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吉的长屋详细资料概要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286655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吉的长屋详细资料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住吉的长屋详细资料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住吉的长屋详细资料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住吉的长屋详细资料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住吉的长屋详细资料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吉的长屋详细资料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吉的长屋详细资料概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住吉的长屋1975 年,当今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的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完成了 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即“住吉的长屋”。 1979年,“住吉的长屋”获 得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他的设计概念和材料结合了国际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审美意识, 由于他注重并理解建筑工艺技术的重要性,使赢得了建筑师和施工员的美称他最出名的著作 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结构92年在西班牙参览的日本亭榭。建筑师:安藤忠雄 基地位置:日本大阪住吉区 设计时间:1975/01- 1975/08 施工时间:1975/10-1976/02基地面积:57占地面积:34总建筑面积:65构造:清水混凝土、钢材、玻璃石头等建构,

2、地2层楼,中间庭院殊荣:1979日本建筑学会赏住吉的长屋整体风格住吉的长屋的整体风格通常被人们评价为独特而冷洌深刻,具有 抽象、洗炼、自我内向性压缩的审美情趣,其实是一定程度上禅宗思 想简素、朴实的体现。平面布局住吉的长屋的 平面布局上,建筑师 首先用混凝土的墙 壁把狭窄而细长的 基地围合了起来,从 而限定了内部空间 作为一个特别的场 所和栖居的场所。接 下来,把这一似长方 形的箱子进行了三 等分,前和后为两层,中间部分为向天空开放的庭院。前后部分的二层用无顶的桥连接总建丄A-II!|11ildZ立面处理在立面处理上:住吉的长屋继承了传统 长屋狭长的特点,但在立面处理时,较传统长 屋要封闭。住

3、吉的长屋对外没有设置一个窗 户,面向街道的墙壁是一个四角形的没有分割 的立面,除了入口以外没有任何的装饰性元 素。从外部看似乎内部是没有光线的黑房子, 且与外部缺乏交流,其实不然:长屋凹入处的墙板将光线反射到街道上,光线成为这座内向式住宅与街道相联系的 调节器。让进入内部的来访者感到惊讶,因为有了庭院而感到非常明 亮。其次,其立面的严格对称,一使建筑有均衡感,二使处于传统长 屋区的建筑保留一定传统观念。此外,通过将宅基地的三分之一设计 为庭院,建筑覆盖率也可以达到60%,充分合理的运用了用地。住吉的长屋的立面处理,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周围嘈杂环境的不利 影响,满足了地处中心城区的住宅对私密性的要求

4、,同时凸现了内部 光线的丰富性。中庭空间流动的枢纽长屋在大阪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住宅形式。近些年来,由于大量旧建筑的更新,大 都改建成了独家独户的组装式住宅或集合式 住宅,长屋就越来越少。普通的长屋大约是 以2间的宽度为一户的住宅,然后将其连续 着排列而成的。进入住宅里面有中庭或通道, 以及后院。中庭或过庭中有一些小的自然景 色的空间。由于我们的生活需要采光、通风、日照等,住吉的长屋的 设计,安藤忠雄认为即使再小的房子,也要在中间设置一个庭院空间。“无论是多么小的物质空间,其小宇宙中都应该有其不可替代的 自然景色。”为什么向自然开放的庭院是必须的呢?在高度工业化的社会里,环境污染、环境破坏都成为常

5、态,在城市中,已经不存在无垢的自然。 追究其深层原因,这是禅宗思想对日本民族的影响体现。日本人在其 内心深处还隐约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特别关系:日本 人从很久以前就把自己看做是自然的一个部分,有与自然统合在一起 的强烈的思想倾向。或许安藤并没有有意识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日本 的传统文化,但毫无疑问,日本传统文化特别是弥生文化(在建筑上 最重要的表现是人与自然的直接结合)对他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住吉的长屋中庭院的两种构成手法天井式与自然式,和日本关西 传统的庭院式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住吉的长屋中庭院也是核心部 分:所有的房间都面向中庭,中庭加强了各空间水平、竖直方向的联 系。完全敞开

