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291827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主考学校:*大学专 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赵嵘*号:6考生*:夏白茹2013年 3月22日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开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现象,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和谐安康开展所以要想彻底解决收入分配过程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就必须得正确理解公平的内涵,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理解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公平问题。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来调节收入分配,尽可能的做到在

2、分配领域尤其是在再分配领域中的公平公正,逐渐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康开展。关键词:收入分配公平 收入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 录引言1一、我国收入分配现状1一城乡间差距1二东西部差距2三阶层间差距2二、收入分配差距对社会的影响2一对经济造成的影响2二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3三、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产生的原因4一历史原因4二制度不健全5(三)垄断问题6(四)现行税制不健全6四、相关的对策7一打破垄断7二公平正义7三完善社保8四税收调控9结语9参考文献10. z-引言基尼系数是经济学中测量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在0和1之间。假设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3、;0.2-0.3表示比拟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戒备线,一般兴旺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据专家测算,我国城乡平均的基尼系数1997年为0.37;2003年为0.44;2010年为0.5。现已属贫富差距悬殊国家,并且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如不加以控制,任由贫富差距继续加大,必定会形成就业、养老、医疗等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开展。贫富差距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公民因利益格局明显反差而产生被剥夺感和社会不公平感,由此产生的“仇富现象正严重威胁着社会阶层之间的和

4、谐。房地产开发商和失地农民之间、工厂老板和农民工之间的紧*关系,常常成为社会冲突的爆发点。不稳定的社会无从谈起和谐开展,这与党中央一再强调的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另外,收入的分配情况能够通过抑制或促进消费,对经济开展产生影响。近年来在扩大内需政策的鼓励下,实体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但是随着贫富差距的增大,必定会削弱相当一部份人群的消费能力,从而抑制了扩大内需的作用,阻碍经济开展的脚步。随着社会的开展和进步,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开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改善,但是在经济高速开展的背后,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收入分配领域,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5、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热议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就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的理解,还望多指正。一、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一城乡间差距受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差异的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要比农村快很多,于是就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例如,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8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额的绝对值为11020元,城乡收入比高达3.35倍。假设在经济统计分析中,将城镇、农村居民所拥有的福利及其实物补贴,如公费医疗、财政补贴、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等也计算在内,则,城乡收入的差距则会更大。二东西部差距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地域经济、文化特色。西部地区与东部

6、地区相比拟,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尤其是近年来,东西部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还在不断上升。由于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兴旺,居民自然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另外,在外资流入量较多的地区,居民收入的增长空间也会相对较大。根据相关的报道,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的地区则是*,两个地区的人均GDP之比为1:9.6。三阶层间差距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经济数据可知,中国行业最高收入与行业最低收入的比值是6倍,而国际上的收入差距标准大约为3倍,这说明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已经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最主要的高收入行业集中在金融、电力、电信、保险、烟草等领域,这类行业的收入要比其它行

7、业的收入高出23倍。这仅仅是实际工资的比照,如果将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等相加起来,则这种差距将会扩大到610倍。且在工资增长速度方面,高收入行业要比建筑业、采掘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高出很多。不难看出,在行业垄断的背景下,只有那些垄断行业才有能力大幅度增加员工的工资、福利,由此也就形成了一种工资分配秩序的“潜规则。二、收入分配差距对社会的影响一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收入分配的公平也严重的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影响经济的开展。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自身需要用市场来配置资源,资源又包括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而物质资源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人力资源来发挥的,人力资源的关键才能保证劳动者的积极性。收入分配的公平是

8、促进劳动者的积极性最好的发挥的重要因素。劳动者一旦发现自己的劳动和收入不成正比,就会产生消极怠工情绪。企业内部的分配公平严重影响到职工的工作热情。有些企业职工工资高,但是因为存在着分配不公,结果职工的积极性也依然不高,相反有的企业职工收入比拟低,但是因为分配的比拟合理,比拟公平,职工感到满意,能够保持较高的工作热忱。所以说合理的公平的收入分配是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的保证,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最终起到促进经济的开展和社会的进步的作用。经济开展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可供分配的物质产品的数量,物质产品的数量又同时决定了收入分配的水平,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对促进经济的开展,提高了经济的效率都起

