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7《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WORD教案3.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29536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7《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WORD教案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7《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WORD教案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7《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WORD教案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7《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WORD教案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7《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WORD教案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7《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WORD教案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示例第七节 探究运动和力关系(第一课时)教学课题认识惯性授课地点教 室授课教师授课时间仪器材料小车、棋子若干、鸡蛋、平玻璃杯、小纸条、笔帽、木块(最好是模型人)、电脑多媒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2过程与方法在解释惯性现象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物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过程教师

2、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提出问题】钢笔帽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击打纸条后钢笔帽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师请优胜者讲一讲取胜的关键;1抽纸条比赛:(谁能将纸条最快抽出,纸条又不倒则为胜)将学生事先准备好的一个食指宽和长的小纸条,将纸条用钢笔帽压住,用食指迅速击打纸条,此时学生互相比赛,找窍门,热情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回答:静止;仍然保持静止状态【新课教学】1 惯性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课堂演示:1请一个同学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2请一个同学做载有木块的小车受阻而停止运动;(为增加趣味性,可将木块改成模型人)3.请两个同学做击打棋子的实验;同学们观察现象:让学生描

3、述以下情况:1、用力将鸡蛋下纸板弹出,鸡蛋不随纸片飞出,而是落入杯中;2、小车受阻而停止运动,模型人并不停止运动,而是向前倾倒;3、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后,上面的棋子不随它而飞出而是落在桌子上强调:从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变化情况2 惯性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惯性的概念:静止的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惯性的概念: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观看录像片: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上,汽车转弯时,乘客倾斜,汽车急刹车,乘客向前摔倒;教师随时订正不准确之处教师结合报纸上看到的因为公共汽车上的摔伤造成的纠纷,讲惯性的无处不在,汽车安全带的重要

4、作用;请学生列举大量的惯性现象的实例其中有应用和危害找典型的例子与学生共同解释如:奔跑的人不易停下来;公共汽车在进站前10几米处就关闭油门;用力甩手可将手上的水甩掉;翻滚过山车向最高点的运动靠什么;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然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飞船的后面研究对象:鸡蛋鸡蛋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鸡蛋运动状态变化情况:不变学生描述实验2和实验3中的现象请学生分析、解释看到的现象(从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变化情况来分析)请学生讨论课本中的109页的小明的周游世界的计划是否可行?问题在哪里?并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见解【课堂小结】(1)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2

5、)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的这种性质;(3)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步骤: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变化情况学生思考:人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竖直向上跳起,会落在起跳点的什么位置?原因是什么?【课后作业】【教学反馈】学生练习第七节 探究运动和力关系(第二课时)教学课题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授课地点实验室授课教师授课时间仪器材料小车、斜面、铁架台、毛巾、棉布、木块电脑多媒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区别出惯性和惯性定律;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惯性现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理想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

6、概括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逻辑推理的方法,学习科学家不断进取的精神;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问题与猜想】力是维持物体的运动,还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进行探究实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课堂演示:教师手推一辆小车,小车可在讲台桌上滑行一段距离,然后停了下来;教师问:小车为什么能滑行一段距离?又为什么停了下来?你能试分析一下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吗?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相互交流讨论;小车能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它具有惯性;停了下来是因为它受到桌面给它的

7、摩擦阻力的作用小车从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制定计划】并思考以下问题:1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同一高度滑下,为什么?2三种不同的材料,目的是为什么?3.实验中是否要用同一辆小车?【收集证据】【分析与结论】先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并演示实验并说明实验的条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指导学生按照教材图7-32安装实验器材,按上述计划,进行实验操作,并将实验的结果填在下表中接触面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毛巾棉布木板教师介绍:300多年前,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是通过这样的实验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的后来笛卡尔又推出,运动的运动物体不受阻力时不仅速度的大小不变,并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教

8、师对惯性定律进一步分析理解:条件:不受外力作用时;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学生讨论1 这样就保证了小车到达B处开始水平运动时的速度相同;2 便于比较 3 用同一辆小车同学们安装好器材后;开始做实验小车三次都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每次水平面的表面不同,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毛巾,第二次换成铺棉布,第三次就是木板比较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在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分析: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小车运动的长短与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的运动距离将会变长还是变短?根据上

9、面的实验进行推理,若没有阻力,小车将会怎样运动?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概括出一条重要的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请学生讨论课本中的109页的小明的周游世界的计划是否可行?问题在哪里?并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见解【课堂小结】(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3)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回到小车的实验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小车运动的原因,停下来的原因(1)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性质,这一性质表现为物体总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而惯性定律是一个客观规律,这一客观规律正是由于物体惯性这种性质,所以当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学生思考与讨论,教师补充得出它们的不同之处【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