6、的中庭在竖直方向上将室外的自然,包括风、雨、光、 声等,引入建筑内部,在有限的空间上完成了一个“微型的宇宙”。 另外,中庭是一个过渡空间,与一般过渡空间的陪衬作用相反,它是 整个建筑的中心。人的所有活动都要有中庭的参与,这使得中庭又成 为人情的枢纽和组织情感的向心点。它完成了人类和自然的对话。住宅整体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门厅进入内部首先看到的是 起居室,到厨房或二层就必须经过 中庭。一般的来讲,现代建筑尽可 能地缩短交通流线,提高功能性、连续性,在一座建筑中通过设置内部通道来布置各种功能空间。由于 用地和预算的有限,安藤忠雄持着不浪费一毫米的想法去设计,他希 望尽可能地在这个简洁的混凝土的盒子

7、中放入好的想法。通过引入日 本传统城市住宅中的中庭空间,来确保住宅的采光和通风。可无疑会 使房子在使用中出现一些问题。试想,如果遇到下雨天,去厨房必须 跑着过去,到二层还得打着伞上去才行,这的确很别扭。由于这一点, 住吉的长屋在发表后引起了很到的争论,有许多批评的声音蜂拥而 至。一个住宅不可能是完美的,在这么小的用地中,安藤忠雄建能造 出这么“大”的住宅,这一点在我们评价时是不能忽视的。他在设计 时并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而是在他考虑再三后才决定这么设计 的,他考虑的是长屋的整体。从剖面图来看,起居室和厨房之间的庭 院距离只有 4.5 米,实际体验一下就会知道,不要跑步,而是迈几步 就可以了

8、。最重要的是这家人还是原封不动地在这里生活着。对于安 藤忠雄来说是十分欣慰的。建筑不同于绘画,有使用者的介入,才具 有附加的价值。住宅是一生中的一次大的购物活动,我们大多的时间 在里面度过,设计一个住宅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材料的运用“我乐于把混凝土看成一种明朗安宁的无机材料,赋予它一种幽 雅的表达。”安藤将混凝土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材料来对待,其表面都打磨的像 镜面一样光滑,使之失去了作为结构体的重量感,使空间产生了某种 无重力状态。住吉的长屋正是这样,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建筑材料去实现日本的传统空间,而是采用混凝土、钢和玻璃等现代材料加以实 现的。混凝土和钢材是西方常用到的的材 料。在西方的环境中

9、引入日本的东西,他 首先考虑的是采用日本建筑中的尺寸体 系来确定顶棚的高度。这里的尺寸是日本 系统式的,顶棚高度为2.25米。内部装 修使用的材料为自然材料,地板为石材或 木板,家具类全部采用木质材料。考虑到 日本人对自然的热爱,在抽象的方盒子中,对脚可以踩到的地板和手 摸得到的家具全部采用自然材料,从而使住户在精神上有所慰籍。这 充分体现了国际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结合。同时混凝土的使用解决了结构问题。传统长屋的改造中最难处理 的就是结构上的问题。传统长屋多是几户连续排列的,地基、梁、大 量都是共用的,只切除其中一间的话,两边的房子就会倒塌。因此对 传统长屋的改造大多也就是装饰一下室内

10、,这样就没有意义了。而将 其建成混凝土建筑,即使两边出现倒塌的也会被混凝土墙壁顶住,不 会出现力学问题。细部住吉的长屋所有的墙面都开有为了通风的小地窗,体现了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中“墙底窗”的继承和应用。墙底窗是起源于 日本农家,由于日本茶室的墙壁由砂掺土掺稻秸抹成,内部须有一个 由竹棍,叶茎组成的固定架作为墙底。因此于抹灰时,故意留下一部 分,称为“墙底窗”。另外住吉的长屋与相邻的住宅之间留有 10cm 的 缝隙通风。这些细部降低了建筑的成本,使其成为一座没有空调装置 也可以生活的节能性住宅。引入自然从大街上看住吉的长屋是个完全封闭的混凝土方盒子,天光从开 口中射入并照亮了入口,凹入处的垂直和

