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探微.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289597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探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探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探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探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探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探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探微.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探微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通过我校在二000年立项的市级实验课题“强化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历时两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现就课题研究中的活动性、实践性作业的主要特点、设计的主要原则、作业的主要形式谈谈我们的认识,做法与体会。一、活动性、实践性作业的主要特点(一)、内容具有生活性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要源于学生所学的知识,但要超越书本。要根据学生广阔的生活来设计其作业的内容。设计时不受制于课本上的知识,不要将其设计得过细,也不要人为地做出过多的限制。而应根据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的差异,学生的

2、兴趣爱好,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由空间,能够自己选择或设计一个蕴含在实际生活之中的实践作业,并能在这项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探究知识、运用知识。只有这样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会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而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二)、形式具有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作业的内容来自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手段以及途径等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活动性、实践性作业的形式应是开放式。同时,学生在完成这种作业的过程中,不再受制于教师,不再受制于课本,不再受制于教室、课桌,完全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个性特长、兴趣爱好,

3、自主灵活地去探究、发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这种开放式作业的训练,不仅能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还能逐步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三)、结果具有多样性活动性、实践性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作业结果必然具有多样性。因此,教师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待这样的作业结果,要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肯定每个学生所取得的成果,并努力地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展示成果,要让学生能及时地得到交流,使其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启迪,使他们的思维和视野得以拓展。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一定要充分听取学生的表述,全面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在对作业结果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对其作业过程的评价。这样,才能使其评价更趋全面、

4、合理、公正。二、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的一般原则(一)、要具有新奇感小学生做作业时普遍怀有喜新、求趣、图快的心理。在设计活动性、实践性的作业时,要体现少、精、活的设计特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对一些新颖的实践活动都会感到兴趣盎然。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布置每个学生由家长带着到街上买家用的必需品,要求在购买时,由学生自己讲价。回家之后,算一算实际用的钱数占原来讲价前应付钱数的百分之几,便宜了百分之几,还可以看成打了几折。这样,学生能有机会参与生活实践活动,一定会感到新奇,使其兴奋并会主动参与。不仅使抽象的百分数应用题具体化、形象化了,学生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同时,学生用数学

5、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亦会不断增强。(二)、要体现“生活味”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数学知识,却不能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句话的道理,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因此,数学活动性、实践性作业应取材于生活,贴近人们生活的实际。当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富有生命力,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去思考与创造。(三)、要具有活动性在设计活动性、实践性作业时,要为学生创设用眼看、用心想、用耳听、用嘴说、用手做的必备的条件。

6、让学生能用多种感官参与,在主动、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严密的思维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如学习“元、角、分”过后,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开展红领巾贸易交流会,让学生进行“买”和“卖”,货、币交换,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元、角、分”的一些基本知识,而且提高了解答买卖中所形成的应用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商品意识。(四)、要与学生的学情相吻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给学生布置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也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认识规律。如果脱离学情,脱离教学内容去布置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不仅会削弱对于基础知识的

7、教学,更不能达到作业的预定目标。为此,教师一定要注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特点、已有的知识、技能,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使学生在理解所学的同时提高应用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如教完“年、月、日”后,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某年的日历,要求年历中有星期标志、制作精美、节假日用彩色笔区别。最后在班上评选出优秀作品奖。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巩固了所学,激发了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五)、要具有探索性学生的学习不应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应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实践,从而同化新知识的

8、过程。用具有积极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特征以及变化规律,了解所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之后,结合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要求学生调查了解本地污染状况,通过分项统计、计算,观察数据特点,明确其污染的产生、危害、处理的办法以及治理的建议,整个实践活动过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室外的社会调查,又有室内的统计、分析、处理的探究;既巩固了所学的统计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探索的能力;既规范了个人行为,又增强了环保意识。三、活动性、实践性作业的主要形式各学科的活动性、实践性作业有一定的区别,但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重视思维,重视探究等共同点,由

9、于在具体的实践中有不同的侧重,其形式有许多种,但经常用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操作性实践作业操作性实践作业是指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如试验、测量、制作等)根据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现象、实物、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作业。例如,在学生学完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去计算自己家乡的土地面积。我们知道,每个地区的实际图形基本上是不规则的,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割补、剪拼等方法,才能进行计算。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研究,采用自己觉得合理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学生那时还没学习过比例尺,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实践性作业。对尚不能解

10、决问题的学生,可通过教师对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评点,再来学习、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探究性实践作业探究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建设性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以及策略的作业,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让学生为自己的房间“铺地板”。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素材,如:长为1米的地砖有150块,每平方米的价格为90元;长为1米20厘米的地砖有160块,每平方米价格为100元;长为80厘米的地砖有200块,每平方米的价格为85元;长为1米50厘米的地砖有150块,每平方米的价格为90元(每种地砖的宽均为6厘米)。请学生根据自己房间的大小,既美观又合理(节省材料,节省价钱)地

11、设计出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案(包括选用哪些地砖,各用了多少块,如何拼接等等)。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逐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三)、调查性实践作业调查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设计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方案的作业。例如,在教学了简单的统计知识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运用统计知识来设计一次班级活动。有的学生通过对班里同学喜爱的活动形式的了解,设计了一次丰富多彩的联欢活动;有的学生对班里的同学喜爱的水果进行了统计,安排了一次茶话会;有的学

12、生统计了每个学生这几年家庭中的变化,建议设计了不同方面内容的统计图表,分组编写小报并进行小报评比;等等。总之,学生在编制活动设计时,都能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比较合理地安排一次班级活动。(四)、应用性实践作业应用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学生直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灵活合理地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作业。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比例尺之后,让学生在学校与家之间走走看看,通过步测的方法,确定不同区间的距离,然后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绘制出学校与家之间的简易地图。再如,学习了比例知识后,让学生通过研究竹竿与影子的之间的关系,会去测量主楼铁塔的高度等等。应用性实践作业的训练,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