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单并行作业改革推荐语用教学.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28653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单并行作业改革推荐语用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双单并行作业改革推荐语用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双单并行作业改革推荐语用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双单并行作业改革推荐语用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单并行作业改革推荐语用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单并行作业改革推荐语用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双单并行 用作业改革践行语用教学 杭州市翠苑第二小学 吴碧华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所教班级成绩也是起起伏伏的,有点碰运气的味道,并不是自己真正运用了多有效的教学手段,所以在这里讲什么经验有点脸红。但是我认为一个老师对于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多少要求有点求上进的想法并且付诸行动,才是符合一个老师身份的。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上个学期杜宇教学工作的一些平凡的做法,因为组长要求,才这么正式地向大家汇报!首先,经常对班级一个阶段内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我们很多老师会在半个学期的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后谈论分析学生的成绩,这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我觉得不能仅仅停留在几个优秀学生身上,仅仅看着几个常模数字,而是应着眼

2、于整体水平的趋势和变化,并且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平时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进行自我的分析,整体的分析。比如,在上个学年第一学期,我们三上的时候,我们班级在测试中反映出来,语文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并且所练习到的形式和题型比较充分,这是因为平时相对来说,字词的练习和评价比较容易检查落实和反馈,作业的布置也相对倾斜于字词等基础字词。但是阅读方面,因为非常需要家校的配合,因而在效果上也差很多,平时布置做了阅读,因为难以检测的原因,所以就搁置在那儿;而书面的阅读练习也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的,光靠学校的作业时间,练习是很有限的。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让班级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比较弱,卷毛面反映为答题不够完整,缺乏回答

3、主观题的技巧和方法,还有最严重的是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漏题的,不划线的,乱做题答非所问等。这也是阅读优秀率相对落后的原因对于作文,我自己分析的问题基本能按照要求写,偏题离题的不多,但是主要是言之无物,空洞枯燥,平时积累的素材太少,这跟平时训练不多有关系。还有就是一部分同学有捡现成,扣题的嫌疑和心眼,就是在八个单元的作文训练中,总是想着去套测试中的习作内容,然后造成了主题不清,中心不明,层次不分的各种问题。尽管作文的优秀率还是超过区里常模,但是我自己心里非常清楚这个问题,不会因为优秀的同学多了几个而蒙蔽存在的问题。基于这样的分析和总结,在第二个学期一开始,我就按照自己制定的措施进行调整。很多做法

4、是比较常规的,我们很多老师都在做,一定要说自己感觉是有效的,我觉得就是课堂教学中对于作业或者练习的改革。还记得那一次我应学校要求针对大规模地进行开课,上的内容是盘古开天地,那一次,我简直是挖空心思进行着备课和修改,试教再修改,我在一些资料里看到了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大环节,就是用作业单这样的形式来融合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和练,以及最后对课堂的反馈。如果对于每篇文章都要进行作业的设计和改编那确实太耗费精力,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性。但是越到中高年级我们会发现优越来越多的自学课文了,那是没有设计作业的,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也很难找到训练点和依托,所以,这时候如果适当设计作业就是很有成效的,量不用很多,2、3题

5、即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现有的作业设计不是很满意的,我们可以用作业单的形式改编或者添加。这个做法对于我自身来说也不是很成熟,因为时间的限制,用额不是很多,有时候刚好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时可能会结合着设计一张表,让学生按要求收集材料时一起完成相关的练习题。这是一单,另一单呢就是指导学单。其实单学单的设计和利用也可以简化到与我们的预习相似,只不过,一张单子可以根据文章的不同修改所列的练习题型。以下面为例:18 盘古开天地 导学单 一、请朗读课文3遍,记录难读的字词。 二、 课文生字很多,哪几个难写的,动手写一写哦! 三、读了课文,你知道故事内容了吗?试一试,填一填吧! 课文讲了:( )以前,有

6、个叫( )的巨人,用( ),创造了( )的故事。 课堂作业: 1.我会写 (请你选择生字表中最难写的几个字,认认真真地写好!) 2.我会填: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这段话中的近义词:( )( )( ) (2)这段话中的反义词:( )-( ) ( )-( ) ( )-( ) 3.光荣题: 盘古,我想对你说: 20 妈妈的账单 学习单一、 预习中我读准了这些字的读音。 二、我还积累了这些好词语呢! 三、学习的收获:学了这个故事,我

7、想起来自己 ; 我想起了妈妈 ; 我想起了刚刚过去的母亲节 【这是一篇自学课文,也是我上的一节公开课,为了课堂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也使得教学的落实点能到实处,我就简单设计了几道练习题。这一份作业单可以说是双单融合了,操作更加方便点。课堂教学中,这张单子起到了很好地总结、反馈、深化的作业,学生也不会觉得光听不练非常无趣。但是停课的老师我们一起还感动了一把,一个学生在最后一题中写到:“我想起了刚刚过去的母亲节,我什么也没有为妈妈做,感到很羞愧。以后,我要好好孝敬妈妈。更令人感动的是他第一个完成练习主动要求上台来讲,讲得自己都掉下眼泪!看到忏悔很深刻。这是玩笑话,但是,这也正是让我们看到这样做的意义

8、和作用。跟高层次来分析,我们甚至可以用一张小小的纸窥探学生真实地内心深处,这对我们的教学教育都是有帮助的。】这样“双单教学”的方法我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个学期,也不能真正确定是否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真的有效。但是就我自身感觉而言,学生对于这样的练习模式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有助于课前有条理地落实预习,而不仅仅知识机械地抄写或者记住几个字词,也是对语文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所以,虽然这样的课教学形式的一点点变革,并没有直接涉及到对于学生阅读、写作方面很有针对性的训练,但是,我想对于学生整个学习的激情、态度,实践是有推动作用的。其实,我们现在教育界提倡的语用教学,在我看来,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实用性,实践

9、性。也许我的理解不够全面。但看了福建省著名特级教师刘仁增的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就是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的一本好书。翻开让语文回家一书,刘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语文教学世界。说熟悉,是因为他的课堂与我们许多老师的课堂一样也有读书、对话、思考等;说陌生,是因为这些读书、对话和思考并没有把学生导向“理解本位”、“感悟至上”的泥沼,而是将他们引向语言应用、言语提升的学习之途,从而把“语文课”上成“语文”的课。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语用”教学,就是要想办法让孩子“用“语文。那么能够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动口读,动手写,动脑想那不就好了!所以,我个人觉得自己那个不够坚持的”双单“教学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效果的。在各位面前自夸,确实有点脸红,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