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282824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滴水穿石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滴水穿石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滴水穿石的启示.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滴水穿石的启示 执教者:魏敏 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完成学习目标。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学习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要想做成一件事得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实现美好理想。因此,这一教学课时的设计,我紧扣“只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所有事这一中心,通过朗读,感悟重点语句,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文本内容的前后对比,知道滴水为

2、何能够穿石。 3.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明白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 4.引入“贝多芬”通过课内外联系,深化理解“滴水穿石”精神的精髓: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懂得要实现美好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揭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学生齐读课题.柔弱的水,洞穿了坚硬的石,它告诉我们什么?又给留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看谁找的又快又好.同学们找的真准,请看大屏幕出示1: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

3、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同学齐读二、学习板块(一) 初识奇观,浅悟“启示”。 实现美好的理想,要靠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滴水穿石为什么会给我们这么重要的启示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太极洞,去感受一下“滴水”的力量吧,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二小节。学生自由读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朗读的风采,通过朗读把太极洞奇观介绍给大家(设计意图: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谁来说说微不足道的水滴为何能够穿石?(板书: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那么,哪些词语能够表现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呢?学生读,交流交流展示(接连不断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指名生说锲而不舍的意思在这一段中,什么雕刻什么呢?学生说用自己的话

4、说说水滴为何穿石?用上因为所以微不足道的水滴因为齐读第二自然段。出示水滴声你听到什么?想到了什么?生说水滴就是靠(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才能滴穿石块 )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抓词体会,注重学生阅读的引导。)三、学习板块(二)将雨水和“水滴”比较,感受水滴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成就了太极洞的一大奇观,但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雨水也是水滴,为什么却没有把石块滴穿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设计意图:段落教学中采用变序的方法,直奔文章的中心,让学生明确“滴水穿石”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雨滴有什么致命的弱点呢?生答:没有专一的目标 不能持之以恒雨滴 雨水 水滴,你更

5、喜欢谁了?水滴带着喜爱之情读第二自然段.四、学习板块(三)合作探究, 解读名人,深悟滴水穿石“启示”。是呀,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那什么事情都能做的成,古今中外,有许多像水滴这样的人,他们都成功了吗?下面,小组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精讲点拨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他们都成功了吗?学生回答请学生读李时珍这个故事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从哪些词语看出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学生说同学们看大屏幕二十几年,从这二十几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这二十几年,就像同学们学习,充满了酸甜苦辣看图: 师说:在这二十几年,他不知走了多少路?穿破了多少双草鞋?脚上磨起了多少雪泡,不过,他放弃了吗?没有看图: 在这二十年里,他翻山越岭

6、,在一次次孤单寂寞中,他放弃了吗?没有看图: 在这二十年里,他访问过多少名医,在一次次冷漠后,他放弃了吗?没有看图: 在这二十年里,他尝了多少药草,被有毒的药草不知道伤害过多少次?他放弃了吗?没有他更没有放弃,他凭着这股信念,这股决心,这份坚持不懈 ,最后结果怎样?看图: 完成了本草纲目谁知道本草纲目写了什么?学生说投影出示本草纲目简介 齐读李时珍小故事学生学习老师讲李时珍的方法,自学爱迪生、齐白石学生自学交流展示(设计意图:三位名人的学习,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理解感悟,既避免了教学的单一、枯燥,又给了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五、学习板块(四) 联系实际,体悟“启示”。1、古今中外,你还知道哪

7、些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生交流展示 出示贝多芬,了解贝多芬音乐创作过程,这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好的证明。(设计意图: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要注重课外的学习,即尝试着自己去搜集资料,以此帮助课堂的学习。在这里,教师的参与其实就是对学生这方面学习的一种引导。此外,教师的语言表达也为学生下面的表达作了示范,还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教师配乐朗读第三自然段古今中外,这些名人都取得成功,在成功的背后,他们都付出了艰辛

8、的劳动,下面,让我们在读启示: “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教师小结拓展延伸:根据启示谈感想七、布置作业1.搜集一些诸如“不教一日闲过”的名人名言做成书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目标专一 实现理想持之以恒八、教学反思: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课的成功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节课中是否渗透或体现了教学思想。在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竭力想在我的教学中体现以下思想:1、尽量做到训练和感悟并举。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

9、这点,比如对“持之以恒”这一词语的理解;比如通过朗读来加强对三个名人事例的理解;比如对“滴水穿石”启示的出示等等。2、尽量和学生“平等对话”。新课程标准提倡“对话式”学习方式,目标就是老师和学生能达到心灵的沟通。教学中我采用“师生朗读比赛”这一形式,这自然是有“示范”的味道,更重要的是想和学生达到水乳交融的目的。3、尽量注重教学资源的拓展延伸。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要求学生增强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遵循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小小交流会”这一内容,学生在课外通过广泛的搜集,获取了资料,加上“仿照课文改编”这一形式,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更深的体会。但是,这节课中也有非常明显的问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这个环节占用的时间有点多,对教材不敢大胆取舍,囿于教材。课文最后作者把太极洞内的水滴和雨水比较,进一步说明水滴的锲而不舍,借此揭示“启示”,其实“雨水”这段比较是多余的,但要讲到“启示”,就必须讲到雨水。在教学过程中,我怎么讲都觉得别扭,但还是讲了,颇有画蛇添足的味道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