9、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推动了收入分配的公平向更高层次迈进。当前,我国的再分配机制相对落后,这主要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税收制度残缺,“偷、漏、逃、抗税等非法现象普遍,执法部门打击力度缺乏等。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税收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的税收流失额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政府主导的再分配措施最先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下初次分配方面的公平缺失,但对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而言,却有着“逆向调节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高收入群体缴纳的个税只占个人所得税总体收入的一小局部,而中低收入者则是纳税主体,很多高收入者却没有自觉履行纳税义务。二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属于经济领域的公平。也是社会等其他学

10、科着重考察的主要问题。公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畴,因为它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还存在于法律领域、道德领域和政治领域。但是不管我们将公平界定在哪个领域,它的含义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手段意义上的公平也就说是从具体的操作方面出发,来解决如何公平的问题;二是通过目标意义上的公平也就是从人的理性出发,来解决如何确立一个理想的公平的和谐社会秩序的问题。这里我要说的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则是属于经济领域的公平,也是社会学等学科着重考察的主要问题,其本身具有双重性,即手段和目标都要兼顾。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讲的公平分配要以促进生产开展,到达理想社会秩序为手段进展公平另一方面,公平又是和谐社会要追求的共同目

11、标介于收入分配中谈到的公平是属于生产关系的*畴,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又是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此,生产资料所占有的公平与否,最终决定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中,收入分配公平都是以按劳分配作为根底的。马克思曾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做过这样的论述他让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者所拥有的权利是和他们所提供的劳动成正比的;平等必须用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这是一种不成认阶级差异的平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但是这样平等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所理解的平等,空想主义者往往都把平等和平均主义混淆了马克思所说的平等的权利,是针对不同的劳动者给与不同等的权利它是肯定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也默认

12、不同等的工作能力这种平等其实就是成认不同天赋的劳动者所具备的不同的天赋和工作能力。这里说的平等实质就是公平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这种公平还表现为劳动者个人竞争的时机和自由选择的公平相关联。因此,我们说公平与不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它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做根底的,不能凭个人主观评论由此得出结论,公平是与效率相统一的但公平又不完全等于平均主义,平均主义的最大弊端就在于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不管做多做少都是平均分配,最终导致共同贫穷方案经济的时代讲的是一种低层次水平上的平均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大家共同富裕,所以社会主义的平均主义不能停留在那种低层次的平均水平上做到公平就要有个“度的衡量,既要

13、做到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又可以把差距拉开,如果收入差距太小,就不利于鼓励机制的形成,如果收入差距太大,又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把握好这个“度,就得根据社会开展的不同阶段和社会的不同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做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完美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康开展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收入分配一方面受社会主义的规定性约束,另一方面也受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开展水平不高的国情制约,为此,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搞好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三、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历史原因初次分配是以效率作为收入分配的准则。目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最为切实可行的

14、公平分配标准是按奉献分配和按效率分配。首先,按效率分配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开展。因此我们只有用效率作为分配标准,才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的消耗,才能够节约物质消耗,才能降低产品本钱中的一些生产资料的支出,才能促进各企业加强管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开展。其次,按效率分配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产品,缓解了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再次,实行按工作效率分配,能够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有效调动劳动者和行业部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既然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这就

15、必然要求在初次分配中,根据效率拉开合理的收入差距,调动广阔劳动者的积极性,通过有先有后的开展,“允许一局部地区,一局部行业,一局部工人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我国目前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结合按要素分配的方式就是注重效率的表达。市场经济本身要求各种要素要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实现要素的配置,各种要素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都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当商品价值实现以后,这些要素的所有者,必然要根据所拥有的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二制度不健全再分配注重的结果是以公平作为分配的准则。虽然按效率分配能够促进生产的开展,也能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它不能解决收入中的两极分化问题。两极分化是同社会主义本质相违背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如果社会主义产生了两极分化那就意味着将从根本上阻碍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从而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开展。因此必须要注重结果的公平,作为收入分配的补偿,要弥补初次分配的过程中产生的缺陷,缩小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