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学学生实习报告四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285484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大学学生实习报告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选大学学生实习报告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选大学学生实习报告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选大学学生实习报告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大学学生实习报告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大学学生实习报告四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大学学生实习报告四篇大学学生实习报告篇1庆安水库位于睢宁县城北15km,废黄河南堤下,库区东、南、西三面筑坝,北面紧靠废黄河南堤,是一座中型平原水库,地处8地震烈度区,设计最高调蓄洪水位29.6m,汛限水位27.5m,兴利水位28.5m。总库容6030万m3,其中调洪库容2190万m3,兴利库容4770万m3,死库容30万m3。该库于1958年3月兴建,1959年建成。设计灌溉面积100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7467公顷。水源为废黄河滩面降雨径流和古邳抽水站抽引民便河之水,水库建成以来,改善了睢宁县庆安、姚集、梁集、魏集、睢城、古邳等镇的水利条件,实现灌溉水源的年调节,缓解了睢宁县用水矛盾

2、,且能在大旱之年为全县大部提供抗旱水源,结合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一)地质条件根据1997年7月徐州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庆安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勘探深度内各土层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为4层,各土层分述如下:(1)、粉砂:黄色粉砂、粉土,砂壤土,层底高程18.218.3m,中间夹23层黄褐色薄层粘土,上部松散,中下部稍密中密,厚13.0m,水闸基底25.7m,该层为持力层,建议承载力标准值100kPa,但该层防渗抗冲能力较差。(2)、粉砂:灰色粉砂,稍密中密,厚2.5m,层底高程15.615.7m,建议承载力标准值130kPa。(3)、重壤土:黄色、褐黄色重壤土、粘土,可

3、塑,厚2.3m,层底高程13.3m,建议承载力标准180kPa。(4)、粉质粘土:黄色、褐黄色粉质粘土,重壤土,可塑硬塑,含砂礓,揭露厚度2.7m,建议承载力标准值310kPa。回填土资料:自然=19.5kN/m3,m=20kN/m3,C=0kPa,=26。(二)水文气象睢宁县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降水量较为充沛。春季:3至5月,气温回升快,以冷干风为主,蒸发强,常出现旱情;夏季:6至8月,天气炎热,降雨其中,多暴雨,易形成洪涝;秋季:9至11月,晴朗少雨,光照少,气候宜人;冬季:12至2月,寒冷少雨。日照:近40年,全境年均日照2366小

4、时,为可照时数的54%。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4.30C,其中1月份平均气温-0.50C,7月份平均气温27.10C,极端最高气温40.10C,发生在1955年6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23.30C,发生在1969年2月6日。霜期:多年平均无霜期206天,最多无霜期246天,发生在1977年,最少无霜期180天,发生在1962年。初霜期一般在10月30日左右出现,最早出现的初霜期是1962年10月15日。终霜期一般发生在4月6日前后,最早终霜期发生在1967年3月10日,最迟终霜期为5月4日。风:夏季多东南风,春秋冬三季多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4米/秒左右。5月中旬至6月上旬常发生干热风,每年

5、平均2.6次,4.1天,对小麦后期正常灌浆影响较大。降水:根据睢宁县气象站1951年至1990年降水资料统计,40年年平均降水量852.6毫米(多年平均869毫米),最大降水年份发生在1963年,降水量为1360毫米,最少降水年份发生在1988年,降水量为568.4毫米。40年中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年份有8年,占20%,平均5年一遇;低于600毫米的有2年,占5%,平均20年一遇;低于700毫米的有11年,占27.5%,平均4年一遇。40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为7月,平均月降水量209.8毫米,占40年年平均降水量的24.6%,其中月降水量最多的为1982年的7月,月降水量522毫米,占全

6、年降水量1048.7毫米的49.8%。蒸发量:根据睢宁县14年E601型水面蒸发资料,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043.3毫米,年蒸发量最大值为1371.6毫米,出现在1976年,年蒸发量最小值为898.1毫米,出现在1991年。水文地质:庆安水库所在区域内地下水共有5个含水层,地下水埋深一般在3.5米左右,地下水位平均高程27.4米。222水位资料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xx)的规定,水库工程等别为级。相应建筑物按建筑物考虑。(一)闸底地下轮廓线的布置1、防渗设计的目的防止闸基渗透变形;减小闸基渗透压力;减少水量损失;合理选用地下轮

7、廓尺寸。2、布置原则防渗设计一般采用防渗和排水相结合的原则,即在高水位侧采用铺盖、板桩、齿墙等防渗设施,用以延长渗径减小渗透坡降和闸底板下的渗透压力;在低水位侧设置排水设施,如面层排水、排水孔排水或减压井与下游连通,使地下渗水尽快排出,以减小渗透压力,并防止在渗流出口附近发生渗透变形。3、地下轮廓线布置(1)闸基防渗长度的确定。根据公式LCH式中:L-水闸的防渗长度,H-上、下游水位差,C-允许渗径系数值,依地基的性质而定,因为地基土质为粉砂,查表取9,计算闸基理论防渗长度为8.73m。L=9(30.2829.31)=8.73m(2)防渗设备由于闸基土质以粉砂为主,防渗设备采用混凝土铺盖,闸底

8、板上、下游侧设置齿墙,并且设置板桩。(二)排水设备的细部构造1、排水设备的作用采用排水设备,可降低渗透水压力,排除渗水,避免渗透变形,增加下游的稳定性。排水的位置直接影响渗透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应根据闸基土质情况和水闸的工作条件,做到即减少渗压又避免渗透变形。2、排水设备的设计(1)水平排水水平排水为加厚反滤层中的大颗粒层,形成平铺式。反滤层一般是由23层不同粒径的砂和砂砾石组成的。层次排列应尽量与渗流的方向垂直,各层次的粒径则按渗流方向逐层增大。反滤层的材料应该是能抗风化的砂石料,并满足:被保护土壤的颗粒不得穿过反滤层;各层的颗粒不得发生移动;相邻两层间,较小一层的颗粒不得穿过较粗一层的空隙;反滤层不能被阻塞,应具有足够的透水性,以保证排水通畅;同时还应保证耐久、稳定,其工作性能和效果应不随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