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解一元一次方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285404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解一元一次方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说解一元一次方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说解一元一次方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说解一元一次方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说解一元一次方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解一元一次方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解一元一次方程(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 课 稿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以下我就五个方面来介绍这堂课的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作用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5.2节第1堂探课时内容,是一究用“合并同类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探究活动课。 人们对方程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方程是重要的数学基本概念,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

2、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是本节乃至全章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教材在第一课时结合一实际问题展开,重点讨论两方面的问题:()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这是贯穿全章的中心问题)()如何解方程?(这节重点讨论用“合并同类项”法解方程)。本节教材安排上,首先提及在数学史上对解方程颇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即生活在约公元825年间的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所著的对消与还原一书,提问“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作为后面要讨论的内容的引子,在本节内容展开中引出问题1以及“合并同类项”,得到一元一次方程的一种新解法,然后再安排例1教学,予以巩固提高、拓展。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列代数式、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

3、的等式方程,合并同类项以及有理数运算律,整式加减运算等以前所学知识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这将为后面几节进一步讨论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去括号”和“去分母”解法准备理论依据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基与上面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改理念,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会应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进一步探索方程的解法.2、情感态度目标:进一步认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感悟解方程过程中的转化思想.3

4、能力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化归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2)、通过具体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德育目标(1)、通过本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5美育目标使学生们在学习中能明显地感觉到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感悟到学数学是一种美的享受

5、,爱学、乐学数学。(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难点: 会用“数学建模思想”、 “化归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手段(一)、 教学设想突出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二)、设计思路:、1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这样设计,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其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2、引导学

6、生主动地从事观察、猜想、推理、论证、交流与反思等数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3、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三)、教学方法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我的设计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引导、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法,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四)

7、、教学手段新课标提倡教学中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主动去获得新的知识,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因而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乐意并全身心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所以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三、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主动观察分析思考比较探索联想猜测类比归纳例题探索练习挑战、巩固提高总结四、教学程序为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本节课教学程序设

8、计如下:1、引入:创设七个步步深入的问题情境: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2、探索规律,总结方法:出示引例并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认识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学会应用,对有困难的同学,教师通过适当的语言提示,引导学生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这样学生能够全副身心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最后由学生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体验合作的愉快与收获。感受成功的喜悦。通过过对问题1解方程中“ 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探究,让学生加深认识,掌握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

9、涵的“化归思想”的实质,感到学习它的重要性、必要性。3、例题讲解:对于例1,首先鼓励学生试着解方程,只要学生的解法合理就鼓励。教师注意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把错误集中起来,组织学生进行组织交流。最后规范书写格式。教师指导与板书,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解题过程,进一步理解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巩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能,在习题的配备上,我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习题的配备由易而难,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分层次练习,及时反馈、巩固提高、拓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知识技能螺旋式上升。男好生分组竞争,活跃

10、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问题。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小结,归纳解方程的方法及易出错的地方。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五、反思我将本节课定位为探究式教学活动,通过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让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与同学交流、反思等,构建对知识的形成和运用。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每个问题的设计都以问题串的形式前后联系,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再通过探索交流、反思、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索规律的方法。这样的安排符合掌握知识与

11、发展思维、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我是来自高阳集英中学的车会志。我的说课稿内容是合并同类项。下面我就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设计说明。一、教材分析地位、作用本节课在学习了单项式、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之后,以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其运用为教学内容。合并同类项是整式运算的基础,而整式的运算对学好初中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能辨别同类项;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熟练运用。能力目标: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巩固练习,增强学

12、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计算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享受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一认识规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重点、难点重点是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其运用法则进行计算。难点是同类项定义的归纳、概括。二、教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

13、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以此来达到他们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学法根据学法自由性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由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四、教学程序新课引入新课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新课伊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可以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取得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所以一开

14、始上课,我用大屏幕显示一道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通过探究讨论解决问题,由此导出本节课的主题,同时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探索新知本节课第一个重要环节是同类项的概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活动1: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互相交流,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概括这两组单项式的特征。教师倾听学生交流,在学生概括出上述几组单项式的特征之后,提出同类项的概念,再由学生概括出同类项的定义。由教师补充: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这样,学生直接参与到同类项概念产生的过程,不仅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含义,而且能使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15、为巩固同类项的概念,我设计了一道判断题,由学生一个个单独完成,并简单阐述理由,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为后面合并同类项打好基础。另外还设计一道开放性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出两组同类项,组内交流写出的项是否符合要求,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参与指导,帮助加深理解同类项的含义,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第二个重要环节是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通过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获取新知。问题1,实际上是引例中的两个等式,通过学生观察,容易得出结论,左边两项系数之和等于右边的系数,明确同类项相加成为一项的方法,使学生对合并同类项有个初步认识。为克服学生对这个认识可能存在的疑点,我设计了问题2,学生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参与学生讨论,指导学生探究,验证上述认识的正确性,体现了获取知识不仅要有观察、归纳、猜想过程,还必须有验证过程。打消疑点之后,提出问题3,有上面两个问题做基础,学生极易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总结概括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再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巩固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三道题。第一题:学生判断、理解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教师加以指导。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对同类项的概念是否混淆不清,能否正确辨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