耐劳等可贵的品格。我们在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不要走向极端。小结: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既是性格悲剧,又是追求虚荣、崇尚奢华思想的必然产物。如果说丢项链是偶然的,那么她的悲剧则是必然的。四、随堂练习1朗读“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时,重音处理最妥当的一项是()。A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B你能

15、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C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D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2项链结尾处的精巧构思,其深刻含义在于()。A深化了主题,既嘲讽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又对受害者路瓦栽夫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B证明一件偶然的小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的道理。C揭露佛来思节夫人一伙资产阶级的虚伪,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金钱统治的罪恶。D掀起波澜,把情节推向高潮又出人意料,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行径以及他们的虚伪奸诈。参考答案答案:1B 2A 五、布置作业根据题意,自拟题目写二三百字的短文。假如项链没有丢,或丢了以后立即得知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的结局将会怎样?【附】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