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征》教学设计[42].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29398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五从征》教学设计[4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十五从征》教学设计[4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十五从征》教学设计[4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十五从征》教学设计[4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十五从征》教学设计[4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五从征》教学设计[4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从征》教学设计[42].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北罗镇中学 樊军考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为“战争”,十五从军征便是这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在课内外都曾接触过有关战争的文章,同时,对诗歌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步骤,但是,也还存在理解诗歌不够深入,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不足。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这首诗,帮助学生建构诗歌中所传递的对战争的全面认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一、出示图片,展示汉字“家”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楷体)二、讨论:在你心中,家是什么?三、诵读小诗家。教学流程:一、读懂题目1、齐读诗题,板书诗题。2、理解诗题,再读诗题。3、介绍“小资料”,了解“乐府”相关知识。二、检查预习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3、诗句。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3、理解字词在诗句的意思。4、再次自由读诗。要求:争取做到将诗读懂。三、初读诗歌1、师生合作读。2、指名学生读诗,初步体会读诗后的感受。 这首古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四、解读诗文(一)学习第一句。1、出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指名请生读。读中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始” “十五”、“八十”。2、齐读诗句。3、板书:十五从军 八十归乡4、感悟“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内在情感。 思考:老兵这65年是怎样度过的?相机引入课内外有关战争及思乡主题的古诗,激发学生情感。(二)学习第二到四句。1、过渡:此时此刻,老兵最盼望的是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家。2、

4、谈话:65年前,儿时的老兵有一个怎样的家?怎样的生活呢?3、思考:65年后,老兵的家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边读边批注。画出文中有关老兵家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4、学生汇报。5、出示: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指导学生想象:除了从诗句当中读到的这些,此时,你还看到了什么呢?6、学生齐读:“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7、出示:家 、冢对比图片 板书:板书: 冢(三)学习第五、第六句。1、出示: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体会:老兵做好了饭菜,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是什么味儿?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3、出示: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学生齐读。4、教师:父母没了,兄弟没了,原来的生活没了,岁月也没了。这家还是家吗?(四)学习第七句。1、出示: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思考:老兵落泪了,他为什么落泪?2、学生汇报。3、由“泪”回归全诗,读中体味战争,给人民、给家庭带来的深重的灾难。3、出示: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学生齐读。五、回归整体。配乐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会背诵的同学试着背诵。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这首诗带给你的思考与感悟。 板书: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 八十归乡 家 冢 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