11、水平的墙板将光线反射到街 道上,光线成为这座内向式的住宅与街道相联系的调节器。封闭的外 壁用于躲避城市喧嚣,而通过开敞的中庭空间,使用者则可以组织交 通,并领略气候和季节的持续变化。将光、风、水等自然要素通过中 庭从外部自然界中汲取出来,并引入建筑内部。这些片段的自然要素 恰可让人小中见大,一叶知秋,联想到整个自然界的存在,而同时建筑 本身的主体性丝毫未受影响。在建筑的永恒中强调出自然要素的存在 和变化。从住吉的长屋开始,一系列的住宅设计,立意和构思几乎都在同 一基点上。拥挤不堪的城市中、高度人工化的环境里,脚下有一块生 长万物的地面,头上有一块自家的蓝天,都是难能可贵的。自然给生活 带来乐趣

12、,亲近自然是人生的享受,建筑中引进自然才会提高空间的 品位。在住吉的长屋中没有设置最先进的机械系统,不是采用空调,而 是每个房间都向中庭开窗通风,并且所有的墙面都开有为了通风的小地窗。在夏天,来自两边相邻住宅间隙的冷却了的空气吹进房间。这 正体现了安藤用建筑细部去反映建筑与自然的联系从而达到人经由 建筑与自然的对话。长屋又使用了自然材料与人体接触。地板、门窗 和家具采用日本橡木,地上铺的则是天然石板。自然材料随时间而老 化,于是人的记忆便铭刻到这幢住宅中。从长屋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安藤对传统的钟爱,并不是对它不假思 索地全盘继承,而是进行了扬弃,他的作品重新诠释了原始的数寄屋风格所包涵的一些基本特

13、征。日 本建筑家竹山圣认为,安藤作品 和数寄屋风格具有一些共同的 基本品质(并非风格那样的品 质),如平静、纯洁、温和及情 感的明晰性。安藤继承了数寄屋 的方式,喜欢用一束不经意的光 线刺破昏暗。同时,他试图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创造一种精神 的扩展。当这二者都获得独特的 表现时,它们就将唤起一种感觉, 自然则成为一种不可言状、无所 不在的存在。几何形体及纯粹空间在住吉的长屋设计中,安藤对“纯粹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尝试。在严格限定材料和形态的前提下,寻求一种包含材料和形态在内的简洁空间构成,并达到一种设计哲理的简明表述和信息传递。整幢建筑均能还原成长方体。若干长方体通过相互间的距离关系并按照一定比例

14、、尺度的数学关系组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建筑的外形虽然被整合成简单纯粹的几何形体,但室内空间的丰富以 及自然材料的运用使得建筑格外精美细致。所以除了外部形态的简洁 性以外,住宅从内部并不能被觉察成是一个纯粹的几何形体而是 一组有个性的空间序列。每个空间都因阳光的渗入而变化,并与中庭 相连,形成空间流动,这是一种真正的“运动建筑”。这些空间一一无 论是院子、廊还是楼梯都与日本的“间”的概念相关联,“间”可以 被翻译成“变化的间隔”。他重复地再现他的成名作住吉的长屋的风格,是因为在这个设 计中他在城市中建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人们的生活似乎又重回了大自然的怀抱。安藤一直在有意的缩小他的建筑词汇调色板,

15、并在许多建 筑中反复使用,从而形成安藤建筑空间的几何单纯性和可识别性。 这种带有极少主义色彩的建筑创作概念在当代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具 有鲜明的特色。安藤的建筑语汇也并非创举,例如,来自柯布的方盒子,平屋顶和邙日光,空气,绿化原则,来自赖特草原式住宅的空间回转,曲折入口,来自粗野主义的素混凝土,等等,经过他的整和,形成了他 自己独特的建筑语汇。安藤的建筑特点可以用单纯来概括,用一种洁 净的空间语言,来表达他的建筑认知和精神追求。安藤建筑的单纯并 不是单调,它通过严谨的比例关系,严格有序的空间,形体的穿插来 表现安藤建筑的内涵。在安藤作品中,很少直接运用传统的建筑要素, 相反,他更重视用空间本身的创造来引起人们在文化上的共鸣。光的运用光是世间万物之源。光的存在是世间 万物表现自身及其相互关系的先决条件。 柯布西埃曾经说过“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 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安藤认为,光使物体的实有成为可能。“建筑空间之中一束独立的光 线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背景中拖下阴影。随着时间的变幻和季节的 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物体的形象也随之改变。”而正是在不断 变幻之中,光重新塑造着世界。但是, “光并没有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