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反思 - 小学综合学科资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284482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反思 - 小学综合学科资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反思 - 小学综合学科资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反思 - 小学综合学科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反思 - 小学综合学科资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反思 - 小学综合学科资源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科教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一课,意在通过观察比拟食盐、砂糖和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着“显著的不同和“本质的不同。抓住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特征,逐步加深对溶解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及想象砂糖在水中溶解是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小学四年级学生对溶解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他们有表述自己经历与体验的愿望,这是教学的有利因素。教材把大多数学生都已有的对溶解的认识“食盐在水中化掉的现象叫做溶解作为本课教学的起点,从观察比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2、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二、 教学过程安排及反思: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前一个探究侧重探究技能,后一个探究那么指探究活动。而科学探究技能是指人能够顺利完成科学探究活动的动作方式或操作顺序,是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有机统一,是动手动脑的结合。科学教学应该鼓励儿童动脑学“科学,提供条件或创设情境,让儿童发现科学问题,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反复演练他们的科学技能,不断积累他们的科学知识,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观念。一开始,我事先准备了两杯饮料:一杯糖水和一杯盐水,通过让学生尝一尝,揭示了课题,明确本节课的探究

3、内容,使学生进入溶解这个问题情境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之中去。探究活动主要有三局部:食盐在水中溶解了;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观察高锰酸钾和砂糖的溶解。探究活动1: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比拟搅拌后食盐和水的混合物、沙和水的混合物,你有什么发现?例如食盐不见了、食盐溶化了,沙子沉到杯子底部了我抓住“食盐为什么看不见了?这个切入点,通过与“沙子还看得见吗?,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食盐不见了是因为他颗粒变小了。探究活动2:在上一个环节的根底上,通过对“面粉放入水中是不是溶解了的观察,并与食盐和沙放入水中的情况进行比拟观察,找出这三种混合物的不同。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都认为水也能溶解面粉,虽

4、然有一局部沉入到水底,只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的这个认识是正常的,所以我准备了过滤的实验。通过对过滤后滤纸上残留物以及过滤后液体的观察比拟,学生一致认为水并不能溶解面粉!探究活动3:通过上两个环节,学生对溶解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这个活动意图使学生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溶解变化的过程。可惜我对教材安排这一环节的意图领会错误,我仍然认为这一环节是对砂糖和高锰酸钾是否能溶解于水的比拟观察,意图不同导致教学过程发生了变化。又一次暴露了我最大的缺点:对教材分析不够!以后应加以注意了!到此,整个教学过程根本结束,这节课我看来,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平等的研究环境,最精彩的局部是在学生在比拟食盐和沙放入水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进行的自我尝试和自我探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他们体验到了研究成功的喜悦感、成功